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染 编辑

病症名称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人体的病毒性感染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慢病毒感染数情况下的感染呈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不出现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少数为显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症状)。显性感染中多数病毒性感染表现为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多在1~2周内自愈,少数表现为潜伏性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等)和慢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病毒性感染

外文名:virusinfeCTion

就诊科室:感染科

常见病因:病毒感染

常见症状: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及局部症状

传染性:有

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胎盘生殖道等途径传播

病因

编辑

病毒的侵入途径:

1.呼吸

含有病毒的空气飞沫由口,吸入呼吸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有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

2.消化道

含有病毒的粪便通过污染的、食物、用具、手和苍蝇传播,由口进入消化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有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等。

3.皮肤

病毒通过皮肤外伤、注射处、节肢动物叮咬伤口和动物咬伤创口等进入人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如狂犬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IV、虫传病毒等。

4.眼、口和泌尿生殖道

含有病毒的分泌物直接接触这些部位(如阴道性交、口淫、手-生殖器-口接触等)从而引起感染。通过这些途径感染的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HIV等。

5.胎盘

病毒经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类型

编辑

1.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多数病毒感染为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少数病毒感染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可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两型。

(1)急性感染发病急,进展快,病程一般为数日至数周。除少数在急性期死亡及发生后遗症者外,多数病例最终以组织器官中病毒被清除而痊愈。

(2)持续性感染病毒长期存在于寄主体内,可达数月至数年,造成慢性持续性感染,又可分以下3型:①潜伏性感染。当病毒与人体免疫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人体组织内,不引起症状。一旦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可重新繁殖而引起症状。例如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性感染。②慢性感染。病毒长期存在人体组织器官中,造成慢性持续性病变,如乙型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③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可达数年,病变逐渐发展,最后导致死亡。

分类

编辑

根据传播途径和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1.呼吸道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等的感染;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

2.肠道病毒疾病

脊髓灰质炎;库克萨基病毒感染;ECHO病毒感染;病毒性胃肠炎:包括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腺病毒性胃肠炎、星状病毒性胃肠炎、冠状病毒性胃肠炎和杯状病毒性胃肠炎等。

3.肝脏病毒性疾病

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EB病毒性肝炎和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等。

4.皮肤和黏膜病毒性疾病

包括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及带状疱疹、天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狂犬病和口蹄疫等。

5.眼病毒性疾病

包括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和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

6.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疾病

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西方马炎、东方马脑炎、圣路易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墨累山谷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森林脑炎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等。

7.淋巴细胞性病毒性疾病

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8.虫传病毒性疾病

有以下多种:病毒性出血热:包括流行性出血热、黄热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裂谷热、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拉萨热、鄂木斯克出血热、马尔堡病和埃波拉出血热等;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西尼罗热;科罗拉多蜱传热;白蛉热等。

9.慢病毒感染

包括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库鲁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和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等。

10.免疫

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免疫反应。首先引起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反应天然存在人体,不是针对某一种异体物质(包括微生物),而是针对一切入侵的异体物质。这包括病毒入侵部位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如补体、备解素和溶菌等,干扰素和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在病毒侵入和感染早期(尤其是特异性免疫反应尚未形成前)时,对防止病毒入侵、杀灭和清除病毒、终止感染,起着主要的免疫作用

诊断

编辑

须依靠流行病学史、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注意当地有无病毒性疾病流行、接触史及预防接种史等。病毒性感染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但临床表现均有畏寒、发热、全身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受侵组织器官炎症的表现。受侵组织器官不同而可引起不同症状。此外,还须注意一些有诊断意义的特殊体征,如麻疹患者的麻疹黏膜斑(科普利克氏斑)、狂犬病患者的恐水征等。常规实验检查,末梢血白细胞一般均降低,淋巴细胞增多。同时多数病毒性疾病均为自限性,即病程1~2周后可不治自愈。根据以上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依靠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可用组织培养、鸡胚和动物接种。应用电镜、免疫电镜、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法放射免疫法等可直接检查标本中的病毒颗粒及病毒抗原,常用作快速和早期诊断,如粪便中的甲肝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颗粒可用电镜和免疫电镜检出。血清学检查可用免疫扩散法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法(间接血凝法和反向被动血凝法)、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等测定血清和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检测抗体,一般须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血清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早期和现症患者的诊断。近年来,应用分子杂交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诊断病毒性疾病,不仅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可以诊断不同型和株的病毒感染。此外,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也大大提高了诊断病毒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用作对病毒抗原结构的研究。

治疗

编辑

多数病毒性疾病均能自愈,少数严重感染者可致死亡。尚缺乏特效治疗,仍以抗病毒治疗及全身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用抗生素磺胺治疗无效,一些抗病毒药物尿嘧啶核苷、阿腺苷、无环鸟苷对疱疹病毒感染等有一定疗效。干扰素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三唑核苷对某些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金刚烷胺可以预防流感中草药对减轻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症状、缩短病程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预防

编辑

除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外,免疫预防是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上一篇 NBT

下一篇 鲎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