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 编辑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肾小球滤过率突然或持续下降,引起质废物体内储留,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所导致各系统并发症临床综合征能下降可发生在原来无肾脏病的患者,也可发生在原以稳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突然肾功能急剧恶化。2005年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网络(AKIN)将急性肾衰竭命名为急性肾损伤(AKI):肾功能肾小球滤过功能)突然(48小时以内)下降,表现为血肌酐绝对值增加≥0.3mg/dl(≥26.5μmol/L),或者增加≥50%(达到基线值的1.5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超过6小时(排出梗阻性肾病脱水状态)。AKI概念的提出与诊断分期,对危重症ARF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均有其积极意义。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acuterenalfailure

别名:急性肾功能衰竭

就诊科室:肾内科

传染性:无

病因

编辑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种多样,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类。肾前性ARF的常见病因包括血容量减少(如各种原因的液体丢失和出血)、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低心排血量、肾内血流动学改变(包括肾脏血管收缩、扩张失衡)和肾动脉机械性阻塞。肾后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肾性急性肾衰竭是指肾实质损伤,常见的是肾缺血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如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也包括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和间质病变所伴有的肾功能急剧下降。随着发患者群及所处环境的不同,ATN的病因多种多样,ATN常有感染、导致有效循环容下降或血下降的各种因素、各种肾毒性药物诱因,ATN发生的易感人群包括存在基础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和高龄患者。以下重点介绍急性肾小管坏死。

临床表现

编辑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性ARF最常见的类型,以ATN为例简述ARF的临床表现,目前多根据临床过程可分为起始期、持续期和恢复期

1.起始期

此期患者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可能处于急性肾衰竭高危阶段或损伤阶段。起始期的长短依病因和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数小时到数天,此时肾病常为可逆性,但随着肾小管上皮发生明显损伤,GFR突然下降,可出现容量过多,并出现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和体征,则进入持续期。

2.持续期

此期已处于损伤阶段或衰竭阶段,一般为1-2周,也可更长时间。肾小球滤过率保持在低水平。许多患者可出现少尿(<400ml/d),部分甚至无尿(<100ml/d)。但也有些患者可没有少尿,尿量在400ml/d以上,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损伤,随着肾功能减退,临床上均可出现一系列尿毒症的临床表现。①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②呼吸系统:除感染的并发症外,因容量负荷过多,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憋气、胸痛等症状。③心血管系统: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肌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等。急性左心衰竭是持续期ATN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④神经系统:可出现意识障碍、躁动、谵妄抽搐、昏迷等尿毒症病症状。⑤血液系统:可表现为轻中度贫血,并可有出血倾向。⑥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表现为:代谢酸中毒:主要是因为非挥发性酸代谢产物排泄减少,肾小管泌酸产氨和保存的能力下降所致。高钾血症:除肾排泄钾减少外,酸中毒组织分解过快也是主要原因;另外,输入陈旧血等医源性因素均可加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感觉异常心率减慢,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如血钾浓度在6mmol/L以上时,心电图可现实高尖T波,随血钾进一步升高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直至心室颤动。水钠平衡紊乱:持续期ATN患者由于GFR下降及易出现体内水钠储留,如水过多、大量应用利尿剂则可引起低钠血症。此外还可有低、高血症。⑦感染:感染是ARF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部、尿路、腹腔及手术部位。

3.恢复期

肾小管细胞再生、修复,肾小管完整性恢复。GFR逐渐回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此期尿量呈进行性增加,少尿或无尿患者尿量进入500ml/d即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出现多尿,每日尿量超过2500ml/d,通常持续1~3周,继而再恢复正常多尿期有时由于排钾过多或使用排钾利尿剂、摄入减少等造成低血钾,如血清钾<3mmol/L时患者可出现疲乏、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定向力障碍及嗜睡、昏迷。心电图可见T波宽而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甚至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较肾小球滤过功能恢复迟缓且滞后,多数肾小管功能完全恢复需3个月以上,少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肾结构和功能损伤。

检查

编辑

1.血液检查

有轻、中度贫血。血肌酐尿素氮进行性上升,如合并高分解代谢及横纹肌溶解引起者上升速度较快,可出现高钾血症(大于5.5mmol/l)。血pH值常低于7.35,HCO3-水平多呈轻中度降低。血钠浓度正常或偏低,可有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2.尿液检查

①尿量变化:少尿或无尿常提示ATN。②尿常规检查:外观多浑浊、尿色深。尿蛋白多为—~+,常以中、小分子蛋白为主。尿沉渣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并可见少许红白细胞等,尿比重常在1.015以下。③尿渗透压低于350mOsm/kg,尿与血渗透浓度之比低于1.1。由于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尿钠增高,多在20~60mmol/l;尿肌酐与血肌酐之比降低,常低于20;尿尿素氮血尿素氮之比降低,常低于3;肾衰竭指数常大于1;钠排泄分数常大于1。

3.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最为常用,急性肾衰竭时肾体积常增大、肾皮质可增厚,而慢性肾衰竭时肾体积常缩小、肾皮质变薄。此外超声检查还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肾后性梗阻,上尿道梗阻时可见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或双侧肾盂积水,下尿路梗阻时可见膀胱尿潴留。腹部X线平片静脉或逆行肾盂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通常有助于寻找可疑尿路梗阻的确切原因。

4.肾活检

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对临床表现典型的ATN患者一般无需做肾活检。对于临床表现符合ATN,但少尿期超过2周或病因不明,且肾功能3-6周仍不能恢复者,临床考虑存在其他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严重肾实质疾病,均应尽早进行肾活检,以便早期明确病因诊断

诊断

编辑

ARF的诊断依据为:GFR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日)下降50%以上或血肌酐上升超过50%即可诊断。如果尿量<400ml/d,则为少尿型ARF;如果无少尿,则为非少尿型ARF。根据原发病因,GFR进行性下降,结合相应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ARF的诊断一般不难做出。

在鉴别诊断方面,首先应排除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其次应除外肾前性和肾后性;确定为肾实质性后,尚应鉴别是肾小管、肾小球、肾血管或肾间质病变引起的急性肾衰竭。

鉴别诊断

编辑

1.与肾前性氮质血症鉴别

(1)补液试验发病前有容量不足、体液丢失等病史,体检发现皮肤和黏膜干燥、低血压、颈静脉充盈不明显者,应首先考虑肾前性少尿,可试用输液(5%葡萄糖溶液200~250ml)和注射袢性利尿药呋塞米40~100mg),以观察输液后循环系统负荷情况。如果补足血容量后血压恢复正常,尿量增加,则支持肾前性少尿的诊断。低血压时间长,特别是老年人伴心功能欠佳时,补液后无尿量增多者应怀疑肾前性氮质血症已过渡为ATN。

(2)尿液诊断指标检查

诊断指标

肾前性氮质血症

急性肾小管坏死

尿比重

>1.020

<1.020

尿渗透压

>500

<350

尿钠浓度(mmol/l)

<20

>40

尿肌酐/血肌酐

>40

<20

尿尿素氮/血尿素氮

>8

<3

血尿素氮/血肌酐

>20

<10~15

肾衰竭指数*

<1

>1

钠排泄分数**

<1

>2

尿沉渣

透明管型

棕色颗粒管型

*肾衰竭指数=尿钠/(尿肌酐/血肌酐)

**钠排泄分数(%)=(尿钠/血肌酐)/(血钠/尿肌酐)*100

2.与肾后性尿路梗阻鉴别

有导致尿路梗阻的原发病如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病史;突然发生尿量减少或与无尿交替;患者自觉肾绞痛,胁腹或下腹部疼痛;肾区有叩击痛;如膀胱出口处梗阻,则膀胱区因积尿而膨胀,叩诊呈浊音;尿常规无明显改变。超声显像和X线检查可帮助确诊。

3.肾小球或肾微血管疾病鉴别

重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继发性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和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期亦可引起特发性急性肾损伤。另外有部分是由小血管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及恶性高血压所致。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可帮助鉴别。

4.与急性间质性肾炎鉴别

根据近期用药史,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酸痛、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临床表现,尿化验异常并有肾小管及肾小球功能损伤等作鉴别。肾活检有助于确诊。

5.与肾血管阻塞鉴别

双侧肾或孤立肾肾动脉栓塞或静脉血栓形成均可引起急性肾损伤,临床上较罕见,可表现为严重腰痛、血尿和无尿等。血管造影能明确诊断。

治疗

编辑

1.积极控制原发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肾损伤的可逆因素

急性肾损伤首先要纠正可逆的病因。对于各种严重外伤、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扩容,纠正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控制感染等。停用影响肾灌注或肾毒性药物。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如有可能检测血清药物浓度。

2.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维持体液平衡在少尿期,患者容易出现水负荷过多,极易导致肺水肿。严重者还可出现脑水肿。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重、血压和心肺症状与体征变化,严格计算患者24小时液体出入量。补液时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补液量=显性失液量+不显性失液量-内生水量。如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则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2)纠正高钾血症当血钾超过6.0mmol/L,应密切检测心率和心电图,并紧急处理:10%葡萄酸钙缓慢静注;11.2%乳酸静脉注射,伴代谢性酸中毒者可给5%的碳酸氢钠静脉滴注;25%葡萄糖200ml加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应用口服降钾树脂类药物或呋塞米等排钾利尿剂促进尿钾排泄。如以上措施无效,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如HCO3-低于15mmol/L,可根据情况选用5%碳酸氢钠静脉点滴,对于严重酸中毒患者,应立即开始透析治疗。

(4)其他电解质紊乱如果体重增加,钠应限制,若钠正常,水不应限制。如出现定向力障碍、抽书、昏迷等水中毒症状,可给予高渗盐水滴注或透析治疗。对于无症状低钙血症,不需要处理。纠正酸中毒后,常因血中游离钙浓度降低,导致手足抽搐,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稀释后静脉注射。

3.控制感染

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应积极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药物,并按EGFR调整剂量。

4.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衰竭的救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常用模式有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三大基本类型。对纠正氮质血症、心力衰竭、严重酸中毒及脑病等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应用,使其死亡率大大下降。

5.恢复期治疗

多尿开始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尚未完全恢复,仍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大量利尿后要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的丢失,要及时补充。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减少透析次数直至停止透析。

上一篇 功能障碍

下一篇 代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