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帘蛤 编辑
拉丁学名:Ruditapesphilippinarum
别名:菲律宾蛤仔、杂色蛤。花蛤(南方)、蚬子(辽宁),蛤蜊(山东)。
外文名:ShortNeckedClam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双壳纲
目:帘蛤目
科:帘蛤科
属:花帘蛤属
种:菲律宾帘蛤
亚科:缀锦蛤亚科
命名者及年代:ADAmsetReeve,1850
中文学名:菲律宾帘蛤
捕捞
在中国,蛤仔在10-16个月达到30mm或更大时便进行收获。在欧洲水域和北美洲,通常在16-30个月、蛤仔达到更大规格后(壳长30-40mm)再收获,以便获得更佳回报。在这两种情况下,或用耙网或用机械收获蛤仔。在欧洲,人工收获菲律宾帘蛤包括将它们耙出附着基,然后收获。机械收获是通过抽吸或升降式采集器;一台装有横向传送带的拖拉机可以从沙质池底对蛤仔进行挖掘和分级,作业面积超过200 m²/ 小时(>600 kg/小时)。
一旦收获,蛤仔储存在箱中或袋中并运走进行机械分级。然后,在加工和销售前通常对它们进行湿储藏,以便清除沙子。可以在出售前将它们放入塑料网袋,或在池中,或挂在湿储藏筏上,置于低潮间带地区进行较长时间的储藏。
类型 | 并发症状 | 措施 | ||
疱疹样病毒 | 病毒 | 孵化池中偶发性,但高死亡率疾病 | ||
立克次氏体 | 无治疗措施。预防和选址 | |||
(异常钙化、棕环病) | 弧菌(Vibriotapetis) | 细菌 | 无治疗措施。预防和选址;监测蛤仔的移动 | |
"类派金虫生物及派金虫(Perkinsusatlanticus)"物及派金虫(Perkinsus atlanticus) | 原虫类寄生虫 | 无治疗措施。预防和选址;监测蛤仔的培育区和移动措施。预防和选址;监测蛤仔的培育区和移动 | ||
无脊椎寄生虫 | 尾蚴(Cercaria elegans和Cercaria tapidis) | 尾蚴寄生虫 | 无治疗措施。预防和选址;监测蛤仔的移动 | |
– | 东方肛居吸虫(ProCToecesorientalis) | 吸虫 (Fellostomidtrematode) | 出现在蛤仔肾脏 | 无治疗措施。预防和选址;监测蛤仔的移动 |
可食用,且营养价值很高。在中国大陆,有许多大排档使用各种烹饪方式烹制花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 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蛤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
中医认为,蛤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有的贝类还有益精润脏的作用。所有人都可以吃。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温馨提示:花蛤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贝类应经吐沙、熟透后食用。花蛤等贝类性多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菲律宾帘蛤(食谱菜品)
食物名称 | 菲律宾帘蛤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30 千卡 |
蛋白质 | 6 g |
脂肪 | 0.3 g |
胆固醇 | 40 mg |
水分 | 90 g |
碳水化合物 | 0.4 g |
灰分 | 3 g |
叶酸 | 11 μg |
αE | 0.4 mg |
胡萝卜素 | 22 μg |
钠 | 870 mg |
镁 | 100 mg |
磷 | 85 mg |
钾 | 140 mg |
钙 | 66 mg |
锰 | 0.1 mg |
铁 | 3.8 mg |
铜 | 0.06 mg |
锌 | 1 mg |
维生素A | 2 μ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02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16 mg |
烟酸(烟酰胺) | 1.4 mg |
泛酸 | 0.39 mg |
维生素B6 | 0.04 mg |
维生素B12 | 52.4 μg |
维生素C(抗坏血酸) | 1 mg |
维生素E | 0.4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