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编辑

疾病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年。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艾滋病

外文名:AIDS

别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就诊科室:感染科

多发群体:青壮年人

常见病因:因HIV感染引起

常见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淋巴结肿大

传染性:有

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历史背景

编辑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百科x混知:图解艾滋病 百科x混知:图解艾滋病

疾病症状

编辑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孢子虫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疾病对策

编辑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但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列入中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

编辑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检查

编辑

机体免疫能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下降。

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用PCR方法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HIV抗体检测

采用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

4.PCR技术检测HIV。

疾病诊断

编辑

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无症状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治疗

编辑

整体对策

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电解质平衡。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

痊愈

艾滋病被发现的40年时间里,全球仅两位患者确认治愈,即均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在2020年7月的第23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来自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临床研究人员公布巴西一名男子可能已成为第一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即得到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2020年8月26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美国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拉根研究所,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研究团队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题为“DistinCT viral reservoirs in individuals with spontaneous control of HIV-1”。该研究通讯作者为拉根研究所的免疫学家Xu Yu教授

研究团队发现,在某些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而能够控制病毒复制的HIV-1感染者中,病毒经常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特定区域,其中的病毒转录受到抑制。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分析的一例患者可能实现了HIV的清除性治愈(sterilizing cure)。

第一例治愈者——柏林病人

柏林病人广为人知,名叫 Timothy Ray Brown ,他在1995年被发现感染艾滋病,此后一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2006年,他患上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07年,他接受了CCR5 Δ32/Δ32 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治好了白血病,体内的HIV病毒也彻底消失了。此后差偶偶12年时间里,他没有再检测到HIV病毒,因此被认为是治愈了艾滋病。2020年9月,他死于白血病复发。

第二例治愈者——伦敦病人

2019年3月5日,Nature 发表了一篇题为:HIV-1 remission following CCR5Δ32/Δ32 ha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的论文。

一名感染了HIV病毒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接受CCR5 Δ32/Δ32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霍奇金淋巴瘤得到了有效治疗,同时,他在长达30个月的时间里,体内没有再检测到HIV病毒。

2020年3月10日,Lancet HIV 期刊发表论文,在对“伦敦病人”治疗后连续4年的跟踪研究后,将其病情改善情况从长期缓解改为治愈。宣告了世界上第二个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

第三例治愈者——纽约病人

2022年2月15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科学家们披露了世界上第三例艾滋病痊愈患者的详细病例。更重要的是,这名中年、混血女性患者是第一个通过移植对HIV具有自然抵抗力供体的脐带干细胞成功治愈艾滋病的案例。这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愈性疗法,还为来自更多种族背景的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希望。

第四例治愈者——感染HIV病毒31年后被治愈

2022年7月27日,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的研究团队宣布,一名66岁的艾滋病患者被“治愈”,成为继继“柏林病人”、“伦敦病人”和“纽约病人”之后,第四位经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长期缓解的病例。

预防方法

编辑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最新进展

编辑

2019年11月6日,美国研究人员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得一种艾滋病病毒新毒株基因组序列,在艾滋病病毒相关命名准则发布19年后首次确认新毒株。发表在美国《艾滋病杂志》上的研究论文显示,这种新毒株属于HIV-1型M群,被确认为L亚型。世界上大多数患者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毒株属于HIV-1型,其中M群最为常见。

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为一名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毒(HIV)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儿童进行脏移植手术。据悉,这是全国首例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儿童进行肾脏移植的手术。

2022年2月3日,《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指出,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荷兰发现了一种新的、高毒性的HIV病毒株。VB突变株的毒力更强、更具传染性。

疫苗研发

编辑

2020年12月1日,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及公民平安保护监督局局长安娜·波波娃表示,俄罗斯已拥有艾滋病病毒原型疫苗。

相关事件

编辑

纽约一名感染艾滋病毒(HIV)且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女性在接受了来自对HIV具有自然抵抗力供体的干细胞移植后,成为迄今为止全球第一位女性和第三位治愈艾滋病的人。

2022年2月15日,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的会议摘要显示,全球出现了第 3 例被治愈的 HIV 病例,然而这位患者的治疗方法与前 2 例不尽相同,可能带来了艾滋病治疗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