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胰管 编辑
主、副胰管分离、副胰管消失和副胰管呈一盲端是多种胰腺炎性病变的形态学基础。来源于肝憩室部位肠管内胚层形成的两个隆突,即背胰和腹胰,是胰腺发生的两个原基。它们各自与腺泡相连的细胞索形成的背胰管与腹胰管分别贯穿于自身的中央。当肝憩室基部伸长而形成总胆管时腹胰管便成了总胆管上的一个分支。由于胃肠方位变化所致的扭转及肠壁本身生长快慢不同,致腹胰由十二指肠的腹侧转至背侧,于胚7周时腹胰靠近背胰至完全融合。腹胰构成胰头,腹胰管的全部和背胰管的远段构成胰腺导管,即主胰管,通常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背胰管的近段消失,如不消失即形成副胰管,通常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收集胰头前上部胰液。若主、副胰管的细胞索未能靠近、融合则形成主、副胰管分离。
1、副胰管常起自胰头下部,向上行于胰管之前方,与胰管有交通管相通(90%)。副胰管继续向上至胰头上部的前部,后即穿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上方约2cm偏前的十二指肠小乳头。也有副胰管左端在胰颈处连于胰管;或不连而在胰头上部偏前面右行,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2、寻找副胰管和十二指畅小乳头的方法,可以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其分支胰十二指肠上动脉为标志,因为副胰管在该动脉后方(从手术角度看即深面或下方)在胰头实质内由左向右穿十二指肠降部的壁。这种紧密关系也能导致消化性溃疡手术时意外损伤副胰管。
3、特殊改变:主胰管和副胰管的开口,二者间的关系常有变化,例如主胰管由胰尾部经胰体、胰颈直达胰头,开口于正常的十二指肠小乳头处;而副胰管从胰头下部起始与胆总管汇合,而开口于正常的十二指肠大乳头处。这种型式如在做ERCP时就见不到主胰管显影。又如主胰管正常,副胰管起于胰头上部,反向至胰颈注入主胰管,此型副胰管就不开口于十二指肠。二分胰很少见,即胰由两个各自分开的胰构成,每个胰有各自的导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除非发生像在正常胰腺可能发生的病理损害影响二分胰的一个或两个,否则这种不正常不需治疗。
副胰管在ERCP中的应用
国内针对副胰管在ERCP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较少,近期国外通过对291例对照组进行内镜下逆行性胰管染色造影剂造影了解副胰管开放的比例,统计结果为43%,并根据副胰管末端形态分类:①刺状;②分支状;③纺锤状;④棒状;⑤囊状;⑥中断或无副胰管。分别统计不同末端形态副胰管开放比例,其中刺状、纺锤状和棒状末端形态的副胰管开放比例更高。该研究认为副胰管开放比例高者,不倾向于发生PEP,而副胰管中断或无副胰管者易发生PEP。
1、I型:为常见型,即主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后开口于大乳头,并有较细的副胰管连通主胰管,副胰管开口于小乳头,钩突小胰管与主胰管相连通。
Ⅱ型:无副胰管,但在胰头上部有一较明显的小胰管与主胰管相连通,而另一端有微细多数小胰管并不与十二指肠相通(无小乳头),钩突小胰管与主胰管相连通。
Ⅲ型:主胰管较粗大,贯通胰的全长,但开口于小乳头,而副胰管较细短,并与主胰管不相通,只引流胰头下部胰液,通入十二指肠腔内,使主胰管内压力降低。
2、由此可见,Ⅱ、Ⅲ型者较其它类型更易导致胰腺炎的发生,且在行ERcP或ERP检查时,其胰管的显影可不同于其它类型,Ⅲ型者由于主胰管开口于小乳头,主、副胰管又不相连通,故主胰管不能显影,只有开口于大乳头的副胰管可显影,但其范围只限于胰头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