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 编辑

乳杆菌目细菌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肺炎链球菌1881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 Pasteur)及G. M. Sternberg分别在法国美国患者痰液中分离出。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有毒株体外化学成分荚膜。5%~10%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携带此菌。有毒株是引起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菌。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肺炎链球菌

别名:炎球菌

拉丁学名:Streptococcuspneumoniae

界:细菌

门:厚壁菌门

纲:芽孢杆菌

目:乳杆菌目

科:链球菌科

属:链球菌属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

生物学性状

编辑

形态与染色

肺炎链球菌 荚膜染色肺炎链球菌 荚膜染色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约1μm。常呈双排列。有毒株在体内形成荚膜。普通染色时荚膜不着色,表现为菌体周围透明环,无鞭毛,不形成芽胞。菌体衰老时,或由于自溶( autolysin)的产生将细菌裂解后,可呈现革兰染色阴性。

培养特性

或兼性厌氧。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小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培养初期菌落隆起昰穹隆形,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菌产生的自溶酶裂解细菌使菌落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成“脐状”。肺炎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α溶血环。培养基中加入5%~10%CO2可促进细菌的生长。奥普托欣(Optochin)可抑制肺炎链球菌生长。

生化反应

大多数新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可发酵菊糖,故菊糖发酵试验在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抗原构造与分型

荚膜多糖抗原存在于肺炎链球菌荚膜中。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将肺炎链球菌分为84个血清型,其中1~3型致病强,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

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56℃15~30分钟即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有荚膜株抗干燥力较强。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敏感。

致病性

编辑

在化脓性球菌中,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力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肺炎链球菌极少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肺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肺炎球菌溶血素及荚膜。荚膜具有抗原性,是肺炎链球菌分型的依据。此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膜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致病物质

1.荚膜(capsule) 是肺炎链球菌主要的致病因素。无荚膜的变异株无毒力感染实验动物,如鼠、兔等,很快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并繁殖

2.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neumolysin) 高浓度时对实验动物有致死性。对人的致病机理尚待确定。

3.紫癜形成因子(purpura—producing principls) 注人家兔皮内,可产生紫癜及出血点并伴有内脏出血。紫癜形成因子与人类肺炎链球菌感染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所致疾病

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部分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携带有毒力的肺炎链球菌。由此可见呼吸道黏膜对肺炎链球菌存在很强的自然抵抗力。当出现某种降低这种抵抗能的因素时,肺炎链球菌可引起感染。①呼吸道功能异常:病毒及其他感染性因子损伤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某些异常因素(如过敏)导致黏液的过度分泌,使侵入的病原菌受到保护;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阻塞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纤毛功能损伤。②酒精及药物中毒:酒精及某些药物中毒可抑制吞噬细胞的活性咳嗽反射,有利于病原菌的吸人。③循环系统功能异常及任何原因导致的肺充血功能衰竭。④其他:营养缺陷、体质虚弱、贫血、血清补体平低下等。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常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寒战、胸膜剧烈疼痛、咳锈色痰。10%。20%的患者可于高热期伴发菌血症。其病理表现主要是最初肺泡内有大纤维蛋白渗出液,继之是红细胞白细胞向肺泡内渗出,最终导致病变部位组织实变。病变通常仅累及单个肺叶,故称为大叶性肺炎。如果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阻止肺实变发生

肺炎链球菌也可侵入机体其他部位,引起继发性胸膜炎中耳炎、乳突炎、心内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等。

免疫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机体可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同型病菌的再次感染少见。

患者发病后5。6天,体内可形成荚膜多糖型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与荚膜结合后,肺炎链球菌易被机体吞噬细胞吞噬杀灭。补体在清除病原菌过程中发挥调理作用,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后,可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功能。

传播方式

编辑

本病主要为散发,可借助飞沫传播,冬季与初春多见,常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并行。患者多为原来健康的青壮年或老年与婴幼儿,男性较多见。吸烟者、痴呆者、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病患者及免疫抑制者等易感染。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同型菌二次感染少见。

抗原构造

编辑

荚膜多糖抗原

存在于肺炎链球菌荚膜中。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将肺炎球菌分为91个血清型

菌体抗原

⑴C多糖: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细胞壁中,具有种特异性,为各型菌株所共有。C多糖可被血清中C-反应蛋白沉淀。在钙离子存在时,C多糖可与正常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β球蛋白结合,发生沉淀。

⑵M蛋白:具有型特异性。M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无保护作用。

抗原变异

编辑

肺炎链球菌可能发生的变异有荚膜变异:即从有荚膜有毒力的光滑(S)型菌变异为失去荚膜毒力减低或消失的粗糙(R)型。

检查及诊断

编辑

实验室检查

1.标本采集

包括痰、脓液血液脑脊液等标本。

2.细菌学检查

痰直接涂片作革兰染色及荚膜染色镜检,如有革兰阳性、带荚膜的双球菌或链球菌,可做出初步病原诊断。痰培养24-48小时可确定病原体。10%-20%患者合并菌血症,应做血培养,血培养检出肺炎链球菌有确诊价值。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荧光标记抗体检测可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

3.分离培养

常采用羊血平板,有助于其溶血特征的识别和进一步鉴定,而且初代分离应置5%~10%CO2的环境下培养。在血平板上,肺炎链球菌的菌落直径0.5~1.5mm,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有些菌株可表现为粘液状)扁平,周围环绕着草绿色溶血环。培养或放置24h以上的培养物还会由于肺炎链球菌的自溶作用而致菌落中央塌陷而边缘隆起,而呈脐窝状。

4.鉴定试验

奥普托欣(Optochin)试验奥普托欣(Optochin)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本试验的原理基于胆盐能够通过活化肺炎链球菌的自溶酶而溶解肺炎链球菌,但不能溶解草绿色链球菌。常用的方法包括快速平板法和标准试管法。前者取一接种环2%去氧胆酸溶液加于血平板待鉴定菌的菌落上,置35℃孵育15~30min,菌落溶解消失为阳性。而后者则是在1ml待鉴定菌18~24h培养液中加入2滴10%去氧胆酸钠溶液,35℃孵育5-10min后鉴定菌管由混浊变为透明者为阳性。

② 奥普托欣(Optochin)试验:用以与其他草绿色链球菌相鉴别。用接种环将单个待鉴定菌落均匀涂于血平板上,用含量为5μg的optochin纸片贴于接种区中央,35℃需氧培养过夜,抑菌圈 >18mm的为阳性。本菌为阳性。

5.小鼠毒力试验

若用有毒力的菌株接种小鼠,接种后12-36h,小鼠死亡。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多>80%,并有核左移,细胞内可见中毒颗粒。年老体弱、酗酒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仅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胸部X线检查

呈多样性,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可呈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在病变区可见多发性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坠消散期,因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而呈现“假空洞”征。一般起病3-4周后才完全消散。

诊断要点

根据寒战、高热、胸痛、咳铁锈色痰、疱疹等典型症状与肺实变体征,结合胸部Ⅹ线检查,容易做出初步诊断。病原菌检测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鉴定方式

编辑

1.荚膜肿胀试验(capsule swelling test) 亦称为QuellunG试验。新鲜的标本悬液与等量不稀释的肺炎球菌分型诊断血清混合后,覆以盖玻片油镜下观察。标本中肺炎球菌若与同型免疫血清相遇,荚膜将显著增大。

2.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test) 将可疑肺炎球菌与已知标准分型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若细菌凝集成堆,为同型肺炎球菌。

细菌防治

编辑

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醉酒等诱发因素。对于老弱体衰和免疫功能减退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切除者,可注射肺炎免疫疫苗。

病人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对肺炎等疾病的治疗较为有效。

由于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早期治疗通常患者可很快恢复。青霉素G为首选治疗药物。但已发现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对万古霉素依然敏感。

安全防护

编辑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肺炎链球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杀菌。

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