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体动力学 编辑
中文名:团体动力学
外文名:groupdynamics
提出者:库尔特·勒温(KurtLewin)
提出时间:1939年
别名:群体动力学
产生背景
1、群体动力学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辨别群体运作的方式 在一般研究领域中,群体动力亦提供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原理原则,其中包括: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一般的研究步骤是,先有假设,再以实验室观察、面谈、问卷及测验等方法来验证假设。最后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中,再将所获得有关群体的各种现象、原理和原则加以整理分析,并分门别类的汇集成一套理论。
2、群体动力学是用来说明群体行为的一套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由过去的许多研究累积而成。群体动力正是在解释群体内各类行为的转化、演变及相互影响的一套知识。
3、群体动力学是一套正在兴起的实用性知识或专业性理论 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把基本的知识经过验证,变成实用的原则和方法。
团体动力学的复兴或进一步发展应该注意和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必须有一种理论的整合。团体动力学长期停滞于高原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迷失了一种统一的理论。勒温说:“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是应两种需要产生的,一是科学研究,一是具体实践。”勒温的价值应该被重新发现和利用,但是这种理论的整合也应该考虑到勒温之后的发展和当今团体动力学的现状。它应该是一种新的理论,一种更加成熟的理论。
2.团体动力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问题为中心。虽然不应抛弃以往的研究成果,但却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研究范畴。每个时代都会有它所特有的问题和要求,适应这种需求和解决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一门社会科学的发展。
道伊奇说:“紧张系统概念以及与此有关的系统实验与许多社会心理学的问题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尚未被充分发现和认识),紧张系统概念可用于由社会因素产生的需求和意向,由归属团体和参与团体活动产生的动机,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等。对此我们可以团体目标理论为例来作一分析。团体目标被赞德定义为“成员对团体作为一个整体所期望的结果”。
赞德:“团体目标的起源与发展”。它决定着团体行动的水平,成员对其组织的信任程度,成员的自尊和成员自身的行为标准等。按照赞德自己的解释,他的团体目标理论是对勒温“欲求水准”思想的发展。欲求水准是在心理紧张系统的系列实验中产生的,它主要探讨了个人行为的目标以及目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故也可看作是心理紧张系统的一部分。
巴克在谈到团体的动力时说:“团体内在的紧张如同个体内在的紧张一样,可与动机相等同。我们时常可在一些团体中发现关于设立目标和努力去达到目标的正式记录。对处于行动中的团体的观察,可以测量团体内在紧张的产生及其分化,这种研究可以用类似于个体紧张系统的研究方法来进行。”
霍里茨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团体目标与心理紧张系统的内在联系。他的实验表明尽心接受团体目标的成员表现出最为强烈的要实现团体目标的紧张系统,仅仅是默许团体目标的只表现出少量的需求和紧张,而那些反对团体决定,不接受团体目标的则倾向于各行其事,不关心团体的活动。
奥尔波特虽然否认团体的心理学意义,但是他同时指出:“这些问题的真实性我们目前还不能以实验研究的手段来解决,因而也就不应该坚持它们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