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 编辑

逐渐形成的一种女生疾病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用御外法能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腰腹疼痛及不孕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chronic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

就诊科室:妇产科

常见病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导致本病

常见症状: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不孕等

病因

编辑

1.免疫因素。自然防御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病菌侵入,亦可导致炎症的发生。

2.病情迁移。急性盆腔炎如未得到彻底治疗,病程迁延而发生慢性盆腔炎;也可能由于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病原体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

3.衣原体感染。患者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而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4.病理改变。部分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并无病原体存在。

5.产后、流产后以及妇科手术后。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等各种对盆腔有一定损害的手术及侵入性检查,或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可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上行感染。

6.与性活动及年龄有关。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7.下生殖道感染。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以及细菌阴道病可以通过下生殖道与盆腔的连接,进而导致盆腔炎症的发生。

8.性卫生不良。由于在经期进行性行为,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盆浴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不注意性卫生保健、疏于进行阴道冲洗者,盆腔炎的发生率高。

9.慢性盆腔炎(PID)急性发作。PID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下降,易造成再次感染,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

编辑

1.症状

(1)慢性盆腔痛

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长时间站立、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重者影响工作。

(2)不孕及异位妊娠

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和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并随着病情的发展,不孕率呈现上升趋势。

(3)月经异常

子宫内膜炎常有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经血痛经,性感不快;盆腔淤血可致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

(4)全身症状

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2.体征

一般体征:

子宫多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或输卵管增粗痛;或触及囊性包块;或子宫旁片状增厚压痛等。

(1)若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的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

(2)若为输卵管积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

(3)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检查

编辑

1.B超检查。可以查处两侧附件增宽、增厚,或有炎性肿物的情况。

2.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显示输卵管阻塞的情况,包括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有利于对症治疗

3.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被检组织大量炎性增生。

4.其他检查。血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聚合反应检测。另外,阴道镜、腹腔镜检查也有利于诊断慢性盆腔炎。

诊断

编辑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妇科相关检查,一般即可做出诊断。但是有时患者自觉症状较多,而无明显盆腔炎病史及阳性体征,应该更加慎重诊断慢性盆腔炎。

治疗

编辑

1.一般治疗

增强治疗的信,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再次感染或者感染范围扩散。

2.物理疗法

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于炎症吸收和消退。同时配合相关的药物治疗,可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等。

3.抗菌药物治疗

长期或反复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有时并无显著疗效,但是对于年轻需保留生育功能者,或急性发作时可以应用,最好同时采用抗衣原体或支原体的药物。

4.其他药物治疗

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也可采用糜蛋白酶或玻璃酸酶(透明质酸酶),肌内注射,隔天1次,7~10次为1个疗程,以利于粘连分解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变态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每天3次,停药前注意做到地塞米松逐渐减量。

5.手术治疗

适用于一些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物已经不容易进入,致使病情反复发作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上一篇 腰骶部

下一篇 瘢痕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