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瘀阻 编辑

中医病证名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血瘀阻,病证名,症见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痛引臂内侧,且以左臂为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心血瘀阻

病因:瘀血内阻、气机阻滞,而使心脉受阻出现心血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概述

编辑

心血瘀阻心血瘀阻

轻者时作时止,重者可见面、唇、指甲青紫,四肢厥冷。舌暗红或有紫色斑点,脉微细或涩。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血运无,心血瘀阻脉道所致。亦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受寒,痰浊凝聚诱发。治应急者救阳通脉,缓者活血化瘀,兼补气通阳。心血瘀阻,心脉受阻,血液运行不畅,临床以心胸部憋闷疼痛,唇舌瘀暗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心脉痹阻。多见于胸痹、厥心痛、心悸,以及西医的冠心病心包炎、心律失常精神分裂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

病因

编辑

心脉的正常运行与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三者有关。若因久病体虚,思虑劳心过度,或痰湿内阻,或失血过多等,使脉不充盈,心之阳气不足以推动血液运行,则容易导致瘀血内阻、气机阻滞,而使心脉受阻出现心血瘀阻证。该证常因劳累、感受寒邪,或情志变化而诱发、加重。

症状

编辑

临床表现

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并可循手少阴心经向左上肢放射,口、唇、爪甲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等症状。本证虽因于虚,但多实证。疼痛发作时,必须辨清瘀、痰、寒、气的不同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轻者仅觉心胸疼痛,憋闷或隐痛不适,痛区固定,时发时休。剧者可突然发作,痛如刀割,悸惕不安,面色青白,唇暗肢冷,自汗,疼痛沿左上肢内侧后缘之手少阴经脉循行路线放散,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微欲绝,或细涩结代等。

辩证

本病多因素体气虚,复加劳倦忧思,致脏气失调,心气不充。气血运行不畅,血滞成瘀,闭阻心脉而成。或因素嗜膏梁厚味,好食肥甘,致痰湿内蕴,脉道受阻,血滞成瘀,或由寒邪人侵,气血凝滞等引起以上诸症。

类型

编辑

心血瘀阻证主要有以下类型:

瘀血内阻:在心血瘀阻证较为常见,其辨析要点为心前区刺痛,甚或绞痛难以忍受,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痰浊停聚:体胖痰多之人多见,疼痛以闷痛为主,伴见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象沉滑等痰浊内盛的症状。

阴寒凝滞:疼痛特点为突发性剧痛,得温痛减,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象。

气机郁滞:往往与情志因素有关,疼痛多为胀痛,舌质淡红或黯红,苔薄白,脉弦。以上痰、瘀、寒、郁亦可兼夹共见。

治疗

编辑

血瘀阻证治宜活血化瘀、温通心阳,可选用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疼痛发作时,着重祛瘀、行气、化痰散寒;缓解时,以温通振奋心阳,疏通心脉为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红花煎。

方中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

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止痛;

生地当归养血和血。

胸部窒闷不适,去生地之滋腻,加沉香、檀香、降香利气宽胸。

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活血化瘀,通络定痛。

兼气虚者,去理气之青皮,加黄芪党参、黄精补中益气。

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滋养阴血。

兼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滋阴。

兼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温补阳气。

兼挟痰浊,而见胸满闷痛,苔浊腻者,加瓜蒌、薤白、半夏理气宽胸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