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癃闭 编辑
1.膀胱湿热
证候: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利膀胱湿热。
主方:八正散加减。
方药:滑石、木通、车前子、篇蓄、瞿麦、知母、黄柏、栀子、大黄。水煎服。
中成药:通关滋肾丸、分清五淋丸。
单方验方:通闭方(薛吉楝《新中医》1988.10)。
2.肝郁气滞
证候: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小便胀急,口苦,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开窍泄浊。
主方:沉香散加减。
3.瘀浊阻滞精室
证候:小便滴沥不畅,或尿细如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则:祛瘀通络、开窍泄浊。
主方:代抵当丸加减。
方药:当归尾、桃仁、红花、茯苓、车前子、泽泻、大黄、穿山甲。水煎服。
中成药:前列通片、复方淋通片、前列通瘀胶囊。
单方验方:益母皂角汤(隋殿军等《当代中国名医秘验方精粹》)。
方药:益母草、皂角刺、赤芍、乌药、土茯苓、蒲公英、车前子、玉米须、甘草梢。水煎服。
4.脾虚气陷
证候:气下坠感,时欲小便而滴沥不爽,排尿无力,精神萎靡,动则气短,食少,腹胀,大便溏薄,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则:补气升提。
方药: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肉桂、泽泻、甘草。水煎服。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单方验方:益气通关汤(张升平《山东中医杂志》1984)。
方药:黄芪、冬葵子、党参、茯苓、白术、知母、石花、柴胡、升麻、肉桂、通草、甘草。水煎服。
5.肾气亏虚
证候:小腹坠胀,小便欲解而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耳鸣失聪,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则:温肾利水。
主方:济生肾气丸(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方药:熟地黄、山药、泽泻、巴戟天、茯苓、肉桂、山茱萸、熟附子、车前子、牛膝、牡丹皮。水煎服。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单方验方:温阳利尿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方药:附子、桂枝、党参、白术、乌药、木香、五味子、麦冬、竹叶、猪苓、茯苓。水煎服。
6.肺热壅盛
证候:小便癃闭,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苔薄黄,脉数。
治则:清肺热,利水道。
主方:方清肺饮(李用粹《证治汇补》)加减。
方药:黄芩、桑白皮、栀子、麦冬、茯苓、北杏仁、木通、车前子。水煎服。
1.外敷法
(1)蒜栀盐敷独子蒜头、栀子、盐少许,捣烂后摊于纸上,贴敷脐部。
(2)盐敷食盐炒热,布包熨脐腹,冷后再炒热敷之。
(3)葱麝敷葱白捣碎后加入麝香少许,拌匀,分包。先取一包敷脐上,热熨约15分钟,再换一包,以冰水熨15分钟,交替使用,直至小便流通。
2.流水诱导法
使病员听到流水的声音,诱发尿意,使其随之解出小便。适用于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尿闭。
3.针灸推拿
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体虚者可灸关元、气海。也可采用少腹膀胱区按摩。
4.葱叶导尿
将葱叶除去尖头,做成管子形状。顺尿道直插,轻吹另一头,方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