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控制 编辑
在正常人体,呼吸运动始终不断地、有节律地交替进行着,并能随机体的需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呼吸生理处于精密灵敏的控制之下。
一、感受器
在呼吸系统或相关组织中,存在着调节和控制呼吸的感受器,它们对机械或化学刺激;生理或病理条件的需求发生反应,向中枢控制单位传递信息,以增加或降低通气来适应对O2摄取或CO2清除的最终需要。
(一)肺实质或气道中的感受器肺牵张感受器、激惹感受器和J-感受器均位于肺组织内,呼吸道如鼻咽和上呼吸道中也有对机械和化学刺激发生反应的感受器。
肌肉关节和肋间肌均可感受运动时的变化,成为通气量增加的刺激来源。
(二)周围化学感受器颈动脉分支处的颈动脉小体和主动脉线弓上、下的主动脉小体,对动脉血氧分压和pH下降,动脉血CO2升高发生反应,使通气量增加。
(三)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侧,第Ⅸ、Ⅹ对脑神经根部。局部脑脊液、血液和局部代谢均对中枢化学感受器发生影响。它们在调节呼吸生理活动中是最为重要的感受器。
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抵达呼吸控制中枢,但许多确切的神经传导途径并未弄清。
二、中枢控制单位
延髓是启动、处理和传递信息最重要的指挥部,过去笼统称之为呼吸中枢。
延髓传递部分信息至大脑皮层,感知呼吸的知觉,如呼吸困难;也是主动呼吸的命令来源所在。
部分信息自延髓向自律神经系统传递,指挥肺及相关的其他器官的呼吸动作。
三、效应器官
四、呼吸控制失常
许多常见病,如发热、代谢性疾病或心理精神性疾患都引起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过度通气是指通气量增加超出CO2产生的需要,PaCO2降低;通气不足则相反。由于肺泡通气量与CO2密切相关,如
PaCO2=K·CO2/A
所示,动脉血CO2分压常可直接表示通气不足或过度。
肺内疾病如肺炎、哮喘、肺栓塞等,周围化学感受器的抑制如世居高原、镇静药、肺原性心脏病等,周围化学感受器兴奋如某些中枢兴奋剂的作用,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抑制如镇静剂、粘液性水肿、神经系统疾患等,或兴奋如药物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都可使呼吸控制失常。
O.P.Tiwariji大师是著名的呼吸法控制大师。从第二周开始,我们每天就在他的指导下,深刻体会呼吸控制法的益处,对于教授的多种呼吸控制法,多年瑜伽练习中获得的每分58-62跳的心率就是最好的收益。不过,可以在大师的指导下,更为准确的练习、感受,还是深感益处。许多同学,还在课后经常练习,来帮助调节不适应环境的身体状态。
在此,特意简介一下《哈哒瑜伽之光》里讲授的九种呼吸控制法,这也是最为传统最为基础的瑜伽呼吸控制法。在这之前的帕坦伽俐时代,也就是《瑜伽经》的年代,只介绍过四种呼吸控制法,分别为内屏息、外屏息,还有呼气过程中的屏息,和吸气过程中的屏息。
要指明的是,虽然在呼吸控制法的练习初期只练习吸气和呼气,但是没有加上屏息的呼吸练习是算不上呼吸控制法。而且所有的呼吸控制法的进行,都要在完全控制冥想体式的基础上,也就是可以保持脊柱挺直的坐式上。
每个人体内都有PRANA,也就是生命能量,它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我们的呼吸去感知它的存在,控制它的运行。而呼吸控制法就是用来延长和控制我们生命能量的方法。以此达到控制波动的意识,控制潜在自我的目的。
古老的瑜伽呼吸控制法,还要加上AyurveDA的摸脉方法,从脉象里,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特性,针对性的进行不同的呼吸控制练习。在这介绍九种传统呼吸控制法,以及对我们身体、精神带来的益处,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谨慎的练习。
一、太阳式呼吸控制法:
右鼻孔吸气,内屏息,左鼻孔呼气。
功效:产生大量的热能,消灭体内的微小的病菌。对粘质过多现实有中和作用。还对打喷嚏、哮喘、鼻窦炎、内部发寒现象也有治疗功效。
二、成功式呼吸控制法:
双侧鼻孔吸气,内屏吸,左鼻孔呼气。
三、卷舌式呼吸控制法:
两侧舌头上卷成管状,从舌管处吸气,内屏息,双鼻孔呼气。
功效:平衡体内过多的酸质,对体内酸质不均衡的人有所帮助。还可以针对那种经常特别渴、特别饿,身上有红斑、脓包的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四、嘶式呼吸控制法;
这是针对无法卷舌的人发明的方法。其功效与上面的卷舌式呼吸控制法相同。
两类方法也并称为“清凉式呼吸控制法。”在夏天练习还有降温的功效。
方法:把卷舌改为,从双排齿缝间吸气。这个方法对于我这中牙齿有问题的人就不是很适合,吸气时牙会有发酸的不舒适感。
五、风箱式呼吸控制法:
最终方法:每轮120次圣光调息,最后一个呼光气,然后右鼻吸气,内屏息,再左鼻呼气。达到吸屏呼1:4:2为最终标准。
功效:可以平衡体内各种能量,清洁各种能量、精神通道,防止脂肪堆积。还可以激活体内各种能量,达到极乐的状态。(这句话,个人感觉有些神倒叨叨的)
六、蜂鸣式呼吸控制法:
嘴巴吸气,内屏息,双鼻孔呼气,外屏息。吸气和呼气过程中都发出蜂鸣的声音。
不过,吸气时发声不是很容易的事,我吸气时发出的声音都会忍的哄堂大笑。最大的功效就是作用于我们的意识。蜂鸣的振动刺激大脑,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