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周细胞瘤 编辑
血管周细胞瘤主要是指来源于患者血管壁周细胞的一种软组织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好发于50-60岁的人群。患者患病时,可能会出现局部肿块、四肢无力、疼痛、麻木、腹胀、便秘、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则会引起高血压、低血糖、急性脑出血等并发症。血管周细胞瘤病因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作用造成基因突变有关。血管周细胞瘤具有侵袭性生长、远处转移等特征。
血管周细胞瘤主要是指来源于患者血管壁周细胞的一种软组织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好发于50-60岁的人群。患者患病时,可能会出现局部肿块、四肢无力、疼痛、麻木、腹胀、便秘、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则会引起高血压、低血糖、急性脑出血等并发症。血管周细胞瘤病因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作用造成基因突变有关。血管周细胞瘤具有侵袭性生长、远处转移等特征。
血管周细胞瘤可发生在躯干、腹膜后、直肠后、椎管内以及颅内等多个部位,症状与发生部位有关,具体如下:
1.躯干
血管周细胞瘤生长在躯干时,患处可能会出现无痛性肿块,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持续性隐痛的症状。
2.腹膜后
肿瘤不断生长,造成体积增大,压迫、浸润周围的组织时,可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血压升高等症状。
3.直肠后
肿瘤细胞生长在直肠后,随着病情发展,增大的肿瘤组织可压迫直肠,导致直肠梗阻,引发便秘症状。
4.椎管内
病灶体积较大,对椎管内的神经产生刺激时,可造成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可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5.颅内
血管周细胞瘤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外伤、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可诱发本病。
一、基本病因
长期在高血压、酗酒等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会造成癌基因突变,抑制基因功能异常,无法调控毛细血管壁外周细胞及其产物的生长,毛细血管周细胞增殖失控时,可引发血管周细胞瘤。
二、诱发因素
1、外伤
局部皮肤出现外伤时,血管和周围的组织可出现应激反应,引起细胞异常增生,诱发血管周细胞瘤。
2、内分泌紊乱
不良的生活习惯可引起内分泌紊乱,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化易受到影响,导致患者患病风险增加。
血管周细胞瘤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皮下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时,应该在患病早期去医院就诊,确诊疾病后,应及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控制病情的进展。
2.病情加重
肿瘤体积增加,压迫周围的组织、神经,引发肢体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时,需尽快解除压迫,缓解不适。
3.引起并发症
血管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1.一般治疗
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保证皮肤清洁,避免受伤,戒烟限酒,减轻烟草和酒精对血管产生的不良刺激。
2.药物治疗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顺铂注射液、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等药物,缩小肿瘤组织的体积。
3.手术治疗
患病早期,患者可以采用肿瘤全切除术的方法完整切除肿瘤,以免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影响疾病预后。
4.放射治疗
患者还可以通过电离辐射杀灭肿瘤细胞,抑制潜在或残留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病情恢复。
血管周细胞瘤患者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合理膳食、戒除不良习惯等。
1.病情监测
观察患者四肢、颈部以及皮下组织的恢复情况,若经过治疗仍未好转或出现新发症状,则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合理膳食
及时补充优质蛋白,多吃鸡肉、牛肉、鱼肉等食物,保证营养均衡,维持健康的体重,避免挑食或偏食。
3.戒除不良习惯
预防血管周细胞瘤的方法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规范用药等。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时应该戒烟戒酒,保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劳逸结合,放松紧张的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维持机体健康,降低患病率。
2.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外伤、高血压等疾病,促使血管外皮周细胞能够正常分化增殖,预防血管周细胞瘤发生。
3.规范用药
血管周细胞瘤的诊断方法有视诊、CT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组织病理活检等。
1.视诊
视诊可以观察患者有无皮肤损害、皮下硬结性斑块、结节、四肢肿块等症状,了解病情基本情况。
2.CT检查
CT检查能够发现占位性病变或肝转移、骨转移及肺转移的情况,有助于确诊疾病。
3.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检查发现S-100、Ⅷ因子、CD31、EMA阴性,染色瘤细胞Vimentin 85%阳性、Ki67显示5%-10%的瘤细胞阳性以及CD99强阳性时,一般提示可能存在血管周细胞瘤。
4.组织病理活检
对病变的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后,可在显微镜下发现毛细血管周细胞异常增生、肿瘤细胞密集凌乱、排列方向异常、卵圆形细胞核、核分裂等情况,可以确诊血管周细胞瘤。毛细血管形态正常,无核丝分裂时,则为良性病变。肿瘤细胞成堆出现,部分核丝分裂、血管腔受压以及边界模糊不清时,表示界限性血管周细胞瘤。恶性型细胞间变的程度较大,核丝分裂数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