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电解质紊乱 编辑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也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一样是在液体环境之中的。和单细胞生物不同的是人体大量细胞拥挤在相对来说很少量的细胞外液中,这是进化的结果。但人具有精确的调节机构,能不断更新并保持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理化特性和容量方面的相对恒定,这就是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内环境。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医原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在细胞外液中,水和钠的关系非常密切,故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缺水和失钠常同时存在。不同原因引起的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在缺水和失钠的程度上会有所不同,即可水和钠按比例丧失,也可缺水少于缺钠,或多于缺钠。
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也可保持正常。等渗性缺水可造成细胞外液量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基本不变,细胞内液并不会代偿性向细胞外间隙转移。
低渗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成低渗状态。
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缺水更多,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严重的缺水,可使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液间隙,结果导致细胞内、外液量都有减少。
成人水电解质平衡的处理
一、水钠平衡
l容量变化
Na是先导,Na多可以调整水
1.等渗性缺水
等渗液体量=红细胞比积增加值/红细胞比积正常值×体重(kg)×0.2
再加日常需要量=2000ml水+4.5g NaCl
等渗液:乳酸林格氏液(1/6M乳酸钠溶液×1/3+复方氯化钠溶液×2/3)
2.低渗性缺水
1)缺失Na量(mmol)=(血Na值正常值-血Na测得值)×体重×0.6(女性为0.5)
17mmol Na=1g NaCl
2)首日补一半,次日补另一半
3)生理需要量4.5g
3.高渗性缺水
1)补水量=(血Na测得值-血Na值正常值)×体重×4
2)首日补一半,次日再补另一半
3)生理需要量2000ml
4.低渗性水过多:ADH异常分泌Syndrome+肾衰、心衰
二、钾代谢异常
尿量>40ml/h可以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