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炎综合征 编辑
免疫或者炎症介导的肾小球基底膜正常结构破坏导致红细胞、白细胞等血浆成分进入尿液中。这种炎性反应既可以由于循环中的抗体对于肾小球基底膜固有成分的免疫攻击,也有循环中的免疫负荷物在肾小球滤过时“羁留”,并导致补体的激活以攻击肾小球并趋化炎性细胞。
1.血尿
可有肉眼血尿,或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亦可于尿常规中见到红细胞管型。
2.蛋白尿
与肾病综合征相比蛋白尿程度轻。
3.高血压
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高血压。
4.水肿
主要是外周水肿。
5.氮质血症
6.少尿
尿量<400ml/天。
尿常规可见镜下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生化示:尿素氮、肌酐值升高,肾脏B超大多示实质回声增强,肾脏大小多正常或稍大,肾脏病理可示肾小球内固有细胞增殖、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基底膜增厚,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抗O”升高是机体感染链球菌感染后的一个典型血清学表现,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但该项检查特异性不高。
肾炎综合征不是一个特异性诊断,是根据上述症状为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主要见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非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进型肾炎、IgA肾病、溶血尿毒综合征、膜增殖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等疾病。其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及急进型肾炎是常见的2种肾炎综合征。
1.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
临床上以轻度蛋白尿和(或)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故又被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它是一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临床表现类似、预后良好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2.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具体诊断标准有以下四条: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其中前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3.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
其特征是肾小球滤过率(GFR)在数日至数周内迅速下降,血尿素氮、肌酐急骤升高,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