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膜病毒科 编辑

病毒核壳外的脂蛋白包膜的1科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是在病毒核壳外面披盖着一层保护其活性脂蛋白包膜的1科。该科病毒粒呈球形,直径为40~70纳米,氯化铯浮密度约为1.25;核为直径25~35纳米的二十面体核壳,内含连续线型正链RNA;分子为4×10^6;具有感染性,本身起信使RNA的作用,核壳包裹在紧贴的脂质包膜内,包膜上有糖蛋白的突起。病毒用脂溶剂或去胆盐处理时,因包膜裂解而被灭活。该科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自细胞质膜以芽生方式释放。能凝集动物红细胞。大多数能在节肢动物、脊椎动物体内以及它们的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披膜病毒科

外文名:Togaviridae

定义:在病毒核壳外面披盖着一层保护其活性的脂蛋白包膜的1科

简介

编辑

根据血清反应,该科下分为4属88种:甲病毒属、黄病毒属、风疹病毒属和瘟病毒属。甲病毒属和黄病毒属的成员较多,传播和扩散的环节较复杂,能感染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引起人、畜患病。

甲病毒属

编辑

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病毒

甲病毒属病毒粒直径约70纳米,感染动物的范围较宽,能在节肢动物内及其组织培养细胞增殖,能凝集鹅和1日龄雏鸡的红细胞。

①基孔肯雅病毒(CHIK):感染对象:人;主要症状发热头痛和结膜充血,肌肉关节痛,皮疹;传播媒介:;贮存寄主:灵长类、家畜、蝙蝠;地理分布:东南亚、印度、非洲预防措施:主要对埃及伊蚊采取防蚊灭蚊措施

②东部马脑炎病毒(EEE):感染对象:人、马;主要症状:发热,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较高;传播媒介:蚊;贮存寄主:野鸟、雉、啮齿类;地理分布:美国东部、中美、南美;预防措施:加强监测,疫苗免疫马群,必要时野外大面积灭蚊。

③西部马炎病毒(WEE):感染对象:人、马;主要症状:发热,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传播媒介:蚊;贮存寄主:野鸟;地理分布:美国、加拿大南部、中美、南美;预防措施:加强监测,疫苗免疫马群,必要时野外大面积灭蚊。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感染对象:人、马;主要症状:发热,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传播媒介:蚊;贮存寄主:马、啮齿类;地理分布:美国得克萨斯州、中美、南美;预防措施:加强监测,疫苗免疫马群,必要时野外大面积灭蚊。

上一篇 RNA病毒

下一篇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