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机能 编辑
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断进行更新,保持和调整内外环境的平衡,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以构成本身的成分并储存能量,同时不断地分解本身的成分以释放能量,并把废物排出体外,这个过程称新陈代谢。其中物质的合成和伴随的能量储存称为合成代谢,而物质的分解和伴随能量释放为分解代谢。这些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由一系列酶参加的生化反应所组成。人的机体就这样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更新,进行各种生命运动。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生物体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能感受环境的变化并能对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叫感应性(兴奋性)。引起刺激的物质有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因素。神经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肌肉由于接受刺激而产生收缩运动;细菌和异物的刺激可引起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变形运动,并将其吞噬消化;在抗原物质刺激下一些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等,这些都是感应性的表现。生物体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宜反应是一切生物体普遍具有的功能,是生物体能够生存的必要条件。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具有产生与自己相似子代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生殖。单细胞动物的生殖过程是简单的分裂,或较复杂的有丝分裂,分成两个子代细胞。亲代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将均匀分给两个子代细胞,其中脱氧核糖核酸将亲代的遗传信息也带到子代细胞内,于是子代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的结构与功能。高级动物已经分化为雄性与雌性,人则分为男性和女性,其生殖过程比低等动物复杂得多。它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以生成子代个体,父系和母系的遗传信息也分别由其生殖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带给子代,所以子代保持着与亲代相似的特征。近亲结婚的子女容易得遗传病,就是因为他们同属一个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其遗传基因有l/8是相同的,致病的基因相遇机会大。因此,近亲不宜结婚。
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随着年龄增长,各器官系统的组成结构与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整个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平衡能力逐渐降低,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衰老。
衰老是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关于衰老的原因,目前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
(一)磨损和伤害理论
德国科学家奥格斯特·威士曼博士在1882年第一次提出了这个理论,认为机体细胞磨损是过度地使用和滥用所造成的。如肝脏、胃、肾脏、皮肤等器官的损耗是由饮食和环境中毒素所造成的,即过多地摄入脂肪、糖、咖啡因、乙醇、尼古丁,接受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以及能造成机体紧张和压力的多种因素。磨损和伤害理论认为衰老不仅局限于器官,同时发生在细胞水平上。每个人的机体对磨损和伤害的反应是不同的,它依赖于人的生活方式和抵抗磨损伤害的能力。
(二)神经内分泌理论
这个由丹尔曼博士提出的理论,主要是从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来探讨衰老过程。这个理论也借鉴了磨损伤害理论。在年轻时,各种内分泌系统功能都很旺盛,激素分泌较多,各种功能都很好。随着年龄增大,内分泌功能下降,机体各种功能就下降,从而出现衰老。
(三)基因控制理论
基因控制理论认为,人的衰老是先天设计好的,它集中于探讨DNA在人类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每个细胞内DNA复制的障碍是造成机体衰老的原因。遗传基因在衰老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那滴滴答答的钟声,带走我们分分秒秒的生命,注定在某一时间这个生物钟就要失控,意味着机体已走向衰老直到死亡。
(四)自由基理论
在抗衰老研究中,自由基理论的意义极为重要。它是由科学家杰斯曼在1954年第一次提出的,后来由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哈曼博士发展了这一理论。自由基是人体必需的物质。神经传递冲动、激素合成正常的免疫功能、肌肉的收缩都需要自由基的存在。自由基损伤从人出生就开始了,年轻时影响较轻。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由基损伤就占了上风,破坏了细胞代谢,还可使细胞发生变异,最终导致癌症和死亡。
生老病死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希望活得更长久,就应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抵抗衰老:采取定期体检、适当体育锻炼、克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科学饮食、保持身心愉快等手段来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