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凡凡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内科学家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侯凡凡,女,1950年10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 ,内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脏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系教授,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主任,国家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侯凡凡于1993年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98年回国后担任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肾脏病中心主任;1999年担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侯凡凡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病防治研究。她系统研究了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首次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危险性,发现了蛋白质产物促进肾脏病变进展和心血管并发症的新致病分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侯凡凡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0年10月

毕业院校:第一军医大学、中山医科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危重症肾脏病学》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信仰:共产主义

学位:医学博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原籍:浙江宁波

人物经历

编辑

截至2011年2月,侯凡凡带出了一支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中青年骨干队伍,科室有医护人员近60人。她领导的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和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获总后勤部“先进基层单位”和广东省“优秀研究团队”称号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19年10月12日

2019年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成就奖

2003年

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称号

2004年

广东省第七届丁颖科技奖

2005年

第二届中国医师奖

中国医师协会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09年1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11年

全国医患和谐典型人物

2011年2月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2011年9月20日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3年

感动广州60年十大最美女性

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第六届“南粤巾帼十杰”

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白云公德公益之星

二等1次,三等功2次

2023年5月

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

社会任职

编辑

侯凡凡兼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香港肾脏教育研究基金会客座教授,国际AGE协研会执行委员,全军肾脏病学会副主委,《JNEPHROL》《中华肾脏病》《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等中国国内外期刊副主编或常务编委 。

2021年3月,受聘担任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3年2月8日,当选为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会长。

个人生活

编辑

1996年,侯凡凡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在这医学科学园地里跋涉探索。她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起早贪黑,不知有少个夜晚在实验室里度过;实验需要人的血细胞,为了加速研究进程,她记不清有多少次将50毫升的针筒,扎向自己的手臂。常常是饿了啃几口面包,渴了喝几口冷,困了饮一杯咖啡提神,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的先进仪器和实验条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早日学成,报效祖国。

侯凡凡为满足慕名求医的患者,她在门诊经常连续工作7小时以上。为抢救猝死患者,在没有器械的情况下她用口对口吸出病人呕吐物,挽救了患者生命。

人物评价

编辑

侯凡凡从养猪女兵,到工农兵学员,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59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改变了广东8年没有女院士的局面。她的一项研究成果,被国际誉为“改变了慢性肾脏病治疗的策略”。同时,侯凡凡也是一位医术精良、医德高尚、深受患者及家属爱戴的优秀临床医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评)

侯凡凡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医疗工作40多年,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医疗工作岗位上,以自己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的工作方法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南方医科大学评)

侯凡凡是中国著名的肾脏病临床医学科学家。在急、慢性肾脏病防治领域做出了系统、创新的贡献 。(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

上一篇 叶玉如

下一篇 三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