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榧子 编辑
榧子是红豆杉科榧属植物榧的种子。榧子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形的种脐,另端稍尖;种皮质硬;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内胚乳黄白色;花期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这果子和海盗颇有渊源,古人便将这果子的名字用一个“木”字和一个“匪”拼凑而成,由此得名“榧子”。
榧子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及贵州等省。榧子生于向阳凉爽的山坡、旷地、路旁,榧子对土壤气候等条件的要求特别苛刻,需要温和、凉爽、多雾的气候和肥沃的土质,且在一定的海拔高度才适宜榧子生长。榧子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繁殖方法主要为播种、扦插、压条、分根等。
据《本草经疏》:“榧实,味甘无毒,然尝其味,多带微涩,详其用,应是有苦,气应微寒。五痔三虫,皆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则大肠清宁而二证愈矣”可知榧子无毒,且有杀虫消积,润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痔疮等症,榧子味甘涩,性热,可与其他食物一起吃,榧子主要含脂肪油(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多糖、挥发油、鞣质等,具有杀虫的作用。
拉丁学名:Torreyagrandis'Merrillii'
别名:细榧、羊角榧、香榧、榧树、玉榧、野杉、柀子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杉纲
目:红豆杉目
科:红豆杉科
属:榧树属
种:榧树
族:榧树族
组:榧树组
亚种:香榧
分布区域: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地。
外文名:SemenTopreyae
中文学名:榧子
拼音:FěiZǐ
治寸白虫:榧子日食七颗,满七日。
真品榧子:外观呈卵圆形,长 2~4 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一端钝圆,有一椭圆形的疤痕,色较淡,在其两侧各有一个小突起,另一端梢尖;外壳质硬脆,破开后内面红棕色,有麻纹,种仁卵圆形,皱而坚实,表面有灰棕色皱缩的薄膜,仁黄白色,富含油性;闻之气微粗香,口尝味微甜,嚼的越久,味道越甘美。伪品三尖杉子(粗杉):外观呈纺锤形,长 2~2.5 厘米,个头比正品小,表面棕红色,具纵向条纹;外壳质硬但不脆,除去后内种仁表面灰棕色,两侧各具一条明显的边棱,有红棕色或类白色的鳞毛;闻之气微无香味,口尝味微苦。临床报道,榧子有较好的杀虫作用,每日吃炒榧子 90 克,治疗钩虫病、丝虫病效果显著,如配合使君子、蒜瓣煎服,则疗效更佳。而粗榧科三尖杉树的干燥种子不具备上述功效,且按《本经》还记载,粗榧的种子有毒,故不可代替榧子使用,入药要仔细辨别,慎之又慎,以防误用中毒。
名典鉴别
1、梁·《名医别录》:“榧实生永昌。彼子生永昌山谷。”
2、陶弘景曰:“彼子亦名罴(音匹)子,从来无用者,古今诸医不复识之。榧实东阳诸郡。”
3、唐,苏恭曰:“其叶似杉,木如柏如微软,子名榧子,宜人果部。又注榧实云:其木大连抱,高数仞,其叶似杉,其木如柏,其理似松。”
4、陈藏器曰:“棑华即榧子之华也……榧树似杉,子如长槟榔,食之肥美。”
5、宋·寇宗奭曰:“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粗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也。”
6、汪颖曰:“榧有一种粗榧,其木与榧相似,但理粗色赤耳。其子稍肥大,仅圆不尖。”
7、李时珍曰:“榧生深山中,人呼为野杉。……木有牝牡,牡者华而牝者实。冬月开黄圆花,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如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有壳薄,黄白色。其仁可生啖,亦可焙收。以小而心实者为佳,一树不下数小斛。”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为10余列石细胞,外方1-2列呈栅状排列,细胸类长方形,长椭圆形,长100-200μm,宽约35μm,壁厚15-20μm,胞腔狭缝状;向内则细胞渐呈等径性,直径40-110μm,壁厚约15μm,胞腔较大,壁孔明显;内外石细胞均可见清晰的孔沟和层纹。外胚乳与内种皮完全分离,为数列棕色薄壁细胞,有时可见念珠状的细胞壁,外方不整齐,常破裂而呈圆腔状;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壁较厚,富油滴,并含少量淀粒。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取该品粉末5g,以氯仿10ml回流15min,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供点样用。同时以亚油酸氯仿液为对照液。点样于同一硅胶H-1%CMC薄板上,用苯-乙酸乙酯(8:2)展开,喷以0.1%α-亚硝基-β-萘酚浓硫酸试剂后,加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