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艾 编辑

桔梗目菊科植物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野艾为菊科蒿属的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分枝稍长,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幼茎;茎直立,不分枝或有伞房状花序枝,被白色薄茸毛;叶狭披针形,或下部叶倒卵圆状披针形,边缘平或稍波状反折;头状花序多数,较疏散,总苞钟形或半球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瘦果常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9月;果期9-10月。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南部和东部、陕西中部和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山西南部和东部、湖北西部、安徽南部地,在日本也有分布。其喜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常生长于低或中海拔地区的路旁、林缘、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等处。一般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

野艾叶和全草均可入药,味苦、辛,性温,归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除湿,祛风止痛等效,可用于治疗虚寒性之月经过多,月经不调,风寒湿所致的腰膝冷痛等症。高原上的农人们还在住宅门檐上方交叉悬挂野艾,以驱祭五毒,共禳不祥;野艾燃烧的烟亦用来驱蝇。

基本信息

编辑

拉丁学名:Artemisialavandulifolia

别名:冰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

科:菊科

属:蒿属

亚纲:合瓣花亚纲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春黄菊族

亚属:蒿亚属

分布区域: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

中文学名:野艾

二名法:艾蒿

形态特征

编辑

菊科 蒿属的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根状茎分枝稍长,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幼茎;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单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即枯萎;中部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稀被白色软毛,并密布腺点,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无柄,叶片有时全缘完全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野艾

花序总状,顶生,较疏散,由多数头状花序集合而成,总苞钟形或半球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总苞苞片4~5层,外层较小,卵状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较大,广椭圆形,边缘膜质,密被绵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两性花10余朵;雌花不甚发育,长约1厘米,无明显的花冠;两性花与雌花等长,花冠筒状,红色,顶端5裂;雄蕊5枚,聚药,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细长,顶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

花期6-9月;果期9-10月。瘦果长圆形,常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

生长环境

编辑

野艾野艾

常生长于低或中海拔地区的路旁、林缘、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等处。

分布范围

编辑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安徽等地。在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编辑

其喜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

繁殖方式

编辑

一般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价值

野艾叶和全草 均可入药,味苦、辛,性温,归肝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除湿,祛风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寒性之月经过多,月经不调,风寒湿所致的腰膝冷痛等症。

生活价值

高原上的农人们还在住宅门檐上方交叉悬挂野艾,以驱祭五毒,共禳不祥; 野艾燃烧的烟亦用来驱蚊蝇。

上一篇 猪肝

下一篇 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