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 编辑

明末清初散文家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侯方域(1618年-1654年1月20日),字朝宗,早年号杂庸子,河南商丘人。中国清代文学家、诗文作家。侯方域生性颖异,读书尝兼数人。年少时随父移居京师,游于倪元璐之门。崇祯五年(1632年),回乡应童子试,县、府、道皆第一。崇祯十二年(1639年),入南雍,应江南乡试,举第三,以策语触讳黜。居乡期间,曾与同道徐作霖、吴伯裔人结“雪苑社”以研习诗文。又与东南陈子龙、夏允彝等名士交游,积极参与复社社事活动。顺治八年(1651年),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后归乡隐居,取室名为“壮悔堂”,寓壮年而悔之意。顺治十一年十二月(1654年1月),侯方域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七岁。侯方域擅散文,在文论方面自成一家之言,提倡为文要学韩愈、欧阳修。认为作古文必由唐宋八家、《史记》《汉书》方可入古人境界。其著有《任源邃传》《徐作霖张渭传》等。现存文100余篇,涉序、书、奏议、传、记、论、策、墓志铭等种文类,内容富赡。侯方域亦能诗,现存诗近400首,以甲申国变分前后两期,前期多感慨时事、忧民悯乱之作,如《禁旅十首》《闻乱八首》等,诗风雄浑慷慨,不乏苍凉之音;后期多书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如《过江秋咏八首》《春兴八首》等,诗风渐转深沉,或沉郁顿挫,或雄浑悲壮,老杜气象尽显。著有《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补遗》1卷。(概述图:清沈塘绘侯朝宗像)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侯方域

别名:侯朝宗

字:朝宗

号:雪苑、杂庸子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生地:归德府(今河南商丘)

出生日期:1618年4月

逝世日期:1655年1月30日

主要成就: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

主要作品:《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等

人物生平

编辑

侯方域立姿像 侯方域立姿像

明崇祯六年(1633年)五月,侯恂调升为户部尚书。侯方域进京侍父,即在此时。其时年十六,已中了秀才,并娶了亲。

崇祯七年(1634年),代父草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边屯、垦种、考课、信任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期于可行。但此时大局已成鼎沸鱼烂之势,民间有“田”字诗,所谓“昔为富之基,今成累字头”,有田者宁愿流离道途,乞讨为生,不愿回乡耕种,借以逃避“加派”。在这种情况下谈屯垦,无异纸上谈兵。此奏上否不可知,即上亦不能行,可为断言。

崇祯九年(1636年),东林健者文震孟被排挤罢相以后,温体仁羽毛已丰,职掌度支的侯恂乃为体仁唆使言官奏劾糜饷,被捕下狱。

与阮大铖

侯方域坐姿像 侯方域坐姿像

方以智的父亲方孔,其时新奉复起之命,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此时当因长江上游,韦盗狂起,道路阻隔,尚未赴任。

“晨夕过从”者,是与方以智交游。侯方域获识陈贞慧、吴应箕及冒辟疆当均在此时。侯方域不谒父执阮大铖,则以前一年方有《留都防乱》之揭,阮大铖为清议所弃。

侯方域受难

崇祯十一年南闱乡试,陈贞慧、冒辟疆、侯方域皆下第,而不尽关乎文字优劣,如侯方域之被摈,乃第一场策论触犯时忌之故。

榜发下第,侯方域回家乡,与贾开宗等组织文社,名为“雪苑社”,社友共六人。《姬传》所谓“雪苑侯生”之雪苑,出处在此。

侯方域避世

侯方域侯方域

崇祯十二年,结识李香君。

崇祯十四年,侯恂出狱而侯执蒲病故。这年李自成破南阳,围开封,侯方域奉父避难金陵。下一年归德沦陷,开封被围益急。其时在河南的官兵,以左良玉的实比较雄厚,但跋扈不听节制,特起侯恂以兵部侍郎总管援汴官军,结果很不理想。

于此可知,《宁南侯传》所谓“流贼惮之,呼为左爷爷”,有无其事,实成疑问。史实俱在,左良玉不能不负开封失陷的主要责任。而侯恂复起,对左良玉一无作用可言。侯方域所记,实皆粉饰之词。据明史《左良玉传》:“帝怒恂罢其官,不能罪良玉也。”则左良玉所报答于举主者,实所不堪。独怪侯方域犹为之曲曲回护,此中是何道理,很难索解。

左良玉自兵败后,即在长江上游劫盐船为活。崇祯十六年移兵九江,扬言缺粮,要就食金陵。一时人惶惶,计无所出。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便托侯方域以他父亲的名义,致函左良玉,劝阻南下。而阮大铖乘机报复,大放空气,说左良玉进兵,有侯方域作内应,打算借刀杀人!幸亏杨文骢报信,方得及时躲避。侯方域《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叙其经过如下:

“昨夜方寝,而杨令君文骢叩门过仆云:‘左将军兵且来,都人汹汹。阮光禄扬言于清议堂,云子与有旧,且应之于内。子盍行乎?’仆乃知执事不独见怒,而且恨之,欲置之族灭而后快也……仆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据年谱记,侯方域“避于宜兴”,是逃在陈贞慧家。甲申之变,复回金陵。这年秋天,陈贞慧被捕,是由侯方域“仓皇出兼金”,托钱禧多方贿托,终以练国事的出大力,陈贞慧得以出狱。

其宜兴被逮以前,侯方域曾一度避在扬州史可法的大营。事迹可称者,只有替史可法拟复多尔衮书一事。

自乙酉五月以后,侯方域奉父家居。其兄方夏于顺治三年成为满清第一科的进士,而侯方域已决心做明朝的遗民,无奈事与愿违。在多尔衮摄政期间,汉人在朝者,已形成南北之争。北则冯铨,南则陈名夏,等于前明阉与东林之争的延续。于是甘心终老于岩壑者亦不得安宁了。最显著的例子,是吴村的复出。

吴梅村在当年是江南士林的魁首,无论冯铨要拖人落,还是陈名夏要引名士以自重,第一个看中的目标,都必然是吴梅村。而吴与另外一陈——犹如复社两张一般——当时朝中南派的首为两陈,江苏溧阳的陈名夏以外,浙江海宁的陈之遴是吴梅村的儿女亲家。两陈交荐,吴梅村在公私方面所受的力甚重,终于不得不在顺治十年秋天,就征进京,被迫做了清朝的国子监祭酒。

在吴梅村复出之说甚嚣尘上时,侯方域曾致书规劝,论其“不可出者有三,而当世之不必其出者有二”。吴梅村复书,慷慨自矢,表示“必不负良友”而终于复出。事实上侯方域亦有被迫应试之事,《年谱》载:

“顺治八年辛卯,公三十四岁。当事欲案治公,以及于司徒公者,有司趋应省试。方解。”

贾开宗所撰《本传》:

“……己卯举南省第三人,以策语触语黜。辛卯举豫省第一人,有忌之者,复斥不录。既不见用,乃放意声伎。”

贾开宗为侯方域雪苑社友,侯方域称之为“贾三兄”,撰传评文,交非泛泛,必不致厚诬侯方域的出处心迹。但作传记事,求信求雅,与子孙为先人作年谱,理当为亲者讳的情况不同。

乡试

今按:辛卯(顺治八年)侯方域应河南乡试,闱中所作策论五道!具载《壮悔堂文集》第八卷。其时顺治甫行亲政而尚未成年,故试策首以《勤于读书》为谏,计陈三事:《开经筵》《亲儒臣》《读汉书(文)》。第二策议礼,以为“人主居五帝三王之位,继五帝三王之道。治五帝三王之民,而欲废五帝三王之礼,是欲强天下以自为便利也,天下岂从之哉?”第三策论治道,应特重州县官;第四策论不可轻议治河;第五策论明赏罚,申明大法小廉之义。这五篇煌煌大文,才气斐然,但却只能证明他才华横溢罢了。因他被逼无奈,参加乡试,因此只做了半卷,消极抗争 ,李时灿(1866年~1943年)《侯方域传》中记载:河南巡抚吴景道得知侯方域豪横,准备将侯方域连带其父侯恂一并抓捕。当时清朝内阁国史院大学士宋权在商丘老家养病,对吴景道说:“你可知唐朝李太白和宋朝苏东坡吗?侯方域就是当今的李苏。”吴景道闻言虽暂停抓捕,但要求侯方域必须参加乡试。侯方域担心父亲侯恂年老多病,经不起牢狱之灾,在万般无奈之下,便用一计来应付吴景道,违心参加乡试,但只考半卷,不打算中名。让侯方域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虽考半卷,也中了副榜。

后来不明具体原因者,多以此讥笑,不免过苛。衡诸侯方域后来的行迹,未始不以此举为悔,下一年治《壮悔堂》,又治《四忆堂》,皆曾作记。《四忆堂记》末段谓:

“或曰:‘然则子既以悔名其集,而以忆名其诗者,何也?’苟忆于昔,不必其悔;苟悔于今,不必其昔之忆。”曰:“诗三百篇,昔人发愤之所作也。余自念才弱,不能愤,聊以忆焉云尔。抑闻之,极则必复。忆之,忆之,所以悔也。”

侯方域著有《壮悔堂文集》及《四忆堂诗集》,上记表面论时,实则论出处。“或曰”云之,即为质问:你要做清朝的官,就不必再念明朝;既念明朝,就不该“赴试猎官。”而侯方域对此质问,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自陈悔恨,“忆之、忆之、所以悔也!”说得再明白都没有。最可玩味的是,人间“四忆”是哪四忆?侯方域的答复是自己都弄不清楚。他的说法是,诗歌“情迫气结,纵其所至,不循阡陌,即胸中时一念及,非不历历,及欲举而告之人,固已缠绵沉痛,十且乱其七八矣”!诗以写情,原有陶诗所谓“欲辨已忘言”的一种境界。但侯方域的四忆,胸中历历,只是不愿告人而已。所可断言者,此四忆中,必有陈贞慧与吴次尾的《留都防乱揭》及李香君的《花扇》在内。

从侯方域的遗作中去考察,有种种证据显示,辛卯乡试一举,痛悔失足,内心之抑郁自恨,较之吴梅村有过之无不及。而形之于文字吟咏者,则再三自道本心清白,若深恐人不信,致吴梅村书,劝其不可复出,固为变相的表示他决无意于做新贵!而最可玩味者,则为《致方密之书》,此书见《壮悔堂文集》“遗稿”。侯方域于顺治九年治壮悔堂,编定文集。越二年下世,此两年中所作,由其同窗任元祥编为《遗稿》,附文集后,任序明言:“此侯子壮悔堂集成之后所作”,亦即辛卯乡试以后所作。

明朝灭亡后,侯方域回到归德老家。回想起自己半生遭遇坎坷,除诗文外,事业一无所成,无补于国事,悔恨不已,发誓终生不仕。他建造了壮悔堂,致力于研究学问,创作诗文。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两部文集。三十七岁时,不幸染病身亡。

主要影响

编辑

侯方域的文章风采,著名于时。史可法给多尔衮的回信《复多尔衮书》即为方域起草。他的散文往往能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一种清新奇峭的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

侯方域擅长散文,他提倡学习韩愈、欧阳修,尊唐宋八大家,以写作古文雄视当世。他早期所作华藻过甚、功力犹不深。后来日臻妙境,时人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国初三大家”(宋荦《三家文抄序》)。称其文之佳者:“奋迅驰骤,如雷电雨雹之至,飒然交下,可怖可愕,戛然而止,千里空碧。”

侯方域的作品有人物传记,如《李姬传》写品行高洁、侠义美慧的李香君,同时也写反面人物阮大铖,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如《马伶传》写伶人刻苦学艺故事,情节曲折,精神感人:均有唐代传奇笔法,具有短篇小说特点。有论文书信,如《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答田中丞书》《朋党论》《王论》等,或痛斥权贵,或直抒怀抱,都能显示出他的散文具有流畅恣肆的特色,尤其是《与阮光禄书》,洋洋洒洒,词严气盛,挥斥鞭辟,颇能感人。

侯方域也能诗,如《哀词·少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开府都督淮阳诸军事史公可法》(有序)是一首35韵的五古,歌颂史可法的生平业迹,以为用兵不如诸葛亮,而死节则可拟为文天祥,“称确当”(徐恭士、宋荦等《四忆堂诗注语》)。

历史评价

编辑
贾开宗所撰《本传》:方域豪迈多大略,少本有济世志。

主要作品

编辑
侯方域著有《壮晦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

人际关系

编辑

戏曲《桃花扇》中的侯方域与李香君戏曲《桃花扇》中的侯方域与李香君

侯家先世是“戍籍”。所谓“戍籍”即是有罪充军至某地所记的户籍,被视为贱民之一,至方域的祖父始贵。

侯方域的祖父侯执蒲,两榜出身,官至太常寺正卿。太常寺司职祭典。

侯执蒲有子五人,长子即是侯方域的父亲侯恂,以进士为言官。天启四年阉党大攻东林时落职而归。崇祯元年复起,由广西道御史转太仆寺少卿,擢兵部右侍郎,为时不过两年。崇祯三年出驻昌平,称为“督治侍郎”。

侯方域娶有元配夫人常氏;膝下有两个儿子,一名“晓”,一名“晰”,“晰”被送给侯方域四弟侯方任;常氏还生有一个女儿,后嫁给陈宗石;陈宗石十四岁入赘侯氏,为侯方域女婿, 他的父亲是侯方域的挚友陈贞慧。

李香君随侯方域回商丘后,隐瞒歌妓之身,以妾之名入住翡翠楼,与公婆、侯的元配夫人和睦相处。然而,侯迫于压力离商应试之际,公公侯恂得知李香君的歌妓身份后,当即将其赶出翡翠楼。在家人苦求之下,才同意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荒凉破落的侯氏打鸡园。 此时李香君已身怀有孕。有说法是,1653年春,李香君在打鸡园生下一个儿子,因为自己身份低贱,孩子只能随自己姓李,不准载入侯氏家谱。

后世纪念

编辑

侯方域故居侯方域故居

侯方域故居坐落于商丘古城北门里刘隅首东侧,为侯方域壮年著书处,也是他与李香君的隐居之所。今存壮悔堂,是侯氏故居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木质框架结构的硬山式建筑,共用24根原木柱和88根横梁,木柱上有龙凤浮雕,木质门窗和隔扇皆镂花剔线。堂前左侧是雪苑社故址,右侧是翡翠楼,为李香君居住处,堂前20米处有5间过厅,建筑风格与壮悔堂基本相同,构成了一处形态别致的明清建筑院落。

2005年7月,商丘市睢阳区政府投资制作了三组共12个蜡像,有侯方域和常氏夫人、香君拂琴等。还有从民间收藏的近百余件古式家具、陶瓷器具陈列其间,极大地丰富了景点的内涵。睢阳区还投资100余万元,重修了侯方域父亲侯恂的故居,又从民间征集了大批珍贵古物充实其间。

艺术形象

编辑
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编成名剧《桃花扇》,该剧除被多种剧种上演外,还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响颇大。

《李姬传》歌颂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