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平衡 编辑

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平衡(nitrogen balance)是指氮的摄入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反映机体摄入氮和排出氮之间的关系,包括零氮平衡、正氮平衡和负氮平衡。氮平衡是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概况的一种指标。根据蛋白元素组成中氮含量比较恒定(约16%),且食物和排泄物中含氮物质部分来源于蛋白质,通过测定摄入食物的含氮量(摄入氮)和尿与粪便中的氮含量(排出氮)的方法,来了解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分解量的对比关系,可间接了解蛋白质代谢的平衡关系。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氮平衡

外文名:nitrogenbalance

解释: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间的平衡状态

基本介绍

编辑

氮平衡( nitrogen balance,NB)是研究蛋白质代谢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反映机体摄入氮(I)和排出氮(E)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数学式表达:

NB=I-E=I- (F+U+S)

摄入氮可根据食品蛋白质摄入量计算,排出氮即未被吸收的氮,包括粪氮(F)、尿氮(U)以及皮肤氮(S)排出氮。粪氮除了未被消化的食物氮外,还包括肠道死亡微生物消化液及肠黏膜脱落细胞氮,这部分氮称为粪代谢氮(Fm);尿氮除了机体利用过的氮外,还包括尿道黏膜脱落细胞氮,这部分氮称为尿内源氮(Um)。机体每天由皮肤、毛发、一切分泌物等排出的氮,以及粪代谢氮、尿内源氮总共约为3. 5g,这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为必要氮损失(obligatory nitrogen loss,ONL) 。

人和动物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非蛋白质的含氮物质含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测定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可以估算出摄入氮的量。例如,据测定,每100G蛋白质中有16g氮。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含氮物质,主要由尿,粪排出。通过测定每日食物中的含氮量(摄入氮),以及尿和粪便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就可以了解氮平衡的状态,从而估计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量和人体的生长、营养等情况。

类型

编辑

氮平衡有以下三种情况:

1.零氮平衡(zero nitrogen balance)。

摄入氮等于排出氮叫做总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和分解量处于动态平衡。一般营养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2.正氮平衡(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

摄入氮大于排出氮叫做正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健美运动员、生长期的儿童少年、孕妇和恢复期的伤病员等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在这些人的饮食中,应该尽量给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同时注意:达成正氮平衡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亦需要足量的碳水化合物

3.负氮平衡( negative nitrogen balance)。

摄入氮小于排出氮叫做负氮平衡,即由食氮量少于排泄物中的氮量。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小于分解量。慢性消耗性疾病组织创伤和饥饿等就属于这种情况。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身体消瘦,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患者的伤口难以愈合等。当化合物供给不足时,或处于病态、紧张状态时,都会影响机体的氮平衡。当长期处于负氮平衡时,将引起蛋白质缺乏、体重减轻、机体抵抗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