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良姜 编辑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茎干较细,上面有绒毛,呈椭圆形,深绿色;叶子较小,呈多边形,绿色,表面有绒毛;花朵较小,呈伞形,淡黄色或者白色;果实呈球形,红色至紫红色;种子较小,黑褐色,表皮较硬;花期4-9月;果期5-11月。《本草纲目》载,高良姜也称蛮姜,子名红豆蔻。陶隐居说此姜始出高良郡,因此得名。
高良姜原产于中国,现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和云南有栽培,多生长于阳光充足的丘陵、缓坡、荒山坡、草丛、林缘及稀林中。高良姜喜高温,不耐寒,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区种植较好,在排水良好的地方均能生长。高良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一般选择播种繁殖为宜。
《本草从新》中记载,高良姜具有暖胃散寒、消食醒酒的功效;据化学分析,高良姜含挥发油、高良姜素等物质,有镇痛作用。高良姜之花,串串艳丽,碧叶如扇,株丛繁盛,盆栽还可促其矮化,可供厅堂、走廊和阳台等处陈列观赏。
《本草纲目》载,高良姜也称蛮姜,子名红豆蔻。陶隐居说此姜始出高良郡,因此得名。
高良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一般选择播种繁殖为宜。
播种
采种及种子处理:高良姜的种子7-10月份陆续成熟, 当果皮由绿色变为黄色或黄绿色(成热的果实晒干后果皮呈浅橘红色)时,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分批采收。每亩播种育苗需鲜果10千克左右。将采回的鲜果剥去果皮,混入等量的细砂揉搓至种子与果瓤分开、种皮呈灰白色有轻微损伤但种胚完好,以增加种皮的通透性利于种子发芽出苗。用清水漂除细砂和果,捞出种子,晾干(种子不宜曝晒)备用。高良姜的种子不宜长久贮放,混干砂或晒干后放置4个月,发芽率降低50%,半年则丧失发芽力;用湿砂保存种子9个月之内发芽率能保持在90%以上,超过9个月则几儿乎完全无发芽能力。生产上最好采用随采随播的办法,若要保存种子,可用湿砂贮藏。播种方法:育苗地选择在排灌方便、向阳背风、肥沃的砂质壤土上,以高15厘米,宽1.2-1.5米起畦,每亩施2000-2500千克腐熟农家肥与畦面表土混匀作基肥,打碎大团的土块,保持畦面平整。播种期7-10月下旬均可,但最好为7-9月上旬。由于种子不宜久留,所以必须分批进行播种。播种时在畦面按8-10厘米横向开沟,深约2厘米,宽6厘米,将经上述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略高于畦面,晴天淋水、盖草。
根茎
根茎繁殖是在秋末冬初,采挖高良姜时进行。选择粗壮、幼嫩、无病虫害的根茎,剪成14-20厘米长,带有2-3节的小段作为种栽。但在生产上不主张采用根茎繁殖方法。
移栽定植:高良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最好选择在排水良好,土偏酸,疏松向阳的缓坡地或砂质地起畦,也可以间种于果树之中,充分利用土地。按株行距(25-30)厘米×(25-30)厘米开穴,每亩施3000-5000千克腐农家肥或土杂肥于穴内作基肥。于清明前后移栽定植,每穴2苗,覆土压实后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移栽后1个月淋施1次稀薄人粪尿或2%的尿素,经常除草,7月份封行后施1次复合肥,每亩30千克。秋末结合清园培土每亩施5000千克土杂肥。移栽后第二年清明前后每亩施500千克稀薄人粪尿,或雨天撒施尿素10千克,以利于植株生长。6-7月结合中耕每亩以50千克过磷酸钙与农家肥3000-5000千克混均施用或雨天撒施一次复合肥,每亩50千克。
采收加工:高良姜移栽后秋末冬初采挖,选择晴天挖出根茎,割除地上茎,洗净泥土,除去鳞皮,切净须根,将根茎剪成5-10厘米长的小段晒干即可出售。
病害:主要为烂根病,在多雨季节或积水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发病的植株须根首先变黑死亡,蔓及根茎呈水浸状,最后倒致全株死亡。发现病株,可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淋根,并拔除死亡的植株,并加强排水,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虫害:主要为钻心虫和卷叶虫,一般在春末至秋初发生较多。可用90%的敌百虫800倍液或40%的乐果1000倍液喷洒,并结合人工捕杀加以防治。
观赏
高良姜之花,串串艳丽,碧叶如扇,株丛繁盛,盆栽还可促其矮化,可供厅堂、走廊和阳台等处陈列观赏。
药用
《本草从新》中记载,高良姜具有暖胃散寒、消食醒酒的功效;据化学分析,高良姜含挥发油、高良姜素等物质,有镇痛作用。
【药用部位】 以干燥根茎入药。
高良姜
【药理作用】 抗菌,延迟血栓形成时间,抑制凝血,镇痛。有毒。
【主治用法】 脘腹冷痛,呕吐,噫气。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
治心脾痛:高良姜细锉,微炒,杵末。米饮调下一钱匕。
治胃寒,饮食不化及呕吐翻胃:高良姜、陈皮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饮下一丸。
治脾胃俱虚,胀满哕逆:高良姜、木香各捣罗为末,每服高良姜末一钱,木香末半钱。水一盏,同煎至七分,放温和渣徐呷,服不计时,勿用铁器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