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额负蝗 编辑

锥头蝗科负蝗属动物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短额负蝗属直翅目蝗科负蝗属。短额负蝗为成虫体长19-35毫米,体草绿色或黄绿色;自复眼后下方沿前胸背板侧面的底纹,有略呈淡红色的纵条纹和淡色的颗粒;头锥形,顶端较尖;背面隆起,有明显的纵沟;触角剑状,着生在单眼之间;前胸腹板突长方形,向后倾斜。短额负蝗分布在全国各地,发生普遍,危害较重。其喜爱栖息在潮湿而杂草丛生的生境中,在河流两岸、沟渠两侧以及低洼内涝区发生较,并由这里迁往农田危害。其主要取食双子叶植物,包括蔬菜、棉花豆类、薯类、烟草、向日葵类。十字花科蔬菜和绿叶菜菜田常见。成虫和若虫通过咀嚼式口器蚕食叶片,造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短额负蝗每年发生1-2代,以卵块在草地、渠岸、沟边土壤中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8月羽化成虫。在多雨年份,土壤湿度过大,蝗卵和幼蝻死亡率高。干早年份,发虫大,危害重,应及时采用防治方法。早春或秋季及时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减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短额负蝗

拉丁学名:AtraCTomorphasinensisBolivar

别名:中华负蝗、尖头蚱蜢、小尖头蚱蜢

界:动物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

目:直翅目

科:锥头蝗科

属:负蝗属

种:短额负蝗

亚门:六足亚门

亚纲:有翅亚纲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以及台湾

形态特征

编辑

雄虫体长21-25mm,雌虫体长35-45mm,绿色或褐色。头部削尖,向前突出,侧缘具黄色瘤状小突起。前翅绿色,超过腹部;后翅基部红色,端部淡绿色。

卵长椭圆形,长约3.5mm,淡黄色至黄褐色。

若虫共5龄,特征与成虫相似,体被自绿色斑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代,秋季是为害高峰期。以卵在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至6月越冬卵孵化,7月中旬为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第二代若虫为害期主要在7月至8月,8月中旬至10月中旬第二代成虫羽化。卵多产于杂草多、向阳的沙土中,深度一般为3-5cm。11月中下旬成虫开始陆续死亡 。

生活习性

编辑

(1) 卵的孵化。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孵化。孵化历期短的12~20d,最长35d以上。一天中的孵化高峰在11~15时,上午及下午其他时间孵化较少。阴雨及低温天气不孵化。

(2)蜕皮、羽化、交尾及产卵。蝗蝻有5或6个龄期。一天中以上午蜕皮、羽化多,下午较少。阴雨、低温天气及夜间不蜕皮羽化。每次蜕皮历时18~43min。第一代成虫羽化后6~13d开始交尾,第二代成虫羽化后5~9d开始交尾。成虫有多次交尾习性。一般交尾14~25次。交尾时间较长,每次交尾达4~6h,最长可超过10h。 第一代成虫交配后6~8d开始产卵,第二代成虫交配后4~6d开始产卵。成虫喜在高燥向阳的道边、渠埂、堤岸及杂草较多的地方产卵。卵囊距地面4~12mm。每头雌虫产卵1~4块,1头雌虫产卵25~276粒,平均116.1粒。

(3) 取食。蝗蝻及成虫食量均较小,但四龄蝻后食量有明显增加,蜕皮和羽化后的食量大于蜕皮及羽化前的食量。一天中8-10时和16-18时取食较多。阴雨及闷热天气不取食。

(4)活动栖息。短额负蝗成虫多善跳跃或近距离迁飞,不能做远距离飞翔,活动范围。在无风、晴朗天气下,蝗蝻和成虫喜在向阳处或在植株上栖息;天气炎热的中午或低温情况下,多栖息在作物根部或杂草丛中。

分布范围

编辑

短额负蝗分布于全国各地,发生普遍,危害较重。 北京、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日本,越南。

防治方法

编辑

(1) 消灭越冬虫源。,在秋季、春季铲除田埂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也可加厚田埂,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

(2) 药剂防治。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旁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极弱时喷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20%三唑乳油100毫升/亩、10%醚菊酯乳油60~100毫升/亩、48%毒死蜱乳油100毫升/亩、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亩,每亩对50升喷雾 。

上一篇 磕头虫

下一篇 老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