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浊 编辑
中文名:痰浊
类型:中医学术语
痰浊,若从现代科学、特别是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的角度分析,痰浊的本质是什么?亦即产生痰浊、发生痰病的现代机制如何?除精神病外,痰浊对身体免疫、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等有何关系?
1、免疫与痰浊的关系
人体的免疫机能反应异常,都可在体内形成为害人体的痰浊,故免疫和“痰”密切相关,“痰”在免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一,在人体免疫活性细胞及其活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可从免疫细胞的结构、机能、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杀灭靶细胞等具体活动中,形成痰浊,而进一步引发其他相关性疾病。故必须在免疫系统的生理活动中,看到痰浊形成的因素,从而协调发挥其正常的机能活动,防止酿成痰浊的条件形成。其二,在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活动异常中可能形成痰浊。前者,最典型的表现在细胞吞噬方面,后者,在特异性细胞兔疫中,最能说明痰浊生成的是肿瘤免疫;在特异性的体液免疫中,最能说明与痰浊有关的是 IgE 球蛋白。还有学者指出,免疫复合物,因其大小、性质、浓度的改变;或因机体的清除功能不佳,沉着于某些器官组织,则引起新的病变,如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2、细胞与痰浊的关系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形成的。细胞的生命活动,也同样是通过固定的生化反应实现的。活细胞中含有水、蛋白、脂质、糖和盐,还有能催化反应的酶。细胞任何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则其本身就会成为痰浊。任何生命活动中不正常主化反应的代谢产物、合成的物质都可能与中医的痰浊有关。细胞表面的结构和功能,几乎在所有的细胞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细胞表面的各种受体、酶的活性及通透性正常与否,是区别该细胞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甚至是否完全变成痰浊的重要标志。细胞表面结构,特别是质膜,在痰浊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质膜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运输、代谢调控、细胞识别及细胞膜受体方面。此外,细胞液的状态与功能如何,以及线粒体的作用、内膜系统及溶酶体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等,均关系到痰浊的发生。另外,细胞的自然衰老,也可使细胞功能减退,而逐步形成痰浊。总之,痰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又可视为一种致病因素,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机体的各个脏腑,经络。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它既与外界保持着协调一致的联系,又在内部“自成一统”,以其独特的结构、形态机能等,来完成生命所必须的物体代谢、发育、繁殖分裂、运动、联络、遗传和进化等基本生命活动。这些生命活动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内外因素的影响,违背了这个规律都可能在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中形成痰浊。
3、血液流变学异常与痰浊的关系
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其特性的不稳定、成分的变化,影响其速度、流向、方式、程度和性质的改变,可能与“津液不循常道便成痰浊”有关。血小板的聚集性、粘附性和释放功能呈病理性改变时,就必然影响血液的正常流态;红细胞压积过高,聚集性增强,变形能力低下,造成血粘度增加,使血液运行失常。由于血粘度增加,微循环亦发生障碍,甚至出现微血栓,这是痰浊在血液流变中形成的结果。另外,当代的医疗实践,使许多医家注意到痰浊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实际上无论是高脂血症中的哪一型,一则直接增加血浆粘度,使脂质沉于血管壁上而生成痰浊;二则可直接作用于血管中的轴流成分,导致微小血栓的形成,而致痰瘀互结。
4、微量元素与痰浊的关系
微量元素是人体酶的活性中心,并形成载体,将体内的常量元素运送至全身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参与维生素、激素的合成,以及核酸的代谢。微量元素不足和过多,均容易使机体产生痰浊。因许多微量元素是酶的激活剂或直接参与其代谢,这些元素的不足,常常促使酶的活性下降、功能失常及一些载体的功能障碍,而致阴阳平衡失调。阳虚则气血运行无力,阴虚则煎熬津液,而致津液失去常道成痰。如:与缺碘有关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铁性贫血,以及被认为与钡过多有关的大骨节病等,都属此类。总之,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多,有害微量元素的不断积累,都与痰浊的发生相关。
5、淀粉样蛋白与痰浊
淀粉样蛋白的来源是降解后的免疫球蛋白( Ig ),当这种代谢产物在组织中沉着时,病理学上会出现一些嗜伊红性的玻璃样元定形的细胞外物质,称为淀粉样变性。从其形成原因、存在状态和临床表现看,淀粉样变性颇似中医“痰”或“痰湿”证。淀粉样变性,既可原发,也可继发于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原发性多见于中年或中年以上的病人,它是随着年龄的老化而代谢产物堆积的结果,从这一意义上说,是继发于衰老。继发者,多见于慢性感染、慢性渍疡性病变、慢性骨髓炎、慢性脓肿、慢性肾盂:牙炎。在长期而连续的慢性抗原刺激下,机体细胞免疫低下而体液免疫亢进。过多的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必然导致多量的 1g 的代谢产物,这是形成淀粉样蛋白的物质来源。淀粉样蛋白在于细胞外组织间隙中,多见于心肌、舌、胃肠和小血管壁的中层。这种物质一旦形成,即脱离生命状态,而成为“异物”,干扰正常的细胞功能,阻滞细胞间的信息传导。这和中医所说的痰阻经络之中,妨碍气血运行的理论不谋而合:淀粉样变性存在于心肌、胃肠道和舌等组织时,可见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不良、巨舌症等,临床常表现出“脾气虚”的症状。一些慢性脓疡、慢性炎症,常常以“温阳化痰法”(诸如阳和汤等)取效,即是一例。
6、异常糖类、糖复合物与痰浊的关系
有些学者认为中医所谓痰,即是较稠浊粘腻乃至胶凝的,多余地产生、累赘地存在的有害物质。其本质主要有五部分:
① 异常的糖类物质:包括异常的单糖及其衍生物、寡糖、多糖)和糖复合物;
② 过多、异常沉积的脂蛋白等脂类物质——但血浆脂蛋白也含有糖而实质上是糖脂蛋白,其实亦属糖复合物;
③ 结核病之干酪样变物质——可能部分亦属脂蛋白类;
④ 一些异常增殖的细胞、组织——也是具较多的异常糖类、糖复合物或与之有关的物质;
⑤ 其他。
这几个部分中,当以异常的糖类和糖复合物为首要。在不少疾病过程中产生和起作用的痰,不同程度地亦为异常糖蛋白,如慢性支气管炎症、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粥样硬化、卵巢囊肿及其他各种囊肿,某些肿瘤(特别是粘液瘤)、粘液性水肿、带下症、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等。另外推测癫痫,特别是神经分裂症(如吐或泻下之痰浊、顽痰)等病,似乎是因异常糖复方合物产生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脑的代谢及功能。 与此学说有关,邹世洁在脾虚证本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脾虚——痰湿—— 粘液”关系的假说。认为吸收、消化、生殖道的粘液腺(包括混合液)、粘液细胞粘液分泌功能的异常,是脾虚有形痰湿证的病理实质之一;粘液分泌功能的异常,导致粘液功能(如保护粘膜)的异常,成为脾气虚证的重要发生机理。上述关系的假说,从粘液的物理特性看,符合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的性质。粘液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有粘液细胞型、细胞外衣型、细胞外问质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粘液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而其病理性改变不仅导致其作用异常,更反映了其相关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及其它指标如酶、血型物质的变化。这一假说可概括机体不同部位病变的共同病理变化,符合这些病变的脾气虚异病同证的诊断。
脂代谢与痰浊的关系
血脂(即血浆脂质)本是人体正常生命物质之一,当血脂浓度超过高限时便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实际可视为痰证,而血浆脂质即是“微观之痰”。高脂血症主要是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含量增高,这些物质的来源主要是动物油脂和卵黄。所以多进荤食、卵黄之类,是造成此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医则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易是痰浊。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高,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也将增高,而中医学则认为年老气衰,气血津液运行迟缓,津液凝聚为痰。亦即“痰之化元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景岳全书》)高脂血症早期可无症状,有些人只表现为形体肥胖,但实际上已发生内在病变,如血液粘度增大,血行迟缓,动脉壁因脂质沉着而变性,到后期则影响心、脑等出现一系列病变。综上所述,痰浊的本质,总体说来是指那些在人体生理过程或病理变化过程中,应当排出体外,而未排出,从而在体内堆积起来的代谢产物或病理产物;以及虽属正常范畴、但过量蓄积的物质,痰属有形的客观存在,当勿容置疑,但之所以有“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说法,主要是基于感官认知能力的限制。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探讨并揭示某些“微观之痰”的本质,并不是不可能的。
生活习惯与痰浊的关系
人体痰浊的产生跟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我们的纳食方式,有的人吃饭比较快而有的人相对来说慢,胃消化食物所需的时间就好像我们一天干活所需的时间,如果我们一天八小时的活用三、四个小时把它干完试问出来的效果如何质量是否保证,胃也是如此。我们快速的吃东西,势必会生产出人体不能被利用的东西,这东西便是痰浊。
建立痰证的辨证标准,是深入研究痰证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证以后痰证研究结果具备科学性、实用性的必要条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方永奇等,曾对痰证作过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对痰证的血液循环特征,及其与人体衰老的关系,与血瘀的关系,作过观察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医痰证理论及其致病特点,对多个系统疾病痰证进行了多指标同步观察,并应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痰证的计量化和规范化。研究过程中,将 566 例患者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经卡方检验,将有意义的症状体征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痰证宏观辨证的方程式。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
Ⅰ.资料与方法: 566 例患者为该院内科住院病人及心血管专家门诊病人。其中,冠心病 154 例,中风 48 例,糖尿病 68 例,慢性肾病 47 例,类风湿 12 例,慢性肺气肿 49 例,肺心病 9 例,慢性胃炎 69 例,心律失常 39 例,有高血压者 247 例,有动脉硬化症者 295 例,有高脂血症者 379 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确诊。男性 306 例,女性 260 例,年龄叨~ 84 岁,平均 53 . 5 岁,标准差 11 . 2 岁。痰病初步辨证标准,参考“冠心病中医分型试行标准”及《中医诊断学、( 1984 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对痰证的传统辨证方法,将上述病例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即凡具备咯痰、胸闷、恶心、舌苔腻或脉滑者,辨为痰证,其余病例为非痰证。研究方法依中医辨证理论及其致病特点,设计了包含有 58 项症状体征的观察表,经研究确定调查方法和项目,由专人负责观察病人和填写登记表。脉象中滑脉的判断参考脉图仪的检查结果。其判断标准为:脉图呈双峰波,主波高陡而狭,升支和降支斜率较大;重搏前波不显现;降中狭低;重搏波较明显。将所有病例资料输入 486 微机进行卡方检验,再将有意义的指标进行逐步判别分析。
Ⅱ结果:
a.566 例中,痰证 298 例,非痰证 268 例,痰证病人略多于非痰证病人;痰证组中男性 181 例,女性 117 例;非痰证组中男性 125 例,女性 143 例。两组性别比例有显著性差异, P ( 0 . 001 。可见痰证多见于男性。痰证组年龄( 55 . 3(10 . 5 岁 ) 大于非痰证组年龄( 51.4(11 . 6 岁 ) , p ( 0 . 01 )
b .将痰证组病人的症状、体征频数与非痰证组比较,观察到胸闷等 38 项指标在两组问有显著差别。提示这些指标的出现与否,可能对痰证和非痰证具有鉴别诊断意义,除去舌淡、舌淡红、苔白、脉细弱(因这 4 项在非痰证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痰证组),其余 34 项指标可能是痰证区别于非痰证的一组较有意义的症状和体征。
C. 痰证宏观辨证的判别函数: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上述有意义的 34 项指标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 10 个指标,得出判别函数式。经检验,此判别函数,敏感度为 0.923 ,特异度为 0.929 ,准确度为 0.926 。
可见,此判别函数具有满意的判别效果。依据痰证宏观辨证的判别方程式,方永奇等拟定了如下痰证宏观辨证标准:主要条件:
①咯痰,
②喉中痰鸣,
③舌苔腻,
④脉滑;
次要条件:
①嗜睡,
②胸腹痞闷,
③肥胖,
④口干不饮,
⑤恶心呕吐,
⑥口眼歪斜。
辨证标准:符合下列任何 1 项时,即可辨为痰证(从宏观辨证判别式计算得出):
①具备主要条件 2 项;
②舌苔腻加次要条件 1 项;
③咯痰加次要条件 2 项;
④喉中痰鸣或脉滑加次要条件 3 项;
⑤具备次要条件 4 项。
方永奇氏等认为,证候是机体对内外致病因素作用的综合反应,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等的有机组合,因此,研究“证”的本质及其诊断等,必须采用多指标同步观察,并进行多元分析,才能揭示其内在联系,探索各指标对证候的量的关系,促进中医辨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此项研究,应用逐步判别分析,从有意义的指标中进一步筛选出的上述指标,是痰证最精确和相关性最大的指标。由于逐步判别法具有使信息的平均损失最少的特点。因而这些指标也最具有代表性。本标准主要适应于内科病,而其他各科疾病的辨证适应性如何 , 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广义痰病临床诊断标准研究
在临床实践观察基础上,不少医家提出了有关痰证的宏观辨证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朱曾柏 教授,他经多年临床研究提出的“中医广义痰病诊断标准”。其中包括体症特点和症状特点两方面。
1 .体怔特点
1)久病不衰,病证自发自丸年龄多在中年以上。
2)眼神滞涩不流利,面色晦暗,或眼眶 周围晦暗,其形如肿。
3)皮肤油垢明显,手心、足心以及前阴、腋下等处,常泌液渗津,或面色光亮如涂油。
4)形体日趋肥胖,或肌肉松软,掌厚指短,手足作胀。
5)厌油腻厚味,喜素 食、热食、淡食,或焦香干燥食物,也有时觉焦香异气扑鼻。
6)单食腥荤肥腻食物后,即感额凉冷、便稀、或有恶寒、胃中泛恶之感。
7)时时惊悸,神志恍惚;或时而抑郁不快,言苦恼事殊多,言出泪下;或时而亢奋多动,言多而显“雀跃”。
8)舌体较正常人略显弛纵、胖大。
9)舌苔白腻或黄腻,或黄白相兼,牢覆于舌根部,常年不化,或时消时显。
10)舌面津津滑润,时时唾吐痰涎、水液,而难以自控(排除蛔虫症),特别(在安静环境(没有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和心情抑郁不乐时尤其难以控制。
11)嗜睡和困吨。
12)出汗。
13)口渴饮水多,并有越喝越想喝之感。
14)气候、季节变化,可引起体征明显或加重。
2 、症状特点
2)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有水声漉漉,或口粘,口腻,口干不欲饮水。
3)咽喉中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时消时现。
4)噎隔,呕吐痰涎。
5)平时胸部痞塞憋气,或心前区有压榨样闷痛,遇阴雨、寒冷季节上症加重。
6)易惊悸,失眠难寐,或昏厥、抽搐,或精神失常,但精神神经科检查无异常,亦无阴虚阳亢诸症可凭。
7)低热身困,或自觉身热不扬,体温并不明显升高。
8)肢体某一局部发热,或发凉(或背部凉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痛痒,或肢体某些局部粗细、感觉不一样,但神经科,骨外科,皮肤科等检查均没有发现病变和阳性体征。
9)溃疡、糜烂,滋水渗律或渗流粘稠痰液,久不收口,也有局部皮肤增厚起屑而不流水渗津。
10)胸闷憋气,背部作胀,喜叹气、捶打,阴雨闷天或天气寒暖交替时,症状尤为明显。
11)肿块、结节,或结于皮下,或凝聚于腹内,也可发生在其他组织器官之中,皮肤表面无变化,或微有冷凉感,或肤色晦暗。
12)口中碎痛,时好时发。
13)胁下痞满肿大、闷痛。
15)脉象可见滑、弦、沉、迟。热痰内盛,多见弦、滑;顽痰痼疾凝结于里,则现沉、迟之候。朱曾柏教授认为,上述体征、症状方面的特点,是痰病、痰证以及某些“夹痰”之证经常出现的一种主要病态。由于患者所处地区、方域不同,工作性质以及年龄、性别、禀赋、嗜好等等不同,各有不同。
因此,务必把体征和症状方面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等情况结合起来辨证。此外,对于痰病各种证候的症状和体征,诸多医家也有不少总结和论述,揭示了痰犯于头,痰迷于心,痰停脾胃,痰滞于肝,痰遏于肠,痰阻胞宫,痰阻咽喉,痰阻经络,痰凝肌膀,痰留皮肤等病变的特点,对痰病的临床诊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出血等不同疾病,但均属中医学“中风”的范畴。
中风病危险因素及预防的医籍整理与研究,杨宝琴氏等的报告提示,肥胖、饮食不节、情志、劳逸失常是中风病主要危险因素,此外也与自然条件、宿疾有关。
人体肥胖易患中风病,其原因是肥胖之人多气虚痰湿,气虚影响血液运行,同时体内有痰湿也能造成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使气血功能失调而导致中风病。
饮食不节也是引发中风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嗜食肥甘及过量饮酒影响最大。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过食膏粱厚味,酿痰蕴热,热甚生风,故而引起中风,正所谓“仆击、偏枯,”少”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明·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则明确提出有中风先兆的人,应“急屏:除一切膏粱厚味,鹅、肉、面、酒,肥甘生痰动人之物”。平素过食肥甘厚味,过量饮酒,不仅可”以损伤脾胃,聚湿生痰,内生痰热而导致人体阴阳气血失调,且饱食酗酒,又能生热化火,助阳动风,是引发中风病最常见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