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麸 编辑
中文名:小麦麸
别名:麸皮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小麦属
种:小麦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中药名称:小麦麸
采收时间:北方春麦区在7月上中旬,冬麦区在6月中旬至6月下旬,南方相应的早1~2个月
毒性:无毒
贮藏:阴凉干燥处贮藏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种皮
归大肠经
除热,止渴,敛汗,消肿。
治虚汗,盗汗,泄痢,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
①治产后虚汗: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以猪肉汁调服二钱。日二服。(《胡氏妇方》)
②治走气作痛:酽醋拌麸皮,炒热,袋盛熨之。(《生生编》)
③治小便尿血:面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之。(《集玄方》)
④治小儿眉疮:小麦麸炒黑,研末,酒调敷之。(《纲目》)
内服:入散剂。外用:醋炒包熨或研末调敷。
秋季采收果穗,晾晒,打下果实,人工或磨面机打磨后筛取种皮。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通常具6~9节。叶鞘光滑,常较节间为短;叶舌膜质,短小;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8~1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方圆形。
穗状花序直立,长3~10厘米;小穗两侧扁平,长约12毫米,在穗轴上平行排列或近于平行,每小穗具3~9花,仅下部的花结实。小穗节间约1毫米;颖短,革质,第1颖较第2颖为宽,两者背面均具有锐利的脊,有时延伸成芒,具6~9纵脉,外稃膜质,微裂成3齿状,中央的齿常延伸成芒,背面5~9脉,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略短,脊上具鳞毛状的窄翼,翼缘被细毛;雄蕊3枚,花药长1.5~2毫米,丁字着生,花丝细长,子房卵形。颖果矩圆形或近卵形,长约6毫米,浅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1.《本草拾遗》:“和面作饼,止泄利,调中去热,健人。以醋拌蒸热,袋盛,熨腰脚伤折处,止痛散血。”
2.《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热疮,汤火疮烂,扑损伤折,瘀血,醋炒贴窨。”
3.《纲目》:“醋蒸熨手足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互易至汗出。末服止虚汗。”
食物名称 | 小麦麸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294 千卡 |
蛋白质 | 16.6 g |
脂肪 | 5 g |
脂肪酸 | 4 g |
饱和脂肪酸 | 0.8 g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2.6 g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0.8 g |
水分 | 12 g |
碳水化合物 | 30.4 g |
膳食纤维 | 30.5 g |
灰分 | 5.5 g |
叶酸 | 260 μg |
钠 | 3 mg |
镁 | 480 mg |
磷 | 1100 mg |
钾 | 1340 mg |
钙 | 76 mg |
铁 | 11 mg |
锌 | 7.3 mg |
硒 | 2 μg |
碘 | 2 μg |
维生素A | 1 μ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66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32 mg |
烟酸(烟酰胺) | 23 mg |
维生素B6 | 1.35 mg |
维生素E | 1.6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