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指标 编辑

反映社会现象数量化特征的指标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数化特征的指标。内容包括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各个方面。可用以衡量社会进步和成员全面发展以及各项政策的社会效果。它以综合、精确地描述社会时序变化为目标。有广狭二义。广义指社会宏观领域的经济指标、政治指标、文化指标、人口指标、生活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狭义指除经济指标以外的其他社会指标。根据测量内容的不同,有关社会指标的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社会指标,主要根据一些社会及其环境的客观条件指标来反映社会发展平,如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收入与消费水平、受教育程度、就业率、卫生设施和应用程度等;另一类是主观生活质量指标,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对社会及其环境的主观感受,比如对生活各个方面(家庭、工作、闲暇等)的感受。国外运用较普遍的社会指标类型包括:社会福利指标、社会变迁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社会生活质量指标、社会生态学指标、人口指标,以及劳动与就业、科学与技术、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社会指标

反映:社会现象

实质:指反映社会现象特性的项目

性质: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

摘要

编辑

例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每百户拥有电视机、工业废水处理率、每万人口犯罪人数、职业满意度社会安全感等等,都是社会调查中经常使用的社会指标。

定义

编辑

什么是社会指标呢?人们说法不一。最早使用此概念的鲍尔和比德曼等人在《社会指标》一书中指出:社会指标是一种”量的数据,用来作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

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都是社会调查中经常使用的社会指标。

来源

编辑

“社会指标”( social indicator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蒙德·鲍尔( Raymond Bauer )在其 1966 年发表的《社会指标》一书种提出,很快成为社会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20世纪 60-70 年代,世界范围曾经形成一场“社会指标运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仅仅用经济指标不可能全面反映出社会的真实状况,需要一种更为全面的社会指标。

词语分类

编辑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

对“社会指标”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有的仅指统计学意义上的数量概念,有的泛指对社会过程进行质量和数量的概括,有的则指可以被观察的一切。我们主要从社会调查和社会测量的角度来介绍调查指标的选择与制订,因此我们把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区分开来。

社会指标可定义为现有的或现行的社会统计指标,它“是衡量、监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它对社会生活现状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能。”调查指标则是指具体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藉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社会指标是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而制定出来的,其测量规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它主要是用于衡量、监测宏观社会现象,而且主要是指数量指标。而调查指标是研究人员在某项调查中选择和制定出来的,其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低,它主要用于对具体现象的衡量,它不仅包括衡量数量差异的指标,也包括衡量性质差异的分类指标(或事项)。但两者又是有联系的,即它们都用于衡量社会现象。社会指标是通过调查指标而发展、完善的,反过来,它又可作为制订调查指标的依据和指南。在具体的调查中,人们还可以从现有的社会指标体系中选择某些指标作为调查指标。

类型

编辑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

(1)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是指反映客观社会现象的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义务教育普及率等。主观指标也称感觉指标,是指反映人们的感觉、愿望、态度、评价等主观状况的指标,客观指标是反映社情的指标,主观指标是反映民意的指标。

(2)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指标,非经济指标,是指反映经济领域之外的社会生活状况的指标。

(3)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描述性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实际情况的指标,描述性指标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指标反映社会发展某些方面利弊得失的指标,如人口城镇化率、人均财政收入等。它通常是在某种理论指导下,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现象相比较或计算来说明某些社会问题

(4)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肯定指标也称正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进步、发展等社会现象的指标,否定指标也称逆指标或问题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落后、倒退等社会问题的指标,中性指标,是指反映与社会进步、落后、前进、倒退没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现象的指标,如国土面积、人口数、人口的民族构成等。

(5)投入指标、活动量指标和产出指标。投入指标,是指反映投入社会过程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指标。活动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过程的工作量、活动频率、承担次数等状况的指标。产出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过程结果的指标。一般的说,产出指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往往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具体反映。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主要取决于该指标反映的社会现象在某一特定社会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基本特点

编辑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

1.具体性或可感知性。社会指标不能是抽象的、一般的概念,而必须是具体的或可直接被感知的项目。例如,“人口”、“产值”、

“人均收入”、“每万人口犯罪人数”等反映客观社会现象的指标,

都是非常具体的项目。“职业满意度”、“社会安全感”等反映主观

社会现象的指标,虽不十分具体,但却是可直接被感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小康生活水平”等概念就不同了,它们既不具体,又无法直接被感知,因而它们就不能成为社会指标,而只能用一组社会指标来说明。

2.计量性或可量度性。社会指标不能是数量不清、界限不明的概念,而必须是可以计量的可用数字、符号进行量度的项目。例如,“人口”、“产值”、“人均收入”、“每万人口犯罪人数”等指标,就是可直接计量的项目。“职业满意度”,则可以用(1)很满意;(2)基本满意;(3)无所谓;(4)不满意;(5)很不满意等数字或符号来量度。

3.重要性或代表性。社会指标不能是次要的、说明不了问题的概念,而必须是对反映社会现象具有关键意义的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例如,对于反映人口素质的状况来说,平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经费、每万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比重、每万人口中医生比重等项目,就具有关键意义或代表性,而人口数量的少,人口密度的大小,以及身高、体重等则是次要的、不足以说明人口素质的项目。

4.时间性。社会指标不能是没有时间界限的概念,而必须是有明确时间规定的项目。例如,“人口总数”这一指标,就必须明确是年初数、年中数还是年末数,因为这三个时点的人数是不一样的。又如,“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就应明确是那一个年度或那一个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至于“职业满意度”、“社会安全感”等反映主观社会现象的指标,一般都应明确规定是调查时的情况,因为这些主观社会现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调查就会失真,甚至完全无法进行。

功能

编辑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

(1)反映功能。它是社会指标最基本的功能。社会指标对社会现象的反映总是以一定研究假设为指导的,而且有较强的选择性和浓缩性,即选择那些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侧面来反映社会现象,力求把复杂的社会现象浓缩在有限的社会指标内。

(2)监测功能。它是反映功能的延伸,是动态的反映功能。监测功能有两类:一是对社会运行情况的监测。二是对社会政策、社会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测。

(3)比较功能。当用社会来衡量两个或两个以上认识对象的时候就具有了比较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比较:另一类是纵向比较,即对不同时期同一认识对象的比较。

(4)评价功能。它是反映功能、监测功能、比较功能的深化和发展。反映功能、监测功能、比较功能只是社会指标的基础功能,只有评价功能才是社会指标的核功能。

(5)预测功能。它是在评价的基础上,对社会现象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先测算。预测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预测,即对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现象的预测;二是社会问题预测,即对阻碍社会发展现象的预测。

(6)计划功能。它是预测功能的延伸。计划功能可分为两类:一是发展的计划;二是防止或克服社会的计划。

指导意义

编辑

社会指标是测量社会现象特征的有力工具,它能提供一个对整个社会状况的客观描述,有助于说明社会问题、预测社会趋势。社会指标既是对社会过程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某种概括和总结,也为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一定的指南和依据。

上一篇 生活水平

下一篇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