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 编辑

人眼结构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面,周围由晶状体韧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凸透镜状,富有弹性。晶状体为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晶体是眼球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一具有调节能的屈光间质,其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形成老视现象。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半径为10mm,后面约6mm,晶状体前后径为4-5mm,直径为9mm。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晶状体

外文名:lens

位于:玻璃体前侧

形状:呈双凸透镜状

直径:约9mm

简介

编辑

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为透明、呈双凸形扁圆体,无血管、富弹性,包以透明的被囊。晶状体位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其周缘部由晶状体悬器(睫状小带)系于周围的睫状体(眼球血管膜的增厚部分),以固定其位置。晶状体悬器的紧张度受睫状肌的调节,晶状体悬器放松,被囊舒张,晶状体凸度增加;晶状体悬器和被囊紧张则晶状体凸度减小。老年人晶状体的弹性减退,因而对观看远近物体的调节力降低。晶状体浑浊,引起视力障碍,此时瞳孔内呈白色,称白内障

组成

编辑

晶状体由晶状体囊、晶体上皮、晶体纤维和悬韧带组成。

如果晶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部分或全部混浊,则发生白内障。

位置

编辑

眼球的主要组成部分。透明,富有弹性,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形状和作用与凸透镜相似,能把远近物体的形象,清晰地反映在视网膜上。老年人晶状体弹性减弱,调节能力减退,难以看清近处物体,称为老视。

作用

编辑

眼球解剖图眼球解剖图

晶状体是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它呈双凸透镜状,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的约6mm,富有弹性。晶状体的直径约9mm,厚约4~5mm,前后两面交界处称为赤道部,两面的顶点分别称为晶状体前极、后极。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囊为一透明薄膜,完整地包围在晶状体外面。前囊下有一层上皮细胞,当上皮细胞到达赤道部后,不断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成为晶状体纤维。晶状体纤维在人一生中不断生长,并将旧的纤维挤向晶状体的中,并逐渐硬化而成为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浓缩、扩大,并失去弹性,这时眼的调节能力就会变差,出现老视。

晶状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房,如果房水的代谢出了问题,或晶状体囊受损时,晶状体因缺乏营养而发生混浊,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就成为乳白色,而变得不透明,最终影响视力,这就是白内障。如今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很,有一种方法就是干脆把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植入术。

晶体屈光力是眼的总屈光力的一部分,起到平衡眼屈光力的效果。另外,晶体还提供对不同距离的对焦作用,称为调节。晶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一系列老化改变,从而影响其弹性和透明度。晶体实质部分包裹在一个弹性囊袋中。晶体悬韧带从囊袋的周边延伸到睫状体,支撑晶体的位置,并通过睫状肌的作用产生小带的张力变化,从而改变晶体表面的曲率。

作用原理

编辑

晶状体的直径约9 mm,呈双凸状,且前面比后面略平坦。其前面离角膜前顶点约3.6mm。当无调节时,前后面的曲率半径各为+10.0mm和-6.0mm (Gullstrand氏数据),厚度为4-5mm。晶状体由多层不同折射率物质组成,向着中心在光学上变得更为致密,这使得晶状体的光学复杂化。于是,从前极到后极,从中心到赤道,有一个折射率梯度。Gullstrand氏在其1号模型眼中,欲反映出此一情况,即将晶体表示为一个双凸形式透镜(r1=+7.911mm,r2=-5.76mm)的核心(n=1.406),被一个折射率为1.386的更大的双凸形式透镜(r1=+10.00mm,r2=-6.0mm)的皮质所围绕。这样,使得整个晶体的折射力为+19.11 D。当眼睛调节以对近点聚焦时,晶状体折射力增加,此种改变的完成,主要通过:前面曲率增加,后面曲率少许增加,并由于厚度增加而前顶点少许向前移动(增加距离效果)。

晶状体后面和玻璃体相接触,玻璃体是透明的凝胶,充满眼球的后段。光线通过晶体之后,行进于玻璃体而到达视网膜。玻璃体的折射率可以取同于房水的折射率(1.336)。

上一篇 青光眼

下一篇 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