乌鳢 编辑

乌鳢科鳢属动物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乌鳢,是鲈形目鳢科鳢属的底栖性鱼类。又称黑鱼、乌鱼。乌鳢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有黑色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头长,吻短圆钝,口大,牙细小。眼小,孔两对。乌鳢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至黑龙江一带,长江流域以南少见,在印度、东南亚至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乌鳢对缺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的时间。乌鳢是凶性鱼类,常潜伏在水草丛中伺机袭捕食物,主食鱼、虾。乌鳢的繁殖期为5~7月,怀卵1~3万粒,于水草丛生的浅滩筑巢,产浮性卵,亲鱼有护巢习性。乌鳢具有药用价值,全鱼可入药。其性寒,味甘,具有祛湿利尿、消浮肿、通气消胀的效;主治胸闷胀、肺结核经久不愈、身体虚弱、肠痔下血症状。乌鳢肉中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还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乌鳢

拉丁学名:Channaargus

别名: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文鱼、才鱼、墨鱼、孝鱼等

外文名:Snakehead

界:动物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鲈形目

科:鳢科

属:鳢属

种:乌鳢

亚目:攀鲈亚目

亚种:2

分布区域:中国长江流域至黑龙江一带

命名者及年代:Cantor,1842

保护级别:《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同义学名:Ophiocephalusargus

拼音:

形态特征

编辑

切实加强病害防治,鱼种下塘前10天,要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然后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彻底消毒。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强氯精0.3克或0.7克化水交替全池泼洒1次。发病季节,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及维生素(按说明书操作)连喂3-5天。发生鱼病时,及时诊断,对症下药治疗。

亚种分化

编辑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乌鳢指名亚种

Channa argus argus

Cantor,1842

乌鳢黑龙江亚种

Channa argus warpachowskii

Berg,1909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

乌鳢具有药用价值,全鱼可入药。其性寒,味甘,具有祛湿利尿、消浮肿、通气消胀的功效;主治胸闷、胃胀、结核经久不愈、身体虚弱、肠痔下血等症状

经济

乌鳢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 由于鳃上器可耐低氧,因此此鱼便于运输。除天然水域捕捞外,还应分地散养。在不放养鲢、鳙、草鱼水库,应对乌鳢进行繁殖保护,并适当加强成鱼捕捞,从而提高产量。

食用

乌鳢鱼肉蛋白质18.8-19.8%,脂肪0.8-1.4%,水分77.9-80%,灰分1.1-1.2%。36.1毫克/千克。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乌鳢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此外乌鳢肉中含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及多种维生素。

保护现状

编辑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物种危害

编辑

乌鳢会危害养鱼业。 在天然水域中,乌鳢主要吃小杂鱼。 其生性凶猛,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 人工养殖必须清野。

食物营养成分

编辑

食物名称 乌鳢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85 千
蛋白质 18.5 g
脂肪 1.2 g
胆固醇 91 mg
饱和脂肪酸 0.3 g
不饱和脂肪酸 0.2 g
单不饱和脂肪酸 0.2 g
49 mg
33 mg
232 mg
313 mg
152 mg
0.06 mg
0.7 mg
0.05 mg
0.8 mg
24.6 μg
维生素A 26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 0.02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14 mg
烟酸(烟酰胺) 2.5 mg
维生素E 0.97 mg
展开

上一篇 列当

下一篇 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