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编辑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研究免疫避孕过程中Hare等人发现,在前列腺液及精液中含有一种分子量大约34000的精液特异性蛋白质。1979年从前列腺组织中提取并纯化了这种蛋白质。由于这种蛋白只在前列腺组织中存在,被命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急性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相对较为少见,其发生率约为所有前列腺炎的5%。1989年,DAlton首次报道了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中血PSA升高的现象,在足够剂量的抗生素治疗后PSA可恢复正常。Pansandoro等对72例年龄小于50岁的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发现71%的患者PSA升高,经过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PSA均恢复至正常。急性前列腺炎引起PSA升高可能是多因素的:(1)炎症、坏死或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导致上皮细胞基底膜的正常生理屏障被破坏。Moon等发现,前列腺癌组织感染大肠埃希杆菌时并不导致PSA增加,而是在前列腺炎症形成过程中正常屏障被破坏发生渗漏而引起PSA升高;(2)急性炎症导致前列腺上皮细胞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加之血管过度形成,导致PSA从腺泡一侧渗漏入血;(3)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微小梗死及细胞凋亡可将PSA直接释放入血。此外,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将PSA从前列腺基质中转移至外周血释放也是导致PSA升高的原因之一。Game等报道,急性前列腺炎患者总PSA的水平升高,但fPSA的水平却有所降低,导致f/tPSA的比值下降。一般来说,急性前列腺炎患者行抗生素治疗后3~14d血PSA会下降Kravchick等报道前列腺急性感染后PSA升高可持续约2~3个月。由此可见,在此时期内应重复监测血清PSA水平,以期为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对PSA的影响不及急性前列腺炎确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仅有15%的患者其血清PSA>4ng/ml。血清PSA水平升高的程度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ADler等指出,前列腺慢性炎症时,淋巴细胞、浆细胞或腺管上皮受损使腺泡内PSA不同程度逸出,继而通过淋巴系统渗透进入血循环,导致血清PSA升高,其浸润的严重程度与上皮损害的频率密切相关。Nadler等也证实,前列腺炎症导致的PSA升高,是由于前列腺的膜解剖和生理屏障的完整性受到影响,使得前列腺腺体组织与血流之间渗漏增多所致。Nadler进一步将直肠指诊异常患者分为高血清PSA组和正常血清PSA组,并反复活检排除前列腺癌,分析其前列腺活检标本,发现前列腺炎在高PSA组较正常PSA组更为常见;而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炎在导致血清PSA变化中的作用占7%,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症的患者其总PSA及f/tPSA明显下降,但无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症或前列腺癌患者,仅次于前列腺体积大小所起的作用(23%),明显高于年龄因素的影慢性前列腺炎经过抗生素治疗后血清PSA是否会下降仍存在争议。Lorente等观察发现,采用抗生素治疗3周,抗生素对降低PSA的效果则并不明显。Tchetgen等报道,60例血清PSA轻度升高、又无急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临床证据的患者,服用抗生素3周,血清PSA无明显下降。而Karazanashvili等却观察到,血清PSA升高、直肠指诊无异常的确诊为前列腺炎的患者,经过适当抗生素治疗后血清PSA下降,而且单纯炎症患者较之有恶性倾向者更明。Bozeman等报道,95例前列腺液检查阳性、血PSA>4ng/ml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4周,PSA下降36.4%。对于有潜在前列腺癌危象的患者,抗生素治疗后PSA下降程度并不明显。Potts等 观察发,良性前列腺疾病组和前列腺癌组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血清PSA 分别下降27%和1.3%。前列腺结石对血清PSA的影响不甚清楚,Nadler等认为,前列腺结石可导致PSA升高,原因是结石导致排泄管阻塞造成瘀积感染,继而引起PSA升高;但Lee等认为,前列腺结石不会导致PSA升高。由此可见,对于血清PSA>4.0ng/ml且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抗炎治疗,既可以提高PSA对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又可以使部分患者避免前列腺活检穿刺带来的痛苦和引发的并发症。 关于无症状前列腺炎是否会引起PSA变化临床上尚不明确。Carver等 随机选择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300例,获取了其中227例患者的前列腺液,其中32.2%的患者前列腺液检测阳性(10个WBC/HP),其平均血清PSA为2.3ng/ml,而前列腺液化验阴性的患者PSA为1.4ng/ml,显著低于前列腺液检测阳性的患者。PSA升高但无临床症状的前列腺炎患者, 其炎症程度与PSA水平相关,但这只对前列腺体积较小(<25ml)的患者有显著意义,因为当前列腺体积较大时,前列腺体积也是影响血清PSA的重要因素。Yaman等报道,PSA的升高与前列腺炎症的范围无关,而与前列腺上皮的破坏程度有关。
加拿大预防医疗护理专责小组2014年11月11日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发表研究报告称,用于筛查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抗原检验(PSA)弊大于利,常会产生不准确的阳性反应,从而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治疗及产生不良反应,应予放弃。
前列腺抗原是前列腺产生的一种蛋白,血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多,可能是罹患癌病的征兆,但也有可能由前列腺老化肥大或发炎引起。
报告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验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假阳性结果和过度诊断。诊断结果一旦确定呈阳性,患者通常会接受活体组织切片等更多检查,从而带来出血、感染和尿失禁等其他风险。
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生长缓慢,病人更可能在前列腺肿瘤出现症状前死于其他病情。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诊断出的非皮肤癌症,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良好,10年存活率达到95%。
加拿大预防医疗护理专责小组表示,现有证据无法确凿证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有降低死亡率的功效,但数据清楚表明,该项检查伤害病人的风险更大。因此,该专责小组建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不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
证据显示,在55岁到69岁的男子中,几乎有五分之一的人至少出现过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假阳性报告,约17%的人接受了不必要的活组织切片检查。
专责小组建议,55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男性,不要使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进行癌症筛查。55岁至69岁的前列腺癌高风险男性,则不推荐PSA筛查,或应和医生详细讨论利弊后慎重行事。
不过,多伦多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的尼尔·弗莱什纳医生对此建议表示质疑,他认为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医生可尽早发现致命癌症,及时挽救患者生命。该建议将会导致更多的前列腺癌症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