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 编辑

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马兜铃细辛属的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叶片呈阔形至倒卵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芽苞呈叶心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睫毛;花暗紫色,花被呈管钟状或圆筒状;花柱离生,柱头卵状,侧生;浆果,细小,成熟时黑褐色;花期4~5月。

杜衡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南部、湖北及四川东部。喜温暖、湿润及半阴,不耐寒冷和干燥。盆载时宜用疏松、排好的土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近危(NT)。人工繁殖常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的方法。

据《土宿本草》记载,“杜细辛,叶圆如马蹄,紫背者良,江南、荆湖、川陕、闽广俱有之。取自然汁,可伏、砒,制汞。”杜衡全草可入药,有疏风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之效,可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跌打损伤、齿痛、痛、蛇咬伤症。可内服或外敷。全草具芳香油,具驱虫效果,常用来代替樟脑丸。《楚辞》中《九歌 湘夫人》云:“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杜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杜衡

拉丁学名:AsarumforbesiiMaxim.

别名:蘅、马辛、南细辛、马蹄香、马蹄细辛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

纲:木兰纲

目:胡椒目

科:马兜铃科

属:细辛属

命名者及年代:Maxim.,1887

植物学史

编辑

《楚辞》中《九歌 湘夫人》云:“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杜衡。

形态特征

编辑

杜衡,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直径1-2毫米。叶片阔心形至肾心形,长和宽各为3-8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两侧裂片长1-3厘米,宽1.5-3.5厘米,叶面深绿色,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及其近边缘有短毛,叶背浅绿色;叶柄长3-15厘米;芽苞叶肾心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各约1厘米,边缘有睫毛。

杜衡的图片

花暗紫色,花梗长1-2厘米;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长1-1.5厘米,直径8-10毫米,部不缢缩,喉孔直径4-6毫米,膜环极窄,宽不足1毫米,内壁具明显格状网眼,花被裂片直立,卵形,长有5-7毫米,宽和长近相等,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顶端有2浅裂,柱头卵状,侧生。浆果,细小,成熟时黑褐色。 花期4-5月。

产地生境

编辑

杜衡原产于中国,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南部、湖北及四川东部。 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林下沟边阴湿地。

生长习性

编辑

喜温暖、湿润及半阴,不耐寒冷和干燥。盆载时宜用疏松、排水好的土壤。

杜衡

繁殖方法

编辑

人工繁殖常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的方法。

组培材料:幼嫩顶芽或侧芽。

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⑴芽增殖培养基:MS+6-BA5.0毫克/升。NAA0.1毫克/升+GA5.0毫克/升:⑵状苗培养基:MS+6-BA2.0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⑶生根培养基:1/2MS+NAA0.5毫克/升以上培养基中蔗浓度⑴和⑵为3.0%,⑶为2.0%;琼脂7.0毫克/升,pH5.4-5.6培养温度为(25±2)℃,连续光照12小时/天,光照度2000勒克斯。

生长分化

无菌材料的获得:剪取带腋芽的茎段或顶芽,用毛刷蘸少许洗衣粉将其表面刷洗干净。再用自来水漂洗3-5次,置超净工作台上,于无菌条件下先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氯化汞浸泡12分种,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3-5分种,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将带有l-2个节的茎段接种到培养基⑴中,培养20-30天后,在节间长出丛生芽。

快速增殖:将获得的无菌从生芽切开(1丛2-4个芽),转接入培养基⑴中继代培养,经过30-40天,可长出10个以上的l从生芽。反复分切丛生芽,在培养基⑴中进行增殖培养,可以获得大的丛生芽。

壮苗:将增殖的丛生芽接入到培养基⑵,丛生芽可逐渐长大,30天时可转入生根培养。

杜衡杜衡

保护现状

编辑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近危(NT)。

上一篇 壁虎

下一篇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