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 编辑

流行性的传染病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疾病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形态和(或)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或早或迟地表现出可觉察的症状,这种状态的结局可以是康复恢复正常)或长期残存,甚至导致死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疫病

外文名:Thedisease

定义: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

注意:区别于普通病

基本字义

编辑

疫病: 发生在人、动物、或植物身上,并具有可传染性的疾病的统称,一般由寄生虫细菌、病毒生物引起。

病症简介

yì bìng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即疫疠

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区别于普通病。

文献出处

《诗·小雅·节南山》“天方荐瘥,丧乱弘” 汉郑玄笺:“天气方今又重以疫病,长幼相乱而死丧甚大多也。”

《法苑珠林》卷九一:“疫病瘿难苦,寿短常沉没,若有智黠人,杀宁放逸。”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秦王政四年,十月,蝗虫从东方来,蔽天,禾嫁不收,疫病大作。”

王西彦《古屋》第二部四:“山外面有什么可看的?有轰炸吗?有疫病吗?”

中医对疫病的了解

疫病是指感受疫疠之邪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能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属外感病的范畴。

医学认为瘟疫的病因是疫毒,与“非时暴寒”“非节之气”密切相关,多认为是受到“时行乖戾之气”,也就是带有致病因素不正常的邪气伤害所致。

治疗的方法常有:

1)“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的热邪和毒邪;

(2)“宣化痰”:使肺的功能得到恢复,祛痰除邪;

(3)“扶正祛邪”:扶助正气,使人体自身的正气得到恢复和强大,这样体内正气和邪气对比发生变化,邪气自然就不能占到优势了;

(4)“化湿解表”:清除体内热邪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湿邪的问题。

种类

在我国,传染病分三类35种。(传统意义上)《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像2003年的非典是算甲类传染病的。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动物疫病通讯
动物疫病通讯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滋病、淋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诊、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疫病类别

编辑

肺鼠疫

肺鼠疫为鼠疫的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文规定的甲类传染病。肺鼠疫是一种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并借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肺鼠疫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感染者有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道感染特有症状。感染后若不及时有效治疗,病人多在2~3天内死亡。

A(H1N1)型流感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寻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该菌分为13个群。最多见的是A、B、C三群,以A群为主。C群流脑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且起主要的传染源作用,导致传染源控制难,传播途径不易切断。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血吸虫

世界上共有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等5种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其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是所有人体血吸虫病中对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

天花

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都有相关记录。天花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烧、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和严重皮疹,无药可治。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底被消灭。

麻风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今全世界每天仍有平均1600人感染麻风,历史上麻风一度被认为是可耻的疾病。麻风杆菌让人失去痛觉而容易受伤,并造成肢体畸形、残废或者失明,严重者内脏也会受损害,而且迄今没有疫苗预防。

埃博拉出血热

病毒暴发的原因是当地居民食用了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1976年首度暴发时就显现出巨大的杀伤力,夺走270条性命。第二次大暴发是在1995年,有245人死于非命。在二十多年里,全世界死于这种可怕病毒的人至少有一万人。

甲肝全名:甲型肝炎病毒(HAV)。传播途径:肠道、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感染 1988年1月,上海市发生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专家们明确了本次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是因毛蚶产地的毛蚶受到甲肝病毒严重污染,上海市民缺乏甲肝的免疫屏障,又有生食毛蚶的习惯,最终酿成暴发。

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

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为输血潜伏期50天(15~150天)血清抗HCV-IgM阳性或HCV cRNA阳性可确诊。

病毒

1998年,在有些国家尼巴病毒暴发。结果查明,这种人兽共患病的病毒的寄主是狐蝠。根据记载,尼巴病毒传播速度很快,健康家畜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感染,而病人均为畜场或屠宰场工人,表现为起病急、发烧、头痛等,一些人出现类似非典型肺炎症状。

疯牛病

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发生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与羊瘙痒症类似,俗称“疯牛病”。受疯牛病危害的不仅是牛,人若食用了被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等,也有可能染上致命的新型克-雅氏症。

艾滋病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HIV病毒侵犯并损耗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AIDS临床特征是长期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反复严重机会性感染肉瘤淋巴瘤等。病死率极高。 艾滋病是一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危害严重的传染病,还没有药物完成治愈,但可以治疗。主要用齐多夫定、双脱胞苷和双脱氧肌酐。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共用针具吸毒、卖淫嫖娼等是该病的高危行为。

鼠疫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它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

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霍乱因发病、传播快、影响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必须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流感

人类历史中,曾多次记录下与流感类似的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且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引起流感流行及大流行。

肺结核

19世纪,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种无情的烈性传染病夺去了亲人或朋友,虽然20世纪多种有效抗生素和预防药物的产生使肺结核病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减少,但因此放松警惕就大错特错了。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有卷土重来之势,对这种传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军团病

军团病并非是一种军队的职业病,而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军团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峰,它经空气的传播性很强,但还未证实人与人之间能够传播。中老年人、吸烟酗酒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久病体弱者易患此病。

症状:高热肌痛、相对缓脉,轻者无明显症状。

首选抗生素:红霉素

O-157

大肠杆菌因其抗原抗体反应不同,被分为173种。“O-157”于1982年被美国科学家定为第157种而得名。感染上大肠杆菌“O—157”的患者往往都伴有剧烈的腹痛、高烧和血痢。病情严重者并发溶血尿毒症症候群(HUS)和脑炎,危及生命。

蓝舌病

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疫病,伊和库蠓等吸血昆虫能将这种病毒传染给反刍动物。迄今尚未发现蓝舌病病毒对人类有传染性。

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0多种。口蹄疫病毒生命力很强。含病毒的组织或被病毒污染的饲料、皮毛和土壤等可数周至数月保持传染性。受感染后恢复健康的动物会长期携带病毒。

马尔堡出血热

马尔堡出血热是一种恶性病毒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为马尔堡病毒,患者感染后会在3到7天内死亡。该病毒最早于1967年在德国被发现,当时德国中部马尔堡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来自非洲乌干达带病毒的青猴,感染上了这种病毒,故马尔堡出血热也称为青猴病。

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热带病毒性疾病。登革病毒会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两种不同临床型的疾病。登革热以浑身骨及关节剧烈疼痛、高热不退为特征,也被称为“碎骨热”,死亡率低。登革出血热则伴有明显的内出血休克等危重症状,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

诺瓦克病毒

诺瓦克病毒一般栖息于贝类中,主要经口传播,包括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或食用的贝类未经煮透,食品加工者感染的病毒经食品传播给食用者等。诺瓦克病毒潜伏期为24小时至48小时,主要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并可能伴有轻度发热。也有人感染病毒却不发病,或者只出现一些类似轻微感冒的症状,所以诺瓦克病毒引发的传染性肠炎也被称为“胃肠型感冒”。

肠道病毒EV71

人类肠病毒71型于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这些病毒可被培养在恒河猴脏细胞(rhesus monkey kidney CELL;RhMK)及人胚二倍体细胞(human fetal diploid cell)中。若检体取自病人粪便及组织即以人胚肾二倍体细胞(diploid strain of human fetal kidney cell;HFDK)培养;若为拭子检体则选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细胞(diploid strain of human fetal lung cell)培养。经由这些细胞培养后纯株化病毒分析,发现会出现典型由肠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cytopathetic effeCT;CPE)现象,由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morphology)及物理化学(physicochemical)特性都与当时已知的其他肠病毒类似,但进行中和抗体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或免疫扩散试验(immuNOdiffusion test)后,却发现其彼此间并不会有交互作用的现象,因此推测当时所发现的病毒为一种新型的肠病毒,故将该病毒株命名为肠病毒71型。由于EV 71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极高的感染性,故临床上出现之症状包括脑炎(encephalitis)、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急性无力肢体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手足口症(hand - foot - mouth disease)、泡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ctivitis)、肌肉僵直(myoclonic jerk)、头痛(heaDAche)、发烧(fever)及呕吐(vomoting)等,而其中以手足口症及泡疹性咽峡炎最为常见。一般而言,感染肠病毒多为无症状(约50~80%)或出现轻微类似感冒的症状,病人会自然痊愈而产生抗体,但因感染肠病毒且转成重症之患者却有极高的机率死于心肺衰竭及广泛性脑干伤害,实不容小觑。

辣椒疫病

辣(甜)椒疫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茎,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染病,病部出现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病部以上倒伏。症状表现为:成株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其上可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斑扩展迅速,叶片大部软腐,易脱落,干后成淡褐色。茎部染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病斑呈褐色软腐,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果实染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部扩展迅速,可全果软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变淡褐色、枯干。原因为:辣(甜)椒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辣(甜)椒疫霉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借风、雨、灌水及其他农事活动传播。发病后可产生新的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生育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宜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迅速;重茬、低洼地、排水不良,肥使用偏多、密度过大、植株衰弱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植物疫病

编辑

主要指由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引起的。表现为叶斑、幼苗猝倒根茎腐、冠腐、枝干溃疡和腐烂等,植株受害部位产生边缘不明显的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可迅速引起病部的坏死和腐烂,潮湿时,病部尤其是叶背面产生疏松的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疫病可导致对植物的毁灭性破坏。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高温、高湿地区尤其猖獗。在中国对农业威胁较大的疫病主要有由棕榈疫霉 (P.palmivora)引起的割面条溃疡和季风性落叶病、胡椒瘟病,由寄生疫霉(P.nicotianae var.parasitica)引起的剑麻斑马纹病,由致病疫霉 (P.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等。(见彩图)

疫霉属真菌中不同种的寄生性程度差别很大,寄生程度高的如致病疫霉有生理分化现象,存在许多不同的生理小种。各种疫霉菌的寄主范围也很不相同,如致病疫霉只侵染 1~2种植物,而樟疫霉可危害50科273个属。有的一种植物上可以发生好几种疫霉病,如、柑橘、、等。病菌以卵孢子、厚壁孢子或菌丝体越冬,寄生程度高的疫霉菌在植物的枝条、贮藏器官或病残体上存活,寄生程度低的还可在内存活。以孢子囊内的游动孢子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菌从植物的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在田间主要通过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由于病程短,再侵染发生频繁,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疫病的流行速度特别快。

防治可采取选育抗病、做好田园清洁、减少侵染源,以及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由于疫病流行速度快,生长季应做好发生和流行的预测预报,并及时喷药控制蔓延。药剂中制剂、有机剂、有机氯剂等是较好的保护剂;乙铝和瑞多霉是较好的内吸治疗剂。

动物疫病

编辑

一类 动物疫病(17种)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二类 动物疫病(77种)

多种动物共患病(9种):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牛病(8种):牛结核病、牛传染性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绵羊和山羊病(2种):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

猪病(12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

马病(5种):马传染性贫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鼻疽、马巴贝斯虫病、伊氏锥虫病

禽病(18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传染性贫血)、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

兔病(4种):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

蜜蜂病(2种):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

鱼类病(11种):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肾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甲壳类病(6种):拉综合征、黄头病、罗氏沼虾白尾病、对虾杆状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肌肉坏死病

三类 动物疫病(63种)

多种动物共患病(8种):大肠杆菌病、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

牛病(5种):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

绵羊和山羊病(6种):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

马病(5种):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

猪病(4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

禽病(4种):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病

蚕、蜂病(7种):蚕型多角体病、蚕白僵病、蜂螨病、瓦螨病、亮热厉螨病、蜜蜂孢子虫病、白垩病

犬猫等动物病(7种):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

鱼类病(7种):鮰类肠败血症、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链球菌病

甲壳类病(2种):河蟹颤抖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贝类病(6种):鲍脓疱病、鲍立克次体病、鲍病毒性死亡病、包纳米虫病、折光马尔太虫病、奥尔森派琴虫病

两栖与爬行类病(2种):鳖腮腺炎病、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

人类的疫病

编辑

肺鼠疫

肺鼠疫为鼠疫的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文规定的甲类传染病。肺鼠疫是一种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并藉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

A(H1N1)型流感

A(H1N1)型流感是一种发生在猪身上的高度传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由A(H1N1)型流感病毒引起。A(H1N1)型流感在猪中的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仅为1%至4%。A(H1N1)型流感在猪之间主要通过空气悬浮颗粒、直接或间接接触、携带A(H1N1)型流感病毒但无症状的猪传播。>>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流脑

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该菌分为13个群。最多见的是A、B、C三群,以A群为主。C群流脑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且起主要的传染源作用,导致传染源控制难,传播途径不易切断。>>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血吸虫病

世界上共有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等5种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其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是所有人体血吸虫病中对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

天花

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都有相关记录。天花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烧、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和严重皮疹,无药可治。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底消灭。>>

麻风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今全世界每天仍有平均1600人感染麻风,历史上麻风一度被认为是可耻的疾病。麻风杆菌让人失去痛觉而容易受伤,并造成肢体畸形、残废或者失明,严重者内脏也会受损害,而且迄今没有疫苗预防。>>

埃博拉出血热

病毒暴发的原因是当地居民食用了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1976年首度暴发时就显现出巨大的杀伤力,夺走270条性命。第二次大暴发是在1995年,有245人死于非命。在二十多年里,全世界死于这种可怕病毒的人至少有一万人。

甲肝

1988年1月,上海市发生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专家们明确了本次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是因毛蚶产地的毛蚶受到甲肝病毒严重污染,上海市民缺乏甲肝的免疫屏障,又有生食毛蚶的习惯,最终酿成暴发。>>

尼巴

病毒

1998年,在有些国家尼巴病毒暴发。结果查明,这种人兽共患病的病毒的寄主是狐蝠。根据记载,尼巴病毒传播速度很快,健康家畜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感染,而病人均为畜场或屠宰场工人,表现为起病急、发烧、头痛等,一些人出现类似非典型肺炎症状。

疯牛病

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发生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与羊瘙痒症类似,俗称“疯牛病”。受疯牛病危害的不仅是牛,人若食用了被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等,也有可能染上致命的新型克-雅氏症。>>

艾滋病

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鼠疫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它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

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霍乱因发病猛、传播快、影响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必须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流感

人类历史中,曾多次记录下与流感类似的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且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引起流感流行及大流行。>>

肺结核

19世纪,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种无情的烈性传染病夺去了亲人或朋友,虽然20世纪多种有效抗生素和预防药物的产生使肺结核病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减少,但因此放松警惕就大错特错了。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有卷土重来之势,对这种传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军团病

军团病并非是一种军队的职业病,而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军团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峰,它经空气的传播性很强,但还未证实人与人之间能够传播。老年人、吸烟酗酒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

O-157

大肠杆菌因其抗原抗体反应不同,被分为173种。“O-157”于1982年被美国科学家定为第157种而得名。感染上大肠杆菌“O—157”的患者往往都伴有剧烈的腹痛、高烧和血痢。病情严重者并发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HUS)和脑炎,危及生命。>>

蓝舌病

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疫病,伊蚊和库蠓等吸血昆虫能将这种病毒传染给反刍动物。迄今尚未发现蓝舌病病毒对人类有传染性。

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0多种。口蹄疫病毒生命力很强。含病毒的组织或被病毒污染的饲料、皮毛和土壤等可数周至数月保持传染性。受感染后恢复健康的动物会长期携带病毒。>>

马尔堡

出血热

马尔堡出血热是一种恶性病毒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为马尔堡病毒,患者感染后会在3到7天内死亡。该病毒最早于1967年在德国被发现,当时德国中部马尔堡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来自非洲乌干达带病毒的青猴,感染上了这种病毒,故马尔堡出血热也称为青猴病。>>专家详解

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热带病毒性疾病。登革病毒会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两种不同临床型的疾病。登革热以浑身骨及关节剧烈疼痛、高热不退为特征,也被称为“碎骨热”,死亡率低。登革出血热则伴有明显的内出血及休克等危重症状,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

诺瓦克病毒

诺瓦克病毒一般栖息于贝类中,主要经口传播,包括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或食用的贝类未经煮透,食品加工者感染的病毒经食品传播给食用者等。诺瓦克病毒潜伏期为24小时至48小时,主要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并可能伴有轻度发热。也有人感染病毒却不发病,或者只出现一些类似轻微感冒的症状,所以诺瓦克病毒引发的传染性肠胃炎也被称为“胃肠型感冒”。>>

肠道病毒EV71

肠道病毒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71感染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相关措施

编辑

2020年1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各级林草部门要紧密围绕保护监管职责,履职尽责,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管控措施,坚决阻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可能向人类的传播途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先后下发紧急通知和公告,宣布在疫情期间实施最严厉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全面禁止人工繁殖场所野生动物转运贩卖,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

此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管控的紧急通知》,要求在疫情解除之前,暂停除疫病研究、疫情防控等维护公共安全需要之外的一切野生动物猎捕活动;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市场经营、网络销售等各个环节开展全面排查,阻断疫源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和人的接触途径;对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野生动物的饲养繁育场所,实施严密的封控隔离,严禁对外扩散;坚决禁止经营利用非法来源、未经检疫合格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切断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渠道。各级林草部门已开展紧急行动,落实各项野生动物管控强化措施,全面清理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场所。

上一篇 瘟疫

下一篇 遗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