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电图 编辑
目录
中文名:心电图
外文名:eleCTrocardiogram,ECGEKG
1842年法国科学家Mattencci首先发现了心脏的电活动;1872年Muirhead记录到心脏波动的电信号。1885年荷兰生理学家W.Einthoven首次从体表记录到心电波形,当时是用毛细静电计,1910年改进成弦线电流计。由此开创了体表心电图记录的历史。1924年Einthoven获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今日的心电图机日臻完善。不仅记录清晰、抗干扰能力强、而且便携、并具有自动分析诊断功能。
心肌细胞膜是半透膜,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一定数量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膜内排列相同数量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称为极化状态。静息状态下,由于心脏各部位心肌细胞都处于极化状态,没有电位差,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平直,即为体表心电图的等电位线。心肌细胞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大量阳离子短时间内涌入膜内,使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这个过程称为除极。对整体心脏来说,心肌细胞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顺序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称为除极波,即体表心电图上心房的P波和心室的QRS波。细胞除极完成后,细胞膜又排出大量阳离子,使膜内电位由正变负,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此过程由心外膜向心内膜进行,称为复极。同样心肌细胞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出称为复极波。由于复极过程相对缓慢,复极波较除极波低。心房的复极波低、且埋于心室的除极波中,体表心电图不易辨认。心室的复极波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T波。整个心肌细胞全部复极后,再次恢复极化状态,各部位心肌细胞间没有电位差,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等电位线。
心脏是一个立体的结构,为了反应心脏不同面的电活动,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以记录和反应心脏的电活动。心脏电极的安放部位如下表。在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通常只安放4个肢体导联电极和V1~V66个胸前导联电极,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
体表电极名称及安放位置
电极名称 | 电极位置 |
---|---|
LA | 左上肢 |
RA | 右上肢 |
LL | 左下肢 |
RL | 右下肢 |
V1 | |
V2 | 第4肋间隙胸骨左缘 |
V3 | V2导联和V4导联之间 |
V4 | |
V5 | 第5肋间隙左腋前线上 |
V6 | 第5肋间隙左腋中线上 |
V7 | 第5肋间隙左腋后线上 |
V8 | 第5肋间隙左肩胛下线上 |
V9 | 第5肋间隙左脊柱旁线上 |
V3r | V1导联和V4r导联之间 |
V4r | 第5肋间隙右锁骨中线上 |
V5r | 第5肋间隙右腋前线上 |
两两电极之间或电极与中央电势端之间组成一个个不同的导联,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两个电极之间组成了双极导联,一个导联为正极,一个导联为负极。双极肢体导联包括Ⅰ导联,Ⅱ导联和Ⅲ导联;电极和中央电势端之间构成了单极导联,此时探测电极为正极,中央电势端为负极。avR、avL、avF、V1、V2、V3、V4、V5、和V6导联均为单极导联。由于avR、avL、avF远离心脏,以中央电端为负极时记录的电位差太小,因此负极为除探查电极以外的其他两个肢体导联的电位之和的均值。由于这样记录增加了avR、avL、avF导联的电位,因此这些导联也被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心电图各导联连接示意图
导联名称 | 正极 | 负极 |
---|---|---|
I | LA | RA |
II | LL | RA |
III | LL | LA |
avR | RA | 1/2(LA+LL) |
avL | LA | 1/2(RA+LL) |
avF | LL | 1/2(LA+RA) |
V1 | V1 | 中央电势端 |
V2 | V2 | 中央电势端 |
V3 | V3 | 中央电势端 |
V4 | V4 | 中央电势端 |
V5 | V5 | 中央电势端 |
V6 | V6 | 中央电势端 |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电位投影在矢状面情况。包括Ⅰ、Ⅱ、Ⅲ、avR、avL和avF导联。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电位投影水平面情况包括:V1、V2、V3、V4、V5、V6导联。进一步将这些导联分组,以反应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
分组图示
I高侧壁导联 | avR | V1前间壁导联 | V4前壁导联 | V7正后壁导联 | V3r右室导联 |
II下壁导联 | avL高侧壁导联 | V2前间壁导联 | V5左侧壁导联 | V8正后壁导联 | V4r右室导联 |
III下壁导联 | avF下壁导联 | V3前壁导联 | V6左侧壁导联 | V9正后壁导联 | V5r右室导联 |
中央电势端:也称威尔森中央电端,是通过一个电阻网络将RA,LA,LL电极连接而产生的,代表了身体的平均电压。这个电压接近于极大值(即0)。
心电图记录的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纸上,坐标纸为由1mm宽和1mm高的小格组成。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电压。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1小格=1mm=0.04秒。纵坐标电压1小格=1mm=0.1mv。
3.QRS波群
激动向下经希氏束、左右束枝同步激动左右心室形成QRS波群。QRS波群代表了心室的除极,激动时限小于0.11秒。当出现心脏左右束枝的传导阻滞、心室扩大或肥厚等情况时,QRS波群出现增宽、变形和时限延长。
4.J点
QRS波结束,ST段开始的交点。代表心室肌细胞全部除极完毕。
5.ST段
心室肌全部除极完成,复极尚未开始的一段时间。此时各部位的心室肌都处于除极状态,细胞之间并没有电位差。因此正常情况下ST段应处于等电位线上。当某部位的心肌出现缺血或坏死的表现,心室在除极完毕后仍存在电位差,此时表现为心电图上ST段发生偏移。
6.T波
之后的T波代表了心室的复极。在QRS波主波向上的导联,T波应与QRS主波方向相同。心电图上T波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心肌缺血时可表现为T波低平倒置。T波的高耸可见于高血钾、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期等。
7.U波
某些导联上T波之后可见U波,目前认为与心室的复极有关。
8.QT间期
代表了心室从除极到复极的时间。正常QT间期为0.44秒。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因此引入了矫正的QT间期(QTC)的概念。其中一种计算方法为QTc=QT/√RR。QT间期的延长往往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
心电图波段 | 相应心电活动的意义 |
---|---|
P波 | 心房除极 |
PR间期 | 房室传导时间 |
QRS波群 | 心室除极 |
ST段 | 心室除极完成 |
T波 | 心室复极化 |
U波 | 可能复极化有关 |
QT间期 | 心室除极到完全复极的时间 |
心电轴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目测法、作图法和查表法。下表是应用目测法评估心电轴的方向。心脏是一个立体的结构,由无数心肌细胞组成。心脏在除极与复极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同方向电偶向量。把不同方向的电偶向量综合成一个向量,构成整个心脏的综合心电向量。心脏向量是一个立体的,有额面、矢状面和水平面的分向量。临床上常用的是心室除极过程中投影在额状面上的分向量的方向。帮助判断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
额面电轴采用六轴系统。坐标采用±180°的角度标志,以左侧为0°,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每个导联从中心点被分为正负两半,每个相邻导联间的夹角为30°。如果QRS波额面电轴落在0~+90°为电轴正常;0~-30°为电轴轻度左偏;-30°~-90°为电轴明显左偏;+90°~+180°为电轴右偏;+180°~+270°电轴极度右偏。
心电轴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目测法、作图法和查表法。下表是应用目测法评估心电轴的方向。
心电轴偏移 | Ⅰ | Ⅱ | Ⅲ | 心电轴值范围 |
正常 | + | + | + | 0~+90° |
轻度左偏 | + | + | — | 0~-30° |
明显左偏 | + | — | — | -30°~-90° |
电轴右偏 | — | ± | + | +90°~+180° |
电轴极度右偏 | — | — | — | +180°~+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