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叶参 编辑
四叶参是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植株全体光滑无毛,稀茎叶疏生柔毛;茎基近圆锥状或圆柱状,根常肥大呈纺锤状;茎缠绕,常有多数短细分枝;叶在主茎上的互生,披针形或菱状窄卵形,菱状卵形、窄卵形或椭圆形;花单生或对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9厘米,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萼筒半球状;蒴果下部半球状;种子多数卵圆形;花果期7-8月。生于茎上的叶小而互生,生于侧枝上的叶多近于四片轮生,故称“四叶参”。
四叶参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各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等地均有栽培。喜生于海拔较高的山坡、灌木丛下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
四叶参根入药,可治疗病后体虚、乳腺炎、乳汁不足、肺脓肿、疮疖肿痛、白带及毒虫咬伤。根及幼苗可炒食、蘸酱、制罐头等。藤茎柔软,花径大,色泽艳丽,花期长,可用于墙垣、棚架及篱笆的垂直绿化。
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2m以上,全株含有乳白色的液汁和特殊的臭味。根粗壮肥大,圆锥形或纺锤形,有少数须根。茎细长,多分枝,无毛,带紫色。茎生叶互生,细小,着生在短侧枝顶端的叶常4片簇生,菱状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大小多变,长3-8cm,宽1.5-4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的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夏季开黄绿色花,花多单生,偶成对生于侧枝顶端,具短梗;萼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5-2cm,宽5-8mm,绿色;花冠宽钟形,径为2cm,5裂,裂片先端反卷,外表黄绿色,内有紫褐色斑点和网状纹理;雄蕊5,花丝粗短;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3裂。蒴果扁圆锥形,有宿萼。种子有膜质翅。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野沟凹潮湿处、竹林及灌木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中南各地。
四叶参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各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等地均有栽培。 喜生于海拔较高的山坡、灌木丛下潮湿肥沃的土地上。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
观赏
藤茎柔软,花径大,色泽艳丽,花期长,可用于墙垣、棚架及篱笆的垂直绿化。
食用
根及幼苗可炒食、蘸酱、制罐头等。
药用
四叶参根入药,可治疗病后体虚、乳腺炎、乳汁不足、肺脓肿、疮疖肿痛、白带及毒虫咬伤。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归脾、肺经。
功效
益气养阴,解毒消肿,排脓,通乳。
主治
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肺痈,乳痈,肠痈,产后乳少,白带,疮疖肿毒,喉蛾,瘰疬,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
治乳痈疮疡:四叶参、金银花、蒲公英各15g,冬瓜仁、薏苡仁各9g,水煎服。(《中草药识别与应用》)
治乳腺癌:四叶参30g,枸橘15g,蒲公英、络石藤各12g,土贝母、夜明砂、当归、制香附各9g,山慈菇6g,水煎服,每日1剂。(《中草药识别与应用》)
15-60g;鲜品45-12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外感初起,无汗者慎用。反藜芦。
炮制
采集加工
野生品秋季白露挖采;栽培品于播种第二年秋季采收,除去须根和根头,洗净,切段,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性状鉴别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类圆形厚片,大小不一。周边黄白色或黄褐色,粗糙不平,有的呈瘤状突起,具环状横纹。切面类白色或浅黄色,多裂隙。质轻泡。气微,味微甘。
药理作用
降血压作用。
对血液系统作用: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但使白细胞数明显降低。
抑菌作用。
附注
朝鲜族用其根晒干作解毒剂。
辽宁、吉林东部山区及大兴安岭漠河一带以本品作党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