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编辑

心理学术语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注意(attention)是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等就是指“注意”的意思。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总是在感知着、记忆着、思考着、想象着或体验着什么。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很多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而要获得对事物的清晰、深刻和完整的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注意

外文名:attention

学科:认知心理学

概念

编辑

基本介绍

注意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属于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是一种导致局部刺激的意识平提高的知觉的选择性的集中。例如侧耳倾听某人的说话,而忽略房间内其他人的交谈;或者在驾驶汽车时接听手机。

注意是心理学中研究最热门的题目之一。 在与人类意识有关的许多认知过程(决策、记忆、情绪等)中,注意被认为是最具体的,由于它与知觉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样,它也是其他认知的入门。

但是必须明确,注意是伴随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但不属于心理过程。

注意和意识

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与意识相比,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

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人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其意识状态分别处在不同的水平上。

总之,在注意条件下,意识与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特定的对象,从而使意识内容或对象清晰明确,意识过程紧张有序,并使个体的行为活动受到意识的控制,而进入注意的具体过程则可能是无意识的,即有时包含了无意识过程。

功能

编辑

选择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保持功能

外界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通过注意才能得以保持,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很快消失。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一项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调节功能

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

监督功能

注意在调节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使得注意向规定方向集中。

选择性模型

编辑

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模型是英国心理学家布卢德革特提出的。他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的,但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是有限的,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致负担过重。

衰减模型

该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提出的,认为注意之外的信息传递通道没有被关闭,而是衰减。

生理机制

编辑

注意从其产生方式上说是一种定向反射。20世纪巴甫洛夫让其助手训练狗形成了对声音的食物性条件反射,他本人也去参观指导。巴甫洛夫发现,每当他出现时,实验动物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明显地受到抑制。巴甫洛夫分析认为,他在场成为一种新异刺激(陌生人),实验动物对这种新异刺激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反射,并抑制了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把这种特殊的反射称为定向反射。因此,所谓定向反射是指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将感官朝向刺激物,试图探明它是什么的反射。按照巴甫洛夫的话说,“每一分钟落在我们身上的各种新的刺激帆就在我们本身引起相应的运动,以便我们更好地、更完全地去审视这些刺激物。我们注视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倾听发出来的声音,用力地嗅着接触到的气味。而且,如果这新的物体是靠近我们的话,还想去抚摸它。总之,就是力图用各种相应的外部感官去把握和占有各种新的事物。定向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巴甫洛夫把注意称为定向反肘。指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将感官朝向刺激物。定向反射一开始带有非条件反射性质,当环境中有新异刺激物出现时,有机体不由自主地去意它,这就是定向反射初期的具体表现。在这种非条件定向反射的基础上,以后又进一步发展了条件性的定向反射,如人类有意识地观察、探索活动等。这种条件性的定向反射主要受人们的需要、动机和活动目的所支配。

外部表现

编辑

人在注意某个对象时,常常伴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主要有:

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的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表现为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它具有选择的功能,也就是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注意还具有保持的功能,即感觉记忆的材料必须经过注意才能进入短时记忆,如果不加注意,它就会很快消失。此外,注意还有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种类

编辑

一、根据注意的功能分类

根据注意的功能,注意可分为:

(一)选择性注意

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二)持续性注意

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三)分配性注意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物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二、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状态。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培养间接兴趣;

合理的组织活动;

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无意后注意通常是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例如在刚开始做一件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但是在对工作发生了兴趣以后,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了,而这种注意仍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

三、根据注意的外显性和内隐性分类

注意可以区分为外显性注意与内隐性注意。外显性注意是指直接把感觉器官转向外界刺激来源的动作,而内隐性注意是对几个可能的感觉刺激中的一个产生知觉集中的行为。内隐性注意被认为是一个对感觉全景的特定部分的信号进行增强的神经过程。

特征

编辑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环境或同一活动上的注意持续时间。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二是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即一瞬间意识能把握的事物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能否较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上;注意的转移,即注意能否根据需要较快地从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注意的分配,即能否同时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事物上。

注意障碍

编辑

注意障碍是指注意过程中发生的心理障碍。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均需要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时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注意障碍有:

注意减弱

患者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至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

注意狭窄

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研究历史

编辑

1850年代到1920年代

詹姆士时代只有一种研究注意的方法:内省法。在注意研究方面的成就很少, 尽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Walter Benjamin和Max NOrDAu都认为这是智力研究的主要领域。例如,这一时期一个主要的争论是是否可能同时注意2个事物(注意的分配)。一些人觉得他们做不到,另一些人说他们可以。没有实验,解决这个争论是不可能的。

1920年代到1950年代

注意的领域仍相对不活跃。这时心理学的主流是行为主义。

1950年代至今

在1950年代,心理学家恢复了对注意的兴趣,当时随着所谓认知革命的到来,主流的认识论从实证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认知革命承认,像注意这样的无法进行观测的认知过程,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合理目标。

在1990年代,神经科学家开始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来推想大脑是如何完成注意的任务。由于这些昂贵的设备只能在医院中找到,心理学家寻求与神经科医师进行合作。选择性注意的大脑成像研究的先驱是心理学家Michael Posner(以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著称)和神经学者Marcus Raichle。他们的研究很快激起了整个神经科学界的兴趣。在此之前,他们还只是关注猴脑的研究。随着这些技术创新的发展,神经科学家对这类结合了认知心理学和大脑成像的新技术的研究日益感到兴趣。虽然认知心理学家很早就使用脑电图的技术来研究选择性注意的大脑机制,但是新技术测量大脑局部活动的能力,恢复了大批研究者的兴趣。

最近的研究

编辑

注意仍然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许多詹姆士时代的重要争论仍然没有解决。例如,尽管大多数科学家接受注意可以分配,尚未能掌握有力的证据。直至现在,仍没有被广泛接受的较上述詹姆士的定义更为具体的定义。由于缺少进展,使得外界许多人揣测,注意其实是泛指许多没有共同机理的单独的过程。

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包括寻找引起注意的讯号来源、这些信号对于感觉神经元调节的影响,以及注意跟其他认知过程,如工作记忆的关系。

注意力训练

编辑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

所以说,注意力对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时,应该怎么办呢?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个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1.培养兴趣

有了这种兴趣,你们就会给自己设置很多训练的科目,训练的方式,训练的手段。你们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完全有可能通过一个暑期的自我训练,发现自己和书上所赞扬的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样,有了令人称赞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同学们在休息和玩耍中可以散漫自在,一旦开始做一件事情,如何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是一个才能。就像一个军事家迅速集中自己的兵力,在一个点上歼灭敌人,这是军事天才。我们知道,在军事上,要集中自己的兵力而不被敌人觉察,要战胜各种空间、地理、时间的困难,要战胜军队的疲劳状态,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各种集中兵力的具体手段。同学们集中自己的精力,注意力,也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这些都值得探讨,是很有兴趣的事情。

2.培养自信

千万不要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良暗示。有的家长从小就这样说孩子: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有的同学自己可能也这样认为。不要这样认为,因为这种状态可以改变。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只要你有这个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具备迅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能够掌握专心这样一种方法,你就能具备这种素质。我们都是正常人、健康人,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受干扰,排除干扰,我们肯定可以做到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希望同学们对自己实行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发生一个飞跃。

3.排除干扰

要在排除干扰中训练排除干扰的能力。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给自己立下这样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同学们一定知道,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非常沉静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在指挥中心判断战略战术的选择和取向。生死的危险就悬在头上,可是还要能够排除这种威胁对你的干扰,来判断军事上如何部署。这种抗拒环境干扰的能力,需要训练。

4.放松自己的心灵

在这里要排除的不是环境的干扰,而是内心的干扰。环境可能很安静,在课堂上,周围的同学都坐得很好,但是,自己内心可能有一种骚动,有一种干扰自己的情绪活动,有一种与这个学习不相关的兴奋。对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要善于将它们放下来,予以排除。这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将自己的身体坐端正,将身体放松下来,将整个面部表情放松下来,也就是将内心各种情绪的干扰随同这个身体的放松都放到一边。常常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

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始终注意力集中呢?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呢?除了有没有学习的目标、兴趣和自信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善于不善于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有的时候并不是周围的同学在骚扰你,而是你自己心头有各种各样浮光掠影的东西。要去除它们,这个能力是要训练的。如果你就是想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乃至到了三十岁还要靠父母养活,或者你就是想混世一生,那你可以不训练这个。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做一个自己也很满意的现代人,就要具备这种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5.劳逸结合

千万不要这样学习:我这一天就是复习功课,然后,从早晨开始就好像在复习功课,书一直在手边,但是效率很低,同时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十二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休息也没有休息好,玩也没玩好,学习也没有什么成效。或者,你一大早到公园念外语,坐了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散散漫漫,说念也念了,说不念也跟没念差不多,没有记住多少东西。这叫学习和休息、劳和逸的节奏不分明。正确的态度是要分明。那就是我从现在开始,集中一小时的精力,比如背诵80个英语单词,看我能不能背诵下来。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尝试着一定把这些单词记下来。学习完了,再休息,再玩耍。当需要再次进入学习的时候,又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这叫张弛有道。一定要训练这个能力。永远不要熬时间,永远不要折磨自己。一定要善于在短时间内一下把注意力集中,高效率地学习。要这样训练自己:安静的时候,像一棵树;行动的时候,像闪电雷霆;休息的时候,流水一样散漫;学习的时候,却像军事上实施进攻一样集中优势兵力。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己越来越具备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6.空间清静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当你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你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你的视野中,只有你现在要学习的科目。这种空间上的处理,是你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

所以,作为训练自己注意力的最初阶段,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清除书桌上全部无关的东西。然后,使自己迅速进入主题。如果你能够做到一分钟之内没有杂念,进入主题,你就了不起。如果你半分钟就能进入主题,就更了不起。如果你一坐在那里,十秒、五秒,当下就进入,那就是天才,那就是效率。有的人说,自己复习功课用了四个小时,其实那四个小时大多数在散漫中、低效率中度过,没有用。反之,你开始学习,一坐在那里,与此无关的全部内容置之脑外,这就是高效率。

7.清理大脑

收拾书桌是为了用视野中的清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么,你同时也可以清理自己的大脑。你经常收拾书桌,慢慢就会有一个形象的类比,觉得自己的大脑也像一个书桌一样。

大脑是一个屏幕,那里面也堆放着很多东西,一上来,将在自己心头此时此刻浮光掠影活动的各种无关的情绪、思绪和信息收掉,在大脑中就留下你现在要进行的科目,就像收拾你的桌子一样。

这样的训练要从今天开始就要做,它并不困难。当你将思想中的所有杂念都去除的时候,一瞬间你就进入了专一的主题,你的大脑就充分调动起来,你才有才智,你才有发明,你才有创造,你才有观察的能力、记忆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如果不是这样,你坐在那里,十分钟之内脑袋瓜里还是车水马龙,还是风马牛不相及,还是天南海北,那么这十分钟是被浪费掉的。再有十分钟,不是车水马龙了,但依然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又十分钟过去了。到最后学习开始了,难免三心二意,效率很低。这种状态我们以后不能再要了,要善于迅速进入自己专心的主题。

8.对感官的全部训练

我们讲了清理自己的书桌,其实更广义说,我们可以进行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的类似训练。同学们可以训练自己在视觉中一个时间内盯视一个目标,而不被其他的图像所转移。你们可以训练在一段时间内虽然有万千种声音,但是你们集中聆听一种声音。你们也可以在整个世界中只感觉太阳的存在或者只感觉月亮的存在,或者只感觉周围空气的温度。这种感觉上的专心训练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有用的技术手段。

9.不在难点上停留

同学们都会意识到,我们理解的事物、有兴趣的事物,当我们去探究它、观察它时,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比如说我喜欢数学,数学课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为我理解,又比较有兴趣。反之,因为我不太喜欢化学,缺乏兴趣,对老师讲的课又缺乏足够的理解,就有可能注意力分散。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策。正的对策是,我们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利用自己的兴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对那些自己还缺乏理解、缺乏兴趣的事物,当我们必须研究它、学习它时,这就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训练了。

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出现任何不理解的环节,你不要在这个环节上停留。这一点不懂,没关系,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课。你在研究一个事物的时候,这个问题你不太理解,不要紧,你接着往下研究。你读一本书的时候,这个点不太理解,你做了努力还不太理解,没关系,放下来,接着往下阅读。千万不要被前几页的难点挡住,对整本书望而止步。实际上,在你往下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后边大部分内容你都能理解。前边这几页你所谓不理解的东西,你慢慢也会理解。

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

影响因素

编辑

客观刺激物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心理状态

1、人对事物的兴趣、需要和态度。

2、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3、已有的知识经验。

上一篇 反应

下一篇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