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剂 编辑
方剂中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现代科学技术为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剂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临床应用方面,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方剂。对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等疾病以及传染病、肿瘤等都有较显著的疗效。
中文名:方剂
外文名:prescriptions
出自:《隋书·经籍志》
时期:战国时期
方剂气味配伍
方剂fāngjì 简称方。
按病名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查找应用。《汉书·艺文志》中的“经方十一家”载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金创方》等,以及《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类方准绳》等,也都是采用这种分类法的方书。
按证候分类
《伤寒论》中,将方剂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证候变化分类,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按功效分类
按功效分类源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将中药按功效分为宣、 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称为十剂。金代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药方论》自序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 。这一观点,成为后世将中药十剂分类法引用于方剂分类的依据,对提高方剂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有一定意义。明代张景岳在 《景岳全书》 中提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汗、 和、下、消、吐、清、 温、补”的“八法”;以及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提出的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 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等二十二类, 均是按功效分类。
按临床分科分类
按临床分科分类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列为“经方十一家”之一的《妇人婴儿方》;《千金要方》中也有妇人方、少小婴孺、七窍病等按科分类方法。
按方剂组成结构分类
按方剂组成结构的分类法只见于《内经》中的“七方”。
按病因和脏腑分类
按病因和脏腑的分类法,首见于《千金要方》。
按主方的分类
明代施沛的《祖剂》,书中选古方70首为主方,将其衍化方分列其后,合计达800余方,对研究方剂的变化渊源有一定价值。
按剂型分类
按剂型的分类法多见于现代中成药制剂手册,便于制剂时查找使用。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强,具有“变异”特性,不断产生新的亚型而易感者普遍存在,造成爆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
预防:野菊花、贯众各15克,板蓝根30克,水煎服。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为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高血糖及糖尿是其临床特征。本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广泛的疾病之一,可见于任何年龄,患病高峰在50-70岁。中医学称本病为“消渴”。单验方:生萝卜捣汁服,或以汁煮粥食之。蚕茧10个,山药30克,玉米须、知母、薏米根、地骨皮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粉刺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多见于青年男女。主要损害为丘疹、脓疱、囊肿、黑头粉刺与疤痕等。一般认为本病与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雄性激素亢进,皮脂作用,毛囊内的微生物三者之间关系为发病的主要因素。此外与微量元素锌在发育期相对缺乏及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单验方:1.连翘、川芎、白芷、黄芩、荆芥、桑皮、苦参、栀子各4.5克。每日1剂,煎服3次。2.田七药物牙膏,洗脸,每日1-2次。外治:如意金黄散,调水外敷。
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及方剂的用法等。
方剂按照一定结构组成后,在临床运用过程中还必须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气候和地理环境作相应的加减化裁,方能达到切合病情、提高疗效的目的。方剂的加减变化包括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药味加减变化是指方剂在君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或次要症状的增减变化而相应地加减臣药和佐药,若因药味加减而引起君药和主证改变时,则属另行组方。药量加减变化是指由相同药物组成的方剂,由于加减其中某些药物的剂量而使方剂的功效和治疗范围有所扩大或缩小,若因药量的增减而使方剂的君药和主证完全改变时,也属重新组方。剂型更换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选用不同剂型而使治疗作用发生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