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 编辑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传统上,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耐力、灵敏、柔韧机能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平。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身体素质

外文名:physicalquality

属性:各器官系统能的综合表现

作用: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

内容:速度素质等

包含:力量、速度、灵敏性及柔韧性

简介

编辑

身体素质好的代表身体素质好的代表

身体素质好的代表“身体素质” 英文对照 physical quality; physical fitness; body quality;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有重要意义。

具体内容

编辑

身体素质包括五方面: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慢的一种能力;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

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指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主要包括体形、身体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成分等方面,反映了人体的生长发育水平。一般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胸围皮下组织等来进行考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其中身高、体重、胸围是衡量身体形态最基本的三项发育指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这一点上表现为体形匀称、姿势正确、营养状况良好等。

生理机能

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工作的能力。其常见的衡量指标有脉搏、血活量等。脉搏是指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通过测量脉搏频率,可以间接了解心脏的活动状况。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它是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肺活量是指人体一次尽全力吸气后,再尽全力呼气时,所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是反映呼吸机能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

(一)运动素质指人体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各种机能能力。它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

1)速度。它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完成动作的次数或是身体快速位移的能力,可以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也可以综合地反映人体的爆发力、灵敏、反应、柔韧等素质。其表现形式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中期性运动中的位移速度。测试指标有50米跑、4秒冲刺跑等。

(2)力量。它是指整个身体或身体某个部分肌肉在收缩和舒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肌肉耐力增长和增加跑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助于灵敏性的发展。测试指标有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俯卧撑、握力、背肌力腹肌力、腿肌力等。

(3)耐力。它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称抗疲劳能力。耐力素质体现了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全身耐力的综合状况,它与肌肉组织的功能、心肺系统的功能以及身体其它基础系统功能的提高密切相关。耐力的训练能促进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改善和肌肉耐力的增强。测试指标有1000米(男)、800米(女)等。

(4)灵敏性。它是一种复杂的素质,是人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指人体在复杂变的条件下,对刺激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灵活完成动作的能力。灵敏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需要速度、平衡能力、柔韧性等多种能力要素的共同协调作用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测试指标有立卧撑、4×10米往返跑、反复横跨等。

(5)柔韧性。它是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关节周围组织(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它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的表现,是人体运动时加大动作幅度的能力。它对掌握运动技术、预防受伤的预感性和可能性、保持肌肉的弹性和爆发力、维持身体姿态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柔韧性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结构方面的特点,而且也取决于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的机能状态。测试指标有坐位体前屈、纵劈叉等。

(二)运动能力指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又可以划分为一般运动能力和竞技运动能力。前者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及一般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等基本能力,后者则是为了完成某项竞技比赛所具备的运动能力。

国人特点

编辑

学校通过体操练习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通过体操练习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校通过体操练习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能力的强弱。以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年龄、性别、生活区域(限南北方)和城乡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中国人身体素质特征。

力量素质

从力量素质看,中国不同年龄阶段成年、老年人的下肢、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发展都有自身特点。下肢力量(20-39岁)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持续下降,下降幅度男性稍大于女性;南方优于北方;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优于农民;上肢力量表现为:35岁前成年人的握力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此后随年龄增长,握力逐渐下降。女性的上肢力量持续发展时间长于男性,且增长率大于男性。衰退曲线则呈现了同步性特点,但下降率则低于男性。北方人握力优于南方;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农民;力量耐力的发展特点是随年龄增长,男、女呈下降趋势。南方优于北方。力量耐力发展的工作种类特点是不同工种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最终趋势是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优于农民。 速度、灵敏素质从速度和灵敏素质看,中国成、老年人速度与灵敏素质的发展特点是随年龄的增长,男、女均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男性表现为先慢后快,女性则相反。男、女同年龄段的量值特点是,男性优于女性。中国成年人的速度与灵敏素质各年龄段总体趋势是南方优于北方。各年龄段男、女速度和灵敏素质的工种特点总体表现为: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好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又好于农民。从平衡能力的变化趋势看,中国男、女各年龄段成年、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平衡能力均呈持续性的下降趋势。男女同年龄段的平衡能力的量值特点是,男性优于女性,且差异在35-39岁及以后的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中国成、老人的平衡能力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南方优于北方。中国不同工作种类成年人的平衡能力各年龄段男、女均表现为: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农民。中国各年龄段乡村男、女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优于城市老年人。

柔韧素质

从柔韧素质看,中国成年、老年人各年龄段柔韧素质的变化特点是:20-24岁时男、女坐位体前屈均在11-12厘米之间,随年龄增长,坐位体前屈男、女均持续性下降;但女性下降幅度低于男性。中国成年、老人的柔韧素质各年龄段成年、老年人北方优于南方,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各年龄段柔韧素质的工种特点是农民最好。

自我测评

编辑

自测心率方法

军人身体素质训练军人身体素质训练

军人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一口气跑上四楼,然后测量自己的心率。 评价标准:如果能一口气跑上四楼,觉得并不吃力,也不气喘吁吁,证明身体素质不错。 心率在每分钟100~130次者,体质相当好。 心率在每分钟130~140次者,体质一般。 心率在每分钟150次以上者,体质较差,该注意加强锻炼。

自测耐力方法

站在同一级台阶上,右脚先上迈两级台阶,左脚随后也上迈两级台阶,然后右脚下退两级。如此循环,每2~3秒完成一个回合,3分钟后测量自己的脉搏数。 评价标准:由于男女在生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耐力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对于男性,脉搏次数63~76为好;77~90为良好;91~106为一般;107~120及格;121~134为差。 对于女性,脉搏次数73~86为好;87~100为良好;101~117为一般;118~130及格;131~144为差。 自测体力 方法:做仰卧起坐与俯卧撑;背靠墙而立,大小腿间呈90°马步,直到大腿感到发热为止。 评价标准:仰卧起坐:男子为30个,女子为20个。俯卧撑:男子为18个,女子为10个。马步坚持1分钟者为及格,坚持2分钟者为良好,3分钟以上者为优秀。 自测柔韧性方法:坐在椅子上,两腿伸直,脚跟着地。在两脚跟中间横放一把米尺,两脚跟相距40厘米,然后上体前倾,两臂尽量向脚伸展,用手摸脚尖,如果摸不到,则将两脚再分开一些,直到手刚刚能摸到脚尖,此时记下两脚跟之间米尺的刻度。 评价标准:男女柔韧性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对于男性,当两脚间距离为:20~30厘米时柔韧性良好;40~53厘米时一般;60厘米以上为较差。对于女性,当两脚间距离为:35~40厘米时柔韧性良好;50~58厘米时一般;70厘米以上为较差。

发展方法

编辑

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通过跳远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跳远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通过跳远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力量素质是指肌肉收缩克服阻力和对抗阻力的能力,是人体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进行各项运动的基础。发展力量素质,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壮实程度,使身体更加结实、丰满、匀称、健美,还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和技能,减少运动损伤。 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由一些基本要素组成,掌握这些要素及其规律,就可以根据锻炼需要,创造和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力量练习方法。力量锻炼可分为上肢锻炼和下肢锻炼。锻炼上肢力量可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运动,也可借助哑铃、拉力器等器械;锻炼下肢可选择蹲起、跳台阶、快速跑等。本身力量较小的人应注意适当减少运动次数,如每次少做几个引体向上,跳台阶时少跳几阶等。

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的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 发展耐力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抗疲劳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坚毅、顽强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12分钟跑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对于发展有耐力,提高心血管功能的效果较好。跑完12分钟,根据自己跑的距离,再查一下评分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耐力锻炼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运动包括长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无氧耐力运动包括爆发运动,如短跑、跳高、跳远等。爆发力较差的人应注意缩短运动距离。以长跑为例,可以从每天500米开始,逐渐过渡到800米、1000米等。

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做动作的频率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是影响速度素质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速度素质,对于提高大皮层的反应能力和对身体快速指挥和协调能力,使身体更加灵活,做动作更加迅速,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速度素质,一般采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练习,应在精力充沛、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各种练习交替进行。在疲劳时或只用单一的练习方法,易形?速度障碍",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发展速度素质要与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素质结合起来,注意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反应速度

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快速应答能力,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各种声、光等突发信号让练习者快速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以提高其神经系统反射弧的接通机能水平。

动作速度

指人体完成某一动作的快速能力。提高动作速度的锻炼方法有:

(1)减小练习难度,加助力法。如牵引助力跑步或游泳、顺风跑、下坡跑、顺水游、推掷较轻的器等。 (2)加大练习难度,发挥后效作用法。如负重跳或推掷超重器械练习后,紧接着做跳跃或推掷标准器械的练习。 (3)时限法。按预定的音响节拍频率完成动作,以改变练习者的动作频率和速度。

位移速度

是指在作周期性动作中,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提高动作速度是提高位移速度的基础,并与四肢肌肉的爆发力密切相关。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1) 快速跑。如短距离用最快速度重复跑、让距离追逐游戏、短距离游泳、速滑等。

(2) 加速动作频率的练习,如快频率小步跑、快速摆臂练习等。

(3) 发展下肢的爆发力。如负重跳、单脚跳、跨步跳等。

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

通过慢跑锻炼身体素质通过慢跑锻炼身体素质

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灵敏素质是指人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灵敏素质,对于提高大脑皮层的灵活性,能够在变化的情况下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某些相应的动作,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判断力的反应速度,促进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作用。 灵敏素质是人体综合能力的反映,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为了提高灵敏素质,教练员应尽可能采取逐渐增加复杂程度的练习方式,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器械、器材等方式增加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和提高运动员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观察能力、节奏感等。 灵敏素质练习的主要手段:1、在跑、跳中做迅速改变方向的各种跑、躲闪、突然起动以及各种快速急停和迅速转体练习等。 2、做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 3、做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用"之字跑"、"躲闪跑"、"穿梭跑"和"立卧撑"四项组成的综合性练习。 4、以非常规姿势完成的练习。如侧向或倒退跳远、跳深等。 5、限制完成动作的空间练习。如在缩小的球类运动场地进行练习。 6、改变完成动作的速度或速率的练习。如变换动作频率或逐步增加动作的频率。 7、做各种变换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作出应答反应的游戏等。

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通过慢跑锻炼身体素质柔韧素质是指关节活动的幅度及相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发展柔韧素质,有利于正确地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在突然用力的情况下,避免损伤肌肉、韧带等软组织。 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加大动作幅度,即拉长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练习。所有的柔韧练习至少连续做5~10次,动作幅度应逐步加大,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要交替进行,并需持之以恒。当软组织被拉长之后,肌体感到酸、胀、痛时应坚持8~10秒,这样需重复练习8~10次,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每次锻炼过程中,动力拉长练习一般控制在15~25个之间,每个练习以7~30次之间为宜,注意柔韧练习总的时间不宜过长。

国家关注

编辑

中国于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全民健身条例》 ,2009年10月1日实施。民健身活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显著改善。但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有限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规范服务、安全保障措施有待完善。全民健身需要法制推动和保障。制定《全民健身条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阻碍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困难和问题,让更多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其他理解

编辑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身体素质应当界定为人体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生理状况和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或能力。先天因素主要是指遗传因素,为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后天因素则主要包括营养状况、医疗条件、气候环境、生活习惯以及运动健身等因素。也就是说,身体素质除了传统的要素以外,还应该包括体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抗突发事件能力等方面。

人体的适应能力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疾病的抵抗方面。人体长期在各种气候和环境条件下进行锻炼,能改善体温调节机能,从而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各种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造血机能,因而提高了身体对病毒、病菌抵抗力免疫力,能有效地预防包括“文明病”在内的各种疾病。

应变能力是指人对意外性事件、突发性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或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的能力。

紧急事件处理能力是指对任何需要立即予以处置的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并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的处理能力。

上一篇 精神状态

下一篇 直立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