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 编辑

豆科相思子属植物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鸡骨草鸡骨草(Abrus pulchellus subsp. cantoniensis (Hance) Verdc.),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止痛之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还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作食疗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鸡骨草

拉丁学名:Abruspulchellussubsp.cantoniensis(Hance)Verdc.

别名: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猪腰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

纲:木兰纲

目:豆目

科:豆科

属:相思子属

种:广州相思子

分布区域:广东、广西

中文学名:鸡骨草

采收时间:全年

15~30g

毒性:无毒

入药部位

编辑

植物的干燥全草

性味

编辑

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

编辑

归肝、胃经。

功效

编辑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主治

编辑

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

编辑

15~30g。

禁忌

编辑

本品种子有毒,不能直接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干净。

炮制方法

编辑

除去杂质和荚果,切段。

生理特性

编辑

鸡骨草鸡骨草

广东相思子,攀援灌木,长达1-5m;小枝及叶柄被粗毛。其根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37.5px;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长50~2500px,直径约5px;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长0.8~30px;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喜温暖、潮湿、怕寒冷,耐旱,忌涝。常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

产地

编辑

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相关论述

编辑

《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