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悬液 编辑
药物名称
液体药剂中的药物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分子或离子、胶粒、颗粒、液滴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媒(溶剂,下同)中组成分散体系。如分散相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者称为溶液(真溶液),其中溶质分子量小的称为低分子溶液;溶质分子量大的(如蛋白质类)则称为高分子溶液。胶体溶液除了高分子溶液以外,还包括溶胶,它由多分子聚集体作为分散相的质点,分散在液体分散媒中。如果以固体颗粒或液滴分散于分散媒中,颗粒或液滴与分散媒之间有相界面,前者称为混悬液,后者称为乳浊液。
混悬液的贮存存在物理稳定性问题。混悬液中药物微粒分散度大,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着物理界面,是混悬微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混悬剂处于不稳定状态。疏水性药物的混悬剂比亲水性药物存在更大的稳定性问题。
若要制得沉降缓慢的混悬液,应减少颗粒的大小,增加分散剂的粘度及减少固液间的密度差。实验工作中主要应用前两种手段增加稳定性。增稠剂可用糖浆、天然胶类、以及合成的可溶性纤维素类。
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界面自由能,使系统更加稳定,而且表面活性剂由可以作为润湿剂,可有效的解决疏水性药物在水中的聚集。颗粒的絮凝与其表面带电情况有关,若加入适量的絮凝剂(电解质)使颗粒ζ电位降至一定程度,微粒就发生絮凝,混悬剂相对稳定,絮凝沉淀物体积大,振摇后易再分散。加入反絮凝剂(电解质)可以增加已存在固体表面的电荷,使这些带电的颗粒相互排斥而不致絮凝。
根据分散相粒子大小及分散情况的不同,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型、胶体溶液型、混悬液型、乳浊液型四类。按应用方法,液体药剂可分为内服、外用和注射三大类。包括多种剂型,内服的如合剂、溶液剂等;外用的如洗剂、搽剂、含漱剂、滴鼻剂等等。
液体药剂中的分散介质统称为分散媒,被分散的药物称为分散相。其中溶液型和胶体溶液型药剂的分散媒亦称为溶剂;乳浊液型药剂的分散媒又称为外相或连续相。
高压条件下的混悬液,高速通过一个可调节缝隙的均质阀,高速撞击、剪切和失压爆炸等综合效应,将较大的颗粒粉碎成很小的微粒,它们的直径在0.01~2μm范围内。这个纯粹的物理过程保持产品原有的活性,与此同时,获得相对稳定的乳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