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 编辑

顽固性颅脑内疾病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颅脑内疾病。该病约占囊虫病的80%以上。是由于口服了猪肉绦虫虫卵发育成囊尾蚴,经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肠系膜静脉,再经体循环而到达脑膜、脑实质以及脑室内。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蛛网膜型及脊髓型。患此病后脑组织及大脑中枢损伤严重,头疼、浑身无、肢体运动障碍,最严重的是继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Cerebralcysticercosis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发群体:青壮年

常见病因: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

常见症状脑组织及大脑中枢损伤严重,头疼、浑身无力、肢体运动障碍,最严重的是继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

传染性:有

传播途径:经口食入而传播

病因

编辑

囊尾蚴引起脑病变的发病机理主要有:①囊尾蚴对周围脑组织的迫和破坏;②作为异种蛋白引起的脑组织变态反应炎症;③囊尾蚴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

囊尾蚴侵入脑后各期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早期可见活的囊尾蚴,囊的大小不等,最小的约2mm,一般5-8mm,头节如小米大小,灰白色,囊内有透明液体。囊的周围脑组织有炎性反应,为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距囊稍远处可有血管增生、肿和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后期囊壁增厚,虫体死亡液化,囊液混浊,囊周呈慢性炎性改变,囊液吸收后,囊变小或为脑胶质组织所取代而形成纤维结节或化。脑室内的囊尾蚴可引起局部脉络膜炎,颅底的囊虫可引起蛛网膜炎

临床表现

编辑

脑囊虫病多见于青壮年。可分为以下四型:

1.脑实质型

临床表现与包囊的位置有关。皮质的包囊引起全身性和部分性痫性发作,可突然或缓慢出现偏瘫感觉缺失、偏盲和失语;小脑的包囊引起共济失调;血管受损后可引发卒中,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病理反射阳性。极少数患者包囊的数目很多,并分布于额叶颞叶部位发生精神症状和智能障碍。罕见的情况是,在感染初期发生急性弥漫性脑炎,引起意识障碍直至昏迷。

2.蛛网膜型

脑膜的包囊破裂或死亡可引起脑膜刺激症状交通性脑积水脑膜炎等表现;包囊在基底池内转化为葡萄状后不断扩大,引起阻塞性脑积水;脊髓蛛网膜受累出现蛛网膜炎和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

3.脑室型

在第三和第四脑室内的包囊可阻断循环,导致阻塞性脑积水。包囊可在脑室腔内移动,并产生一种球状活瓣(ball-valve)作用,可突然阻塞第四脑室正中孔,导致颅内压突然急骤增高,引起眩晕呕吐、意识障碍和跌倒,甚至死亡,即布龙征(Brun sign)发作,少数患者可在没有任何前驱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4.脊髓型

非常罕见,可在颈胸段出现硬膜外的损害。

检查

编辑

癫痫发作或/和多灶、多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伴有便绦虫节片史,或皮下结节并经活检证实为囊虫,以及脑脊液的血清学阳性,均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囊虫结节的病理学诊断与头颅CT磁共振的典型囊虫影像,为确诊依据。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有:

1.脑脊液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还可见蛋白及其他白细胞增加等。

2.免疫学检查

脑脊液的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囊虫抗体的ELISA等检测较有意义。

3.头颅CT

可见脑实质、脑室内低密度囊虫影或高密度的囊虫钙化影。

4.磁共振

T1加权成像时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区,T2加权成像时则为高信号区。

诊断

编辑

1.有便绦虫史和食米猪肉史。

2.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活检及病理证实为囊性结节。

4.囊虫免疫学检查阳性。

5.脑脊液压力增高,嗜酸性白细胞数增多。

6.头颅CT及MRI扫描符合囊虫改变。

7.脑电图有异常。

治疗

编辑

1.药物治疗

(1)吡喹酮 系一种广谱的抗蠕虫药物,对囊虫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服药后囊虫可出现肿胀、变性及坏死,导致囊虫周围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还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脑水肿,脑脊液压力与细胞数增高,严重者甚至发生颅内压增高危象。

(2)丙咪唑 亦系广谱抗蠕虫药物。常见的毒副反应皮肤瘙痒荨麻疹头昏发热、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

(3)甲苯咪唑 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腹痛腹泻皮肤瘙痒头痛等。

为了减免抗囊虫治疗过程中在体内大死亡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在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后应及时用甘露醇脱水药物治疗,还应酌情并用类固醇激素等。如发生严重颅内增高,除及时停用抗囊虫药物及脱水、抗过敏处理外,还可应用颞肌下减压术,以防止颅内压增高危象。

2.手术治疗

确诊为脑室型者应手术治疗。其次,对颅内压持续增高,神经体征及CT证实病灶甚局限的患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3.驱绦虫治疗

对肠道仍有绦虫寄生者,为防止自身再次感染,应行驱绦虫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灭绦灵(氯硝柳胺),嚼碎后一次吞服,服药后3~4小时应予泻药一次以排出节片及虫卵。

预防

编辑

囊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不吃生菜、生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误食虫卵。另外,猪肉最好在零下12至13摄氏度的温度中冷冻12小时后食用,这样可以把囊尾蚴全部杀死。如果一旦发病要入院治疗。

上一篇 神经肌肉接头

下一篇 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