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乙型脑炎 编辑
按病情轻重可分为四种类型:
轻型
神志清楚至轻度嗜睡,出现脑膜刺激征、发热或高热时可抽搐。
普通型
嗜睡或浅昏迷,广泛脑膜和脑实质受累。此型最常见,轻型和普通型约占乙脑患者的2/3。
重型
昏迷,频繁抽搐,可有呼吸衰竭。
极重型或暴发型
起病急骤,高热,深昏迷,频繁抽搐,可因脑水肿、脑疝在1-2日导致死亡,此型约占5%。
本病病原体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第1亚群,呈球形,直径20~40nm,为单股RNA 病毒,外有类脂囊膜,表面有血凝素,能凝集鸡红细胞,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亦能在鸡胚、猴肾细胞、鸡胚细胞等细胞内生长。其抗原性较稳定。
感染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病毒先在局部组织细胞和淋巴结及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不断侵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发病与否,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绝大多数感染者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当侵入病毒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时,则病毒继续繁殖,经血行散布全身。由于病毒有嗜神经性,故能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在血脑屏障低下时或脑实质已有病毒者易诱发本病。
基本病理病变为:(1) 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可见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3)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部分患者脑水肿严重,颅内压升高或进一步导致脑疝。
本病有4-21日潜伏期,一般为10~14日,典型乙脑病程分四个阶段:
初热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 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 日。
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 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炎症( 尤其是脑干病变) 、缺氧、脑水肿、脑疝、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患者仍可留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患者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后遗症期
约5%~20%患者留有后遗症,均见于高热、昏迷、抽搐等重症患者。后遗症以失语、瘫痪和精神失常为最常见。
诊断依据
根据本病流行病学特点、流行季节和儿童易患性,高热、昏迷、抽搐及呼吸衰竭等临床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等。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疾病早期中度增加,多为(10-20)×10∧9/L,中性粒细胞为主,达80%~90%,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与通常的病毒感染不同。
脑脊液检查:CSF常规检查与其他病毒感性脑炎相似,压力可增高,白细胞增多,(30~500)×10∧6/L,淋巴细胞为主,重症患者以多核细胞为主,常夹杂多数红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基本正常。
影像学检查:在MRI上乙脑常累及范围包括丘脑、脑干、基底节、海马、大脑皮质、小脑、皮质下白质及脊髓,其中以丘脑、中脑和基底节的病变最为多见。丘脑对称性受累是乙脑病灶的特征性表现。病灶一般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 I上呈高信号。病灶早期或病理变化轻微时,在T1WI或T2W I上均难以显示病灶。合并有出血时,多表现为点状或小片状高信号。在DW I上,早期表现为高信号,后期病灶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 多呈等或低信号。在FLAIR上多呈高信号,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信号特点。
血清学检查:血中不易分离乙脑病毒,约1/3死亡患者CSF可分离到病毒,存活者几乎分离不到病毒。发病第一周用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可检测出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于发病第2周可检出,因与其他黄热病毒间的交叉反应,给血清学诊断带来困难。目前,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血清和CSF特异性IgM抗体,可显著增加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鉴别诊断
肠道病毒性脑炎:该类病毒除引起病毒性脑膜炎外,也是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夏秋季,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发病。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平衡失调、癫痫发作以及肢体瘫痪等,一般恢复较快,在发病2~3周后症状即自然缓解。病程初期的胃肠道症状、CSF中PCR检出病毒核酸可帮助诊断。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临床有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灶位于颞叶内侧、额叶眶面、岛叶皮质和扣带回。血清和脑脊液检查HSV特异性抗体有助于鉴别。
中毒性菌痢:与乙脑流行季节相同,多见于夏秋季,但起病比乙脑更急,多在发病1 d 内出现高热、抽搐、休克或昏迷等。乙脑除暴发型外,很少出现休克,可用1% ~ 2%盐水灌肠,如有脓性或脓血便,即可确诊。
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发展迅速,重症患者在发病1~ 2d内即进入昏迷,脑膜刺激征显著,皮肤常有瘀点。脑脊液混浊,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涂片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多在90%以上。如为流脑则有季节性特点。早期不典型病例,不易与乙脑鉴别,需密切观察病情和复查脑脊液。
结核性脑膜炎:无季节性,起病缓慢,病程长,有结核病史。脑脊液中糖与氯化物均降低,薄膜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X线胸片、眼底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诊断。
目前尚无特效病原学疗法,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
高热应积极采取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头部冰帽及冰盐水灌肠等,使肛温维持在38℃。
抽搐发作可选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成人可用安定20mg,儿童0.2~0.3mg/Kg缓慢静脉推注,或安定80mg-100mg加入5%葡萄糖中,缓慢静脉滴注,24小时成人用量不超过100mg。可用水合氯醛灌肠或肌注苯巴比妥钠维持。
呼吸衰竭应持续低流量吸氧,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应早期气管切开。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单用或合用洛贝林、尼可刹米或利他林等,昏迷伴肺部感染可选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患者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脑水肿应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20%甘露醇125~250ml,6~8小时一次,快速静脉滴注;速尿20~40mg,6~8小时一次,或甘露醇与速尿交替使用。重症患者可短程使用皮质类固醇。
α-干扰素50万~500万U,或5万U/Kg,肌肉注射,3~5日为一疗程。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也有报道鞘内注射干扰素治疗,疗效有待证实。
一般护理
应严格卧床休息,按不同病期给与不同饮食,初期及极期应给与清淡饮食,昏迷及有吞咽困难者应给与鼻饲或静脉输液,恢复期应逐渐增加营养,高热量饮食。
病情观察
观察意识状态,观察惊厥发作先兆,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观察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先兆,重点应观察瞳孔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等。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并发症表现。
对症护理
体温:乙脑患者体温不易下降,常采用综合措施控制体温,包括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
抽搐:应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如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引起抽搐者,应给与吸痰,吸氧;惊厥或抽搐发作时,注意防止窒息及外伤。
呼吸衰竭: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以上处理无效时,需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应用人工呼吸器治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护理
对于恢复期患者应注意增加营养,防止继发感染,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各种生理、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对遗留有精神、神经后遗症者,可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应鼓励、关心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帮助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