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 编辑

中药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青黛,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作用,在古代亦常用于印染布匹、画眉等。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等地。性味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效。其主要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等。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靛花、青蛤粉、青缸花、蓝露、淀花、靛沫花

中文学名:青黛

界:植物界

分布区域:福建、云南、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四川等

采收时间:夏、秋季

1-3g

毒性:无毒

相关记载:《药性论》

入药部位

编辑

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性味

编辑

咸,寒。

归经

编辑

经。

功效

编辑

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主治

编辑

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痹,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

编辑

1-3g,宜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编辑

《本草从新》:中寒者勿使。

炮制方法

编辑

1.青黛:拣去杂质,过罗。

2.飞青黛:筛去杂质,置乳钵内,加适量清,混和研细,复注入清水,轻轻搅动,使细粉悬浮,倾入另一容器中,待沉淀后,倒去清水,然后将沉淀之粉末,倾倒于铺上白纸的筛内,晒干,研细。

生理特性

编辑

1.马蓝,年生草本,高30-1750px。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分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柄长1-100px;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375px,宽4-200px;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长1-35px,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4.5-137.5px,5裂近相等,长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条,带条上具两条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为稍狭的匙形,长1.5-50px。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生于山地、林缘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

2.蓼蓝,一年生草本,高50-2000px。茎圆柱形,分枝或不分枝,无毛,具明显的节。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淡褐色,先端截形,边缘长睫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200px,宽1.5-137.5px,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有缘毛,干后两面均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紧密;苞片钟形,近革质,有睫毛;花小,红色,花被5裂,裂片倒卵形,淡红色;雄蕊6-8;雌蕊1,花柱不伸出,柱头3叉。瘦果椭圆状三棱形或两凸形,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8-10月。野生于旷野或水沟边。多为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

3.菘蓝,二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绿色,顶部多分枝,植株光滑无毛,带白粉霜。基生叶莲座状,长圆形至宽倒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5-4 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或稍具波状齿,具柄;基生叶蓝绿色,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4厘米,基部叶耳不明显或为圆形。萼片宽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2.5毫米;花瓣黄白,宽楔形,长3-4毫米,顶端近平截,具短爪。短角果近长圆形,扁平,无毛,边缘有翅;果梗细长,微下 垂。种子长圆形,长3-3.5毫米,淡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喜温暖怕水涝。

产地

编辑

1.马蓝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蓼蓝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山东等地。现东北至广东均有野生或少有种植。

3.菘蓝主产于新疆、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

相关论述

编辑

1.《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

2.《本草拾遗》:“解毒。小儿丹热,和水服之。”

3.《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厥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4.《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膈上痰水,驱时疫头痛,敛伤寒赤斑,水调服之。”

5.《本草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

6.《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瘛、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寒疝。”

7.《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

8.《要药分剂》:“除热解毒,兼能凉血。”

9.《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10.《开宝本草》:“青黛,从波斯国来,及太原并庐陵、南康等染淀,亦堪敷热恶肿、蛇虺螫毒。染瓮上池沫紫碧色者,用之同青黛功。”

11.《本草衍义》:“青黛,乃蓝为之。有一妇人患脐下腹上,下连二阴,遍满生湿疮,状如马瓜疮,他处并无,热痒而痛,大小便涩,出黄汁,食亦减,身面微肿,医作恶疮治,用鳗鱼松脂黄丹之类。药涂上,疮愈热,痛愈甚。治不对,故如此。问之,此人嗜酒,贪啖,喜鱼蟹发风等物。急令用温水洗,拭去膏药。寻以马齿苋四两,烂研细;入青黛一两,再研匀,涂疮上,即时热减,痛痒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分散客热,每涂药,得一时久,药已干燥,又再涂新湿药。凡如此二日,减三分之一,五日减三分之二,自此二十日愈。既愈而问曰:此疮何缘至此?曰:中、下焦蓄风热,毒气若不出,当作肠痈内痔。仍常须禁酒及发风物。然不能禁酒,后果然患内痔。”

上一篇 成胶质细胞

下一篇 饴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