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热镇痛抗炎药 编辑
尽管本类药物种类多,但都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抗风湿等共同的药理作用,仅作用强度各异,而作用机制相似。
常用药
1.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大剂量可诱发和加重溃疡及无痛性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应禁用。
2.凝血障碍 延长出血时间,对严重肝损害,凝血酶原过低,维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手术前一周的患者也应停用,以防出血,产妇临产不宜使用,以免延长产程和增加产后出血。
3.过敏反应 以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哮喘的发生与抑制PG合成有关。肾上腺素对“阿斯匹林哮喘”无效,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鼻息肉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4.水杨酸反应 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过度换气,酸碱平衡失调,高热,精神错乱,昏迷。处理:立即停药。并静滴碳酸氢钠,以促进药物排泄。
5.瑞夷综合征。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者慎用阿司匹林可用扑热息痛代替。
6.肾损害。
(1)阿司匹林与香豆素类抗凝药,磺酰脲类降糖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糖皮质激素等合用,由于血浆蛋白结合的相互置换,能增加上述药物作用,如延长出血时间,低血糖反应,诱发溃疡等
(2)阿司匹林妨碍甲氨蝶呤从肾小管分泌而增加后者毒性,与呋塞米合用,因竞争肾小管分泌系统从而使水杨酸排泄减少导致累计中毒
(3)氨茶碱或其他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可降低阿司匹林疗效,酸性药物可使水杨酸血液浓度增加
(4)阿司匹林与布洛芬等非甾体等抗炎药物合用时,可使后者的血药水平明显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
对乙氨基酚(醋氨酚、扑热息痛Paracetamol, AcetamiNOphen)
【作用特点】
1.解热镇痛强度相当于阿斯匹林,但缓慢而持久临床上主要用于阿斯匹林不能耐受者的解热、镇痛。
2.抗炎作用很弱,无实际疗效。
【不良反应】
1.治疗量不良反应很少,对胃刺激性较小,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粒细胞减少等过敏反应。
2.过量(成人1次10~15g)记性中毒可导致严重肝功能损害,长期治疗也有可能导致慢性肝损害。大量可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此扑热息痛不宜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此外肝肾疾病患者慎用。
是吲哚类衍生物,其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较阿斯匹林强。但不良反应多,故仅用于对其他药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
布洛芬(芬必得)
布洛芬又名异丁苯丙酸,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低于阿斯匹林但胃肠道反应较轻。偶见头痛,眩晕和视物模糊,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哮喘患者慎用。
保泰松及羟基保泰松
解热、镇痛作用较弱,一般不用。抗风湿作用很强,常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强直性脊椎炎等。不良反应较多,毒性较大,可出现胃肠道损害、水钠潴留、过敏反应和肝、肾损害等。
本品为强效抗炎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效应强于吲哚美辛、萘普生等。临床适用于各种中等度疼痛、类风湿关节炎、粘连性脊椎炎、非炎性关节痛、椎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各种神经痛、手术及创伤后疼痛,以及各种疼痛所致发热等。不良反应轻,与阿司匹林相同外,偶见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塞来昔布
塞来昔布(celecoxib)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塞来昔布抑制COX-2的作用较COX-1高375倍,是选择性的COX-2抑制药。在治疗剂量时对人体内COX-1无明显影响,也不影响TXA2的合成,但可抑制PGI2合成。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治疗,也可用于手术后镇痛、牙痛、痛经。胃肠道不良反应、出血和溃疡发生率均较其他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低。
罗非昔布
罗非昔布(rofecoxib)为果糖的衍生物。对COX-2有高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但不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是,近年来已有证据证实,罗非昔布有心血管不良反应。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nimesulide)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较强。因而其抗炎作用强,副作用较小。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腰腿痛、牙痛、痛经的治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吡罗昔康和美洛昔康
对PG合成酶有强大抑制作用,吡罗昔康特点为用药剂量小,作用时间长,每日1次20mg与每日3.9g阿司匹林抗风湿作用相当,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美洛昔康的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耐受,但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溃疡。溃疡病及肝肾不良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