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编辑

环境相关因素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ISO14001:2004标准3.6条款对“环境因素”作出了定义:“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环境因素作用于环境,产生环境影响。ISO14001:2004标准3.7条款对“环境影响”的定义是:“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换言之,能够产生环境影响的因素,我们叫它环境因素。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环境因素

外文名:environmentalfaCTor

构成:时间要素,空间要素

类别:环境

性质:因果关系

定义:能够产生环境影响的因素

基本含义

编辑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包括那些造成实际的和潜在的、不利的和有利的环境影响的要素。 我们生活在环境中,环境中的种种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其相关的主要要素有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

环境因素有家庭环境、生活环境、职业环境、经济因素。像大楼、办公室地点、家具这类环境因素也能传递信息。一间特殊的办公室、一幅名人字画、一套名牌服装、一枚昂贵的钻石、一块劳士手表、一辆奔驰汽车可能提醒来访者:本公司负责人是一位成人士,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是可靠的。因此,在沟通中应充分注意到环境因素所传递的信息。

识别方法

编辑

来自:ISO 14001初始环境评审培训教材

①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

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

确定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

确定环境影响

②环境因素的分类

l 、气、声、渣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

l 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l 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

l 其他

③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

l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

l 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

l 积极的或负面的

l 相关方有要求的

l 其他

⑤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分类

l 物料衡算法

l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l 问卷调查

l 专家咨询

l 现场调查和面谈

l 头风暴

l 查阅文件和记录

l 测

l 水平对比——内部、同行业或其他行业比较

l 纵向对比——组织的现在和过去比较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具体实施识别时,有必要将各种方法组合使用,下面将部分方法予以介绍:

问卷评审

——因素识别

问卷评审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到现场察看和与人员交谈的方式,来获取环境因素的信息。问卷的设计应本着全面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问卷包括的内容应尽量覆盖组织活动、产品、以及其上、下游相关环境问题中的所有环境因素,一个组织内的不同部门可用同样的设计好的问卷,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但为一个部门设计一份调查卷是不实际的。典型的调查卷中的问题可包括如下内容:

l 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少?

l 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

l 使用哪些有毒有害化学品?数量是多少?

l 在产品设计中如何考虑环境问题?

l 有哪些紧急状态?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

l 水、电、煤、油用量各多少?与同行业和往年比较结果如何?

l 有哪些环保设备?维护状况如何?

l 产生哪些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的?

l 主要噪声源有哪些?厂界是否达标?

l 有否居民投诉情况?做没做调查?

以上只是一部分问卷调查内容,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完整的问卷提纲。

现场评审(I)

——观察面谈及环境因素识别

现场观察和面谈都是快速直接地识别出现场环境因素最有效的方法。这些环境因素可能是已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者是具有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的,有些是存在环境风险的。如:

Ø 观察到较大规模的废机油流向厂外的痕迹;

Ø 询问现场员工,回答“这里不使用有毒物质”,但在现场房角处发现存有剧毒物质;

Ø 员工不知道组织是否有环境管理制度,而组织确是存在一些环境制度;

Ø 发现锅炉房烟囱黑烟;

Ø 听到厂房传出刺耳的噪声;

Ø 垃圾堆放场各类废弃物混放,包括金属、油棉布、化学品包装瓶、大量包装箱、生活垃圾等;

现场面谈和观察还能获悉组织环境管理的其他现状,如环保意识、培训、信息交流、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能发现组织增强竞争力的一些机遇。如果是初始环境评审,评审员还可向现场管理者提出未来体系建立或运行方面的一些有效建议。

现场评审(II)

——书面文件收集及环境因素识别

一般的组织都存在有一定价值的环境管理信息和各种文件,评审员应认真审查这些文件和资料。需要关注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l 排污许可证、执照和授权;

l 废物处理、运输记录、成本信息;

l 监测和分析记录;

l 设施操作规程和程序;

l 过去场地使用调查和评审;

l 与执法当局的交流记录;

l 内部和外部的抱怨记录;

l 维修记录、现场规划;

l 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参数;

l 材料使用和生产过程记录,事故报告;

l 水、排放物和排污收费;

l 能源、资源、配件等的价格;

评价准则

编辑

系统识别组织全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必须根据其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作出评价,判定出重要环境因素,以便组织在制定环境方针及目标指标时予以优先考虑。但是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等限制,现在相对“重要”的环境问题,若干年后可能变成“不重要”,因此,不存在一个绝对的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准则。而对于一个具体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一般评价的依据,环境方面有环境影响的可能性、程度、范围、发生的概率、持续的时间等,以及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商业方面有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力、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组织的公共形象以及相关方的利益等。在作具体评价时,要综合上述各方面的环境影响并体现出“持续改进”的思路。

酗酒环境因素

编辑

近几年我国饮酒人数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早在五年前我国酒民已经超过了5亿人,并且每年与酗酒肇事有关立案事件有400万起,其中死亡人数至少10万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12年全球有约330万人因过度饮酒而导致事故或疾病,比因肺结核暴力事件以及滋病而死亡人数还要多,占总死亡人数的5.9%,相当于平均每十秒钟就有一人因饮酒而死亡。因此可以看出因酗酒导致的社会不良问题逐渐突出,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众多负面影响

家庭环境

在全体社会人群中饮酒者所占比例为:工商业者最高,占63.9%;农民45.9%;工人43.1%;知识分子最低,占22.4%。在不同教育程度中,以中学教育程度者最高,共420%,婚姻状况中离异或丧偶的人群中饮酒者占649%,工商业经营者重度饮酒者所占比例最高,为47.1%,知识分子所占比例最低,为25.6%。在一个有饮酒习惯或者是不反对饮酒的家庭中,其子女与亲属往往更容易接受饮酒,因为在这样的家庭中饮酒被看作是很自然的事,往往以此为乐趣。更有甚者,在这样的家庭中,有的鼓励子女饮酒。因而,这种家庭中子女的饮酒比例大大高于一般家庭。

也有一些自身饮酒者出于不同的原因,严厉禁止子女饮酒,但是结果子女往往还是成为潜在的饮酒者。在嗜酒者中,大约60%有家族嗜酒史。从遗传角度看,有饮酒习惯家庭的子女,对酒精有着较高的耐受性,也更容易接受酒精,最终成为嗜酒者。

生活环境

调查发现,饮酒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如:我国东北、内蒙和新疆等高寒地带,饮酒是人们抵御严寒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兴安岭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而在此生活的鄂伦春族饮酒比例在全国是最高的。有学者对青藏高原地区酒依赖人口学调查发现,海拔在2500—200米的州县中,酒精依赖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些州县处于高寒缺地区,人们常以饮酒来御寒。由于受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以豪饮必醉为待人的礼仪方式。饮酒时,方式单调,以酒类为主、饮食为辅,导致酒精在体内的浓度较高。另外,高原地区文化娱乐相对缺乏,人们常以饮酒来消遣和寻找刺激,易导致酒精滥用,出现酒精依赖。盛产酒的地方,酒的消费量往往高于其他地区。如:法国盛产名满全球的葡萄酒,同时法国人的葡萄酒人均消费量居世界第一;浙江绍兴黄酒自古闻名天下,同时浙江的黄酒消费也稳居全国第一。

职业环境

调查显示,不同职业对酒精的消费有不同的影响。首先是酿酒业,酒厂职工饮酒比例最高;再就是农民、煤矿、地质、油田以及野外作业和重体力劳动者,他们的饮酒比例也很高。这类患者普遍认为饮酒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镇静催眠、疗伤止痛、解除疲劳等。因而饮酒成习,最终形成酒精依赖。相佐证的是伊斯兰教严禁饮酒,因而在伊斯兰社会中,鲜有酒精依赖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一种新的职业人群成为酒精消费的"黑马"—工商业经营者。调查中,这一职业的饮酒比例高达63.9%,已经超过原来农民以及重体力劳动者的饮酒比例。

经济因素

毋庸置疑,经济因素在酒精依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的一组调查数据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二战之前,日本人均饮酒量相当于纯酒精2.3升;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人均饮酒量降至0.43升。到了1955年,随着经济复苏,人均饮酒量又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水平。随着日本经济的迅发展,到了80年代,日本人均酒精消费量接近了欧美的水平,1989年为65升。就我国来说,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消费,酒的消费量非常低。198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酒精的消费量开始增加,据统计数据显示,1952年—1978年的26年里,酒类的消耗年平均增加仅为53%;1982—1989年7年间,酒的消耗年平均增加为13.3%。从1990—1995年,年平均消耗增加为13.1%,到2000年以后我国人均消耗纯酒精已在每年6升左右,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