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痛 编辑
临床上根据头痛起病方式可分为:①急性起病的头痛:常见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它脑血管疾病、脑膜炎或脑炎等;②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如颞动脉炎、颅内肿瘤等;③慢性起病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药物依赖性头痛等。
根据头痛发生病因,国际头痛协会于2004年制定的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 ICHD-II)将头痛分为三大类:①原发性头痛(the primary headaches):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②继发性头痛(the secondary headaches):包括头颈部外伤、颅颈部血管性因素、颅内非血管性疾病、感染、药物戒断、精神性因素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头痛;③颅神经痛、中枢性和原发性面痛、以及其它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所致头痛及其他类型头痛。
引起头痛的病因众多,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切病因,也可称为特发性头痛,常见的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后者病因可涉及各种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环境紊乱以及滥用精神活性药物等。具体如下:
感染
颅脑感染或身体其他系统急性感染引发的发热性疾病。常引发头痛的颅脑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感染(如囊虫、包虫)等。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 肺炎等疾病。
血管病变
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占位性病变
颅脑肿瘤、颅内转移癌、炎性脱髓鞘假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引发的头痛。
头面、颈部神经病变
头面部支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头面五官科疾患如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引发头颈部疼痛。
全身系统性疾病
颅脑外伤
毒物及药物中毒
内环境紊乱及精神因素
其他
美发性头痛:英国克莱门廷邱吉尔医院神经病学专家迈克尔·格罗斯表示,美发时,仰头洗发,会异常拉伸颈部,刺激三叉神经与血管。一两天之后,可能会发生头痛。头肩夹电话和腰部无支撑的椅子等也会导致此类头痛。
咳嗽性头痛:伦敦偏头痛诊所神经病学专家贾尔斯·埃尔林顿博士指出,1%的头痛是由于咳嗽所致,患者男多女少。咳嗽会增加大脑压力,导致尖锐疼痛或刺痛,持续数秒至几分钟,疼痛常发生于脑后位置。咳嗽性头痛长伴有颈脖疼痛、平衡问题、视觉问题、听力丧失、失眠、耳鸣等症状。
运动性头痛:专家表示,慢跑或在跑步机上运动导致的头痛被称为运动性头痛,可发生于运动后数秒,头痛位置没有局限性,偏头痛患者更容易发生运动性头痛。其原因是,运动会导致大脑、颈部和头皮血管膨胀,压力增大。以游泳取代跑步等运动方式的改变,或者在运动前30min服用抗炎药物,都有助于缓解此类头痛。
焦虑性格头痛:意大利都灵大学头痛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自信心差和焦虑性格的人更可能发生偏头痛。专家表示,急躁、焦虑性格的人更容易产生压力,进而降低大脑中化学物质血清素水平。血清素水平降低会诱发头痛。
食物上瘾性头痛:火腿三明治含有酪胺和防腐剂(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这两类物质都会导致大脑血流增加,引发头痛。有趣的是,食物上瘾性头痛会发生在大脑两侧,而偏头痛每次只是单侧疼痛。除了火腿三明治之外,其他含酪胺或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包括干酪、巧克力、香肠等加工肉食以及菠萝和香蕉等少数水果。
热水澡性头痛:清早起床后洗热水澡,可能导致有些人头痛。温度会改变包括头部的血压,导致前额部位刺痛,持续时间为30~60s,很少超过5min。神经学专家表示,另一方面,冷水浴或游泳以及吃冰淇淋,也可能会导致头痛。
吸烟性头痛: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研究人员表示,吸烟虽然可平静情绪,但却可能导致头痛。59%的人感觉吸烟会诱发偏头痛,71%的人认为头痛时吸烟,会加剧疼痛。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导致大脑血管变窄,进而引发或加重头痛。
缺少睡眠性头痛:英国伦敦国家神经及神经外科医院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程度的睡眠缺失会导致头痛,持续时间从1h到1整天不等。埃尔林顿博士分析指出,血清素在人体睡眠周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缺少睡眠会导致大脑中血清素水平降低,进而诱发头痛。美国亚特兰大头痛中心的另一项涉及1200名偏头痛患者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6h的患者比睡眠时间更长的患者偏头痛发作更频繁,病情也更重。
气温升高性头痛:美国波士顿某医疗中心完成的一项涉及7000名头痛患者的研究发现,头痛病例随着气温升高(无论冬夏)而呈上升趋势。气温每上升5℃,头痛病例就会增加7.5%。埃尔林顿博士称,突发或严重头痛时,或头痛且伴有发烧、嗜睡、记忆丧失等症状时,务必立即就医,以便查明具体原因,对症下药。
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由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内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经痛觉传导通路传导到达大脑皮层而引起。颅内痛敏结构包括静脉窦(如矢状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硬脑膜、三叉神经(Ⅴ)、舌咽神经(Ⅸ)和迷走神经(Ⅹ)、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感觉中继核等;颅外痛敏结构包括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部肌肉和颅外动脉、第2和第3颈神经、眼、耳、牙齿、鼻窦、口咽部和鼻腔黏膜等。机械、化学、生物刺激和体内生化改变作用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均可引起头痛。如颅内、外动脉扩张或受牵拉,颅内静脉和静脉窦的移位或受牵引,脑神经和颈神经受到压迫、牵拉或炎症刺激,颅、颈部肌肉痉挛、炎症刺激或创伤,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刺激,颅内压异常,颅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投射系统功能紊乱等。
头面部血管、神经、脑膜、静脉窦、头面部皮肤、皮下组织、粘膜等构成头部痛敏结构,当其受到机械牵拉、化学、生物刺激或体内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引发头部疼痛。
头痛程度有轻有重,疼痛时间有长有短。疼痛形式多种多样,常见胀痛、闷痛、撕裂样痛、电击样疼痛、针刺样痛,部分伴有血管搏动感及头部紧箍感,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继发性头痛还可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症状或体征,如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发热,血管病变常伴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头痛依据程度产生不同危害,病情严重可使患者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
头痛诊断依据患者头部疼痛部位即可诊断。在头痛的诊断过程中,应首先区分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原发性头痛多为良性病程,继发性头痛则为器质性病变所致,任何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基础之上。头痛病因复杂,在头痛患者的病史采集中应重点询问头痛的起病方式、发作频率、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头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有无前驱症状,及有无明确的诱发因素、头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等。同时,为更好鉴别头痛病因及性质,还应全面了解患者年龄与性别、睡眠和职业状况、既往病史和伴随疾病、外伤史、服药史、中毒史和家族史等一般情况对头痛发病的影响。全面详尽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头颅、五官的检查,有助于发现头痛的病变所在。适时恰当的选用神经影像学或腰穿脑脊液等辅助检查,能为颅内器质性病变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头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物理治疗两部分。治疗原则包括对症处理和原发病治疗两方面。原发性头痛急性发作和病因不能立即纠正的继发性头痛可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以终止或减轻头痛症状,同时亦可针对头痛伴随症状如眩晕、呕吐等予以适当的对症治疗。对于病因明确的继发性头痛应尽早去除病因,如颅内感染应抗感染治疗,颅内高压者宜脱水降颅压,颅内肿瘤需手术切除等。
药物治疗
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和麻醉性止痛药。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具有疗效确切,没有成瘾性优点,是头痛最常使用的止痛药,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以曲马多为代表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主要用于中、重度程度头痛和各种术后及癌性病变疼痛等。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最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除此,还有部分中药复方头痛止痛药,这类药物对于缓解和预防头痛有一定帮助。
非药物物理治疗
头痛非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对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头痛频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