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吊兰 编辑
石吊兰,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兰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风除湿,化痰止咳,祛痰通经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咳嗽痰多,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全草。
味苦、辛,性平。
归肝、肺经。
祛风除湿,化痰止咳,祛痰通经。
用于风湿痹痛,咳嗽痰多,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1、治腰痛、四肢痛:石吊兰、杜仲各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风寒咳嗽:石吊兰15g,前胡6g,生姜3片。煎服。(《安徽中草药》)
3、治热咳:岩豇豆(石吊兰),青鱼胆草,岩白菜各15g。水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4、治肺脓疡:石吊兰30g,天花粉、野豇豆根各15g,七叶一枝花9g。米泔水煎服。(《浙南本草新编》)
5、治跌打损伤:石吊兰15g。水煎,兑酒服。外用,捣烂敷伤处。(《湖南药物志》)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外洗。
孕妇忌用。
采集加工
8-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成中段,干燥,筛去灰屑。
石吊兰又名:石吊苣苔、紫背金盘、吊石苣苔、石吊兰、千锤打、白棒头、接骨生、瓜子菜、岩泽兰、岩罗汉、石豇豆、竹勿刺、地枇杷、石杨梅、岩头三七、石三七。小灌木。茎长7-3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无毛或上部疏被短毛。叶3枚轮生,有时对生或斗枚轮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革质,形状变化大,线形、线状倒披针形、狭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少有为狭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5-5.8厘米,宽0.4-1.5(-2)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钝、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或上部有少数牙齿或小齿,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中脉上面下陷,侧脉每侧3-5条,不明显;叶柄长1-4(-9)毫米,上面常被短伏毛。花序有1-2(-5)花;花序梗纤细,长0.4-2.6(-4)厘米,无毛;苞片披针状线形,长1-2毫米,疏被短毛或近无毛;花梗长3-10毫米,无毛。花萼长3-4(-5)毫米,5裂达或近基部,无毛或疏被短伏毛;裂片狭三角形或线状三角形。花冠白色带淡紫色条纹或淡紫色,长3.5-4.8厘米,无毛;筒细漏斗状,长2.5-3.5厘米,口部直径1.2-1.5厘米;上唇长约4毫米,2浅裂,下唇长10毫米,3裂。雄蕊无毛,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3-15毫米处,狭线形,长约12毫米,花药直径约1.2毫米,药隔背面突起长约0.8毫米;退化雄蕊3,无毛,中央的长约1毫米,侧生的狭线形,长约5毫米,弧状弯曲。花盘杯状,高2.5-4毫米,有尖齿。雌蕊长2-3.4厘米,无毛。蒴果线形,长5.5-9厘米,宽2-3毫米,无毛。种子纺锤形,长0.6-1毫米,毛长1.2-1.5毫米。花期7-10月。
生于海拔300-2000m的丘陵、山地林中或阴处石岩上或树上。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药材性状
茎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2-5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粗皱纹,节略膨大,节间长短不一,有叶痕及不定根,质脆易折,断面不整齐,黄绿色。叶轮生或对生,多已胶落,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圆形至条形,长12-15mm,宽3-16mm,先端钝尖,叶上半部有疏锯齿,边缘反卷,厚革质;叶面草绿色,叶背黄绿色,主脉下陷,北面凸起。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
茎、叶混合的段状。茎圆柱形,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节膨大,常可见不定根;切面黄绿色或黄棕色,中心有空隙。叶多卷缩,边缘上部有齿,常反卷,两面灰绿色至灰棕色,主脉下面凸出。气微,味苦。
1.抗炎作用。
2、抗结核作用。
3、降压作用。
4、对心脏的作用,能使心脏复博并恢复至用药前频率。
5、药代动力学,石吊兰素静脉注射后5min以肝脏、血浆含量最高,淋巴、肺、心、脑、肾、脾次之。在体内代谢旺盛,可经尿、粪和胆汁排泄,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
治疗淋巴结核。
《草本便方》:“消痰,追毒,化食,养阴血。治风湿气肿,头闷眼花,诸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