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芥 编辑
中文名:氮芥
外文名:Chlormethine
别名:双(2-氯乙基)甲胺、双(氯乙基)甲胺
化学式:C5H11Cl2N
分子量:156.054
CAS登录号:51-75-2
EINECS登录号:200-120-5
熔点:-60℃
沸点:110.3℃
水溶性:微溶
密度:1.106g/cm³
闪点:20.5℃
应用:抗肿瘤药物
危险性符号:T+
理化性质
密度:1.106g/cm3
熔点:-60℃
沸点:110.3℃
闪点:20.5℃
折射率:1.455
毒理学数据
大鼠经口LD50:10mg/kg;小鼠经口LD50:10mg/kg。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38.63
摩尔体积(cm3/mol):141.0
等张比容(90.2K):333.6
表面张力(dyne/cm):31.2
极化率(10-24cm3):15.31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2
重原子数量:8
表面电荷:0
复杂度:43.7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药理作用
氮芥是最早用于临床并取得突出疗效的抗肿瘤药物。为双氯乙胺类烷化剂的代表,它是一高度活泼的化合物。本品进入体内后,通过分子内成环作用,形成高度活泼的乙烯亚胺离子,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迅速与多种有机物质的亲核基团(如蛋白质的羧基、氨基、巯基、核酸的氨基羟基、磷酸根)结合,进行烷基化作用。氮芥最重要的反应是与鸟嘌呤第7位氮共价结合,产生DNA的双链内的交叉联结或DNA的同链内不同碱基的交叉联结。G1期及M期细胞对氮芥的细胞毒作用最为敏感,由G1期进入S期延迟。此外,本品尚有弱免疫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
大剂量时对各周期的细胞和非增殖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该药水溶液极不稳定,进入体内作用迅速,在血中停留的时间只有0.5~1min,90%在1min内由血中消失。24小时内50%以代谢物形式排出。
药物相互作用
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及癌性胸膜、心包及腹腔积液。目前已很少用于其他肿瘤,对急性白血病无效。与长春新碱(VCR)、甲基卡肼(PCZ)及泼尼松(PDN)合用治疗霍奇金病有较高的疗效,对卵巢癌、乳腺癌、绒癌、前列腺癌、精原细胞瘤、鼻咽癌(半身化疗法)等也有一定疗效;腔内注射用以控制癌性胸腹水有较好疗效;对由于恶性淋巴瘤等压迫呼吸道和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引起的严重症状,可使之迅速缓解。
局部反应:氮芥对局部组织有较强刺激作用,反复注射的静脉可引起静脉炎和栓塞性静脉炎,药液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组织坏死、溃疡。
胃肠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泻,其中呕吐较突出,可应用恩丹西酮或胃复安及地塞米松止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