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虫 编辑

昆虫纲动物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虻虫双翅目虻科昆虫,又称牛虻、牛子、牛蝇。体黄绿色;复眼大型,无细毛,中部有1条细窄的黑色横带;被有白色并杂有黑色的短毛;中胸背板、侧板、腹板灰黄色,被有黄色短毛并杂有黑色和黄灰色长毛;翅透明无斑,平衡棒黄色;腹部被有稠密的黄色或黄灰色短毛,有时夹杂有黑色短毛;腹面灰色。雄虻较雌虻体型小。成虫寿命20天至2个月。

虻虫分布于中国广西、四川、浙江、江苏、山西地。栖息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在白昼活动。雌虻吸食牛、马、驴等家畜血液;雄虻只吸食植物的汁液。繁殖极强,夏秋两季可繁殖5—6代,产卵盛期6—8月,第一代有卵300—500粒。

中医认为,虻虫味苦,微寒,有小毒;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消癥的能,用于血滞经闭,癥瘕,蓄血症,扑损瘀痛的治疗。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虻虫

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绿头钻、牛苍蝇、瞎虻虫、瞎蚂蜂、瞎蠓、牛魔蚊、牛蝇子、瞎眼蠓、白斑虻、灰虻。

拉丁学名:Tabanus

界:动物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科:虻科

分布区域:中国各地

汉语拼音:mengchong

英文名:Gadfly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abanusmanDArinusSchiner2.AtylotusbivittateinusTakahasi

归经

形态特征

编辑

虻虫虻虫

虻虫,又称蜚虻,牛虻,牛蚊子,是一类中大型的吸血昆虫, 一般为黄色或灰色,体表光滑,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大多呈半球形起透明有的带黑色班点,虻虫分布广乏,遍及全国各地,以内蒙古地区居多,主要刮吸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血液,有的也叮人,可传播人畜多种疾病,长期以来,人们只将其视为畜害,而忽略了其显著的药用价值。虻虫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蜚虻, 在《本草衍义》中记为“虻今人多用之,大如蜜蜂,腹凹扁,微黄绿色”, 《图经本草》中记载与之相似,牛虻作为一种中药材,有逐瘀,破积通经的功效,主治瘕、 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等症。另外,虻虫(雌)干制后, 也是跌行损伤的特效药,在与陈皮等中药联用,治疗主绞痛也有显著疗效。

近几年来,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 虻虫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青睐,野生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1996年,虻虫(干品)为40元/公斤,而98 年则暴涨为300~400元/公斤,而且许多大的药材市场如哈尔滨、吉林、河北均价高货缺,因此,业内人士预测,虻虫货源紧缺状况在 3~5 年内难以扭转,故人工养殖虻正稍然兴起,且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种虻来源

虻虫虻虫

一般初养者以捕捉野生虻为主, 虻的活动季节依地区及种类的不同而异。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为4~10月份,北方地区为5~8月份。但以6~8月份最多,成虻(雌)吸血,喜在强烈阳光下, 以中午为最活跃,雄虻不吸血,以吸取植物的汁液生活,生活在草丛及树林中,捕捉时, 用事先做好的扣网到草场上的牛马群中进行捕捉(雌), 雄虻可到牛马群附近的草丛及树林中捕捉,之后收集, 虻的雌雄可通过复眼来签别:雄虻的复眼为接眼式,即两眼在中缘相接触,雌虻为高眼式,两眼间有明显的距离。

养殖所需设备

1.扣网:捕捉种虻使用,可用粗细适宜的丝绕成一直径大约为20 厘米的圈,将一纱窗(网)一端缝合作成桶状固定于铁圈上, 用竹杆或小木棍做网柄即可。

2.虻虫笼:为立方形(50×50×50立方厘米) 大小也可根据需要自定,用铁丝或光滑的木品作支柱。外覆纱网,其一侧设操作口。

3.养殖器皿:准备三个小盒,可用塑料盒,铁盒及碗等均可, 最好不用铁制品,分别用米盛装饵料,集卵信息物,, 要求在饮水盒中放一块海绵,把三个小盒置于虻虫笼中。

4.饵料、集卵信息物:①种虻的饵料为全脂奶粉、白、秸水、鱼粉、鱼肠、屠宰下脚料、厨房废弃物等,幼虫的饵料为蚯蚓、甲壳、软体动物及昆虫的幼虫。②集卵信息物;为发酵好的牛、猪、鸡粪及米糠

5.种虻室:面积16~48平方米均可,应设玻璃窗纱窗,双层门, 将种虻笼放在其中,冬季设煤炉或其它设施保温,最好设1~2个红外线灯补热。

6.商品虻育成室:专积根据规模可大可小,一般为16平方米左右,设6 ~8个育蛆池,育蛆池一般深为10~15平方米,内放发酵好的鸡猪粪便,要求其含水在80%以上,另距池壁四周10~15厘米处留出提供化蛹场所。

饲养管理

①种虻的饲养管理;将虻虫置于事先准备好的虻虫笼中, 给以一定光照,种虻的生活温度为15℃~30℃,但以27℃~28℃,湿度65%~70% 产卵最多。

②虻虫的生活史及各阶段管理:虻为全变态昆虫,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卵:雌虻交尾后将卵产在集卵信息物上, 卵呈白色,大小为1-1.2×0.2~0.4毫米,聚成堆,每次产卵800~1200粒。 将卵移至育蛆室内孵化,育蛆室内温度要求在25℃左右,卵经1~2 天转变为褐色或黑色,再经6~8天即可孵出幼虫。幼虫:白色或黄色,圆柱形, 两端呈锥状,体长2~4毫米,幼虫孵出后即钻入育蛆料中寻食, 这时可人为的为其添加一些如蚯蚓,软体动物等,也可向育蛆池中洒入一些白糖、奶粉、动物血液等,供其快速生长,幼虫的生活温度宜在25℃~30 ℃之间。蛹:幼虫需经6~8次蜕化,生活期为5~20天左右。蜕化后的幼虫即爬出育蛆料,到干燥地方化蛹,这时可在育蛆池的边缘洒一薄层干燥米糠、 锯末等物,蛹期为7~20天,此期温度应在20℃以上,以促进其发育。

商品虻的采收

当蛹羽化为幼虫之后即可捕捉,方法不限,但主要保持其完整性, 之后晒干,即可出售。

化学成分

编辑

虻虫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虻虫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发现虻虫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F e 、Z n 、C r 、M n 、M g、S r 等。, 有人认为其抗癌抑癌作用可能与、镁、含量较高有关。虻虫中还含有蛋白质、多肤、胆固醇、多种氨基酸脂肪酸、街类及色素等。有研究表明, 虻虫中的粗蛋白为其溶栓活性成分, 是由等电点及分一子量均不同的几种蛋白质组成。关于粗蛋白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我们正在作共步的实验研究

药理作用

编辑

1. 对血凝一纤溶系统的作用: 虻虫提取液时内毒素( 血栓诱发剂) 所致实验性D IC ( 弥漫性血管凝血) 效果甚微, 但病理组织学可见其对肝出血性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甲、应用优球蛋白( e u gl o b ul in) 溶解时间法对纤溶系统的作用进行探讨, 见其对纤溶系统具有活化作用。体外实验也表明, 虻虫提取液具弱的抗凝血作用, 证实它不是预防血怜的形成, 而是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

2 对大鼠出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虻虫水提物连续给药7 d与对照组比较, 大剂量组及常用量组均能显著地延长大鼠出血时间, 显著地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大剂量组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虻虫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主要是延长出血时间,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性有关。

3.对正常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虻虫水浸液可显著减少家兔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 抑制血小板粘附性, 降低全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 并可降低血球积, 减慢血沉速度, 说明虻虫水浸液具有抑制血液”浓、粘、凝、聚” 的作用。同时, 虻虫粗蛋白提取液也可抑制血凝, 表明粗蛋白组分可能是虻虫活血的成分之一。

4.镇痛和抗炎作用: 对小鼠进行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的实验表明, 虻虫水浸液可以提高小鼠热板反应痛闹值, 降低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 其镇痛机制是否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而达到“ 通则不痛” 的效果, 有待进一步研究。药理实验亦证明其具有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