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 编辑

生物学术语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结构,是细胞进行有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及外观方面上都有所不同。线粒体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遗传体系,但其基因组大小有限,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除了为细胞供能外,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的能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线粒体

外文名:mitochondrion

所属学科:生物学

分布:大多数真核细胞

直径:0.5到1.0微米左右

作用: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形态特征

编辑

大小

不足之处

从进化角度,如何解释在代谢上明显占优势的共生体反而将大量的遗传信息转移到宿主细胞中?

不能解释细胞核是如何进化来的,即原核细胞如何演化为真核细胞?

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如果同意内共生起源学说的观点,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内含子从何发生

内共生学说

非内共生学说又称为“细胞分化学说”,认为线粒体的发生是由细胞膜内质网膜等生物膜系统中的膜结构演变而来的。非内共生学说有几种模型,主流的模型认为在细胞进化的最初阶段,原核细胞基因组复制后并不伴有典型的无丝分裂,而是拟核附近的细胞膜内陷形成双层膜,将其中一个基因组包围、隔离,进而发生细胞分裂。未分裂出来的子细胞则缓慢演化为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等高度特化的细胞结构

不足之处:

实验证据不多

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子结构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RNA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

遗传学

编辑

线粒体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中基因的数量很少,规模远小于细菌基因组。但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源于被吞噬的细菌,那么两者基因组规模应该较为相似。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猜想认为原线粒体的基因除了丢失了一些外,大部分转移到了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所以核基因编码了在超过98%的线粒体表达内的蛋白质。某些有线粒体,但线粒体中不含DNA的生物(如隐孢子虫等)的mtDNA可能已完全丢失或整合核DNA中。线粒体DNA(mtDNA)在线粒体中有2-10个备份,呈双链环状(但也有呈线状的特例存在)。mtDNA长度一般为几万至数十万碱基对,人类mtDNA的长度为16,569bp,拥有有37个基因,编码了两种rRNA(12S rRNA和16S rRNA)、22种tRNA(同样转运20种标准氨基酸,只是亮氨酸丝氨酸都有两种对应的tRNA)以及13种多肽呼吸链复合物Ⅰ、Ⅲ、Ⅳ、Ⅴ的亚基)。mtDNA的长度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因物种而异,表一列出了几种模式生物mtDNA的长度:

表一:几种模式生物mtDNA的长度

生物

学名

mtDNA长度(bp)

芽殖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85779

裂殖酵母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19431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366924

Oryza sativa

490520

秀丽隐杆线虫

CaeNOrhabditis elegans

13794

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19517

非洲爪蟾

Xenopus laevis

17553

小鼠

Mus musculus

16300

mtDNA利用率极高,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之间排列十分紧凑,部分区域还可能出现重叠(即前一个基因的最后一段碱基与下一个基因的第一段碱基相衔接)。人类mtDNA中基因间隔区总共只有87bp,占mtDNA总长的0.5%。mtDNA的两条DNA单链均有编码能,其中重链编码两个rRNA、12个mRNA和14个tRNA;轻链编码一个mRNA和8个tRNA。mtDNA一般没有内含子(如人类的mtDNA等),但也已发现某些真核生物的mtDNA拥有内含子,这些生物包括:盘基网柄菌原生生物和酵母菌(其OXi3基因有9个内含子)。这些mtDNA中的内含子在基因转录产物的加工和翻译中可能有一定功能

线粒体基因组通常都是存在于同一个mtDNA分子中,但少数生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却分别储存在多个不同的mtDNA中。例如,人虱的线粒体基因组就分开储藏于18个长约3-4kb的微型环状DNA中,每个DNA分子只分配到了1-3个基因。这些微型环状DNA之间也存在着同源或非同源的基因重组现象,但成因未知。

2019年3月,发表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可由父系遗传。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黄涛生博士和奥诊所的Paldeep Atwal博士称他们在三个家庭中发现了mtDNA双亲遗传传统观念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线粒体和线粒体DNA都是只通过母系遗传。尽管有其他物种已被发现线粒体偶尔会经历父系遗传,但之前关于人类父系遗传线粒体的报道大多是因为污染或样本混淆。然而,2019年美国的实验室发表论文,称他们在三个家庭中发现了mtDNA双亲遗传。研究人员还在独立实验室中通过不同方法证实了他们的成果。

遗传密码

线粒体中拥有一套独特的遗传系统。在进行人类线粒体遗传学研究时,人们确认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也有些许差异。自从上述发现证明并不只存在单独的一种遗传密码之后,许多有轻微不同的遗传密码都陆续连发现。在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中最常见的差异是:AU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甲硫氨酸密码子、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色氨酸的密码子、AGA和AGG由精氨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植物等生物的线粒体遗传密码另有差异,参见表二)。此外,也有某些特例是只涉及终止密码子的,在山羊支原体线粒体遗传密码的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色氨酸的密码子,而且使用频率比UGG更高;四膜虫线粒体遗传密码里只有UGA一种终止密码子,其UAA和UAG由终止密码子变为谷氨酰胺的密码子;而游仆虫线粒体遗传密码里则只有UAA和UAG两种终止密码子,其UGA由终止密码子变为半胱氨酸的密码子。通过线粒体遗传密码和通用遗传密码的对比,可以推导出遗传密码演化过程的可能模式。

表二:线粒体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的差异

密码子

通用密码

线粒体遗传密码

真菌

植物

无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

UGA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

色氨酸

AUA

异亮氨酸

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

CUA

亮氨酸

苏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AGA、AGG

精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丝氨酸

终止密码子

分裂与融合

线粒体的融合是与分裂协同进行的,过程高度保守,需要在多种蛋白质的精确调控下完成。两者一般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对维持线粒体正常的形态、分布和功能十分重要。线粒体融合与分裂间的失衡可产生巨型线粒体,这种过大的线粒体常见于病变的肝细胞恶性营养不良患者胰脏细胞和白血病患者骨髓巨噬细胞中。分裂异常会导致线粒体破碎,而融合异常则会导致线粒体形态延长,两者都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分裂与融合活动异常的线粒体膜电位通常会降低,并最终经线粒体自噬作用清除。

线粒体的分裂在真核细胞内经常发生。为了保证在细胞发生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能继承母细胞的线粒体,母细胞中的线粒体在一个细胞周期需要至少复制一次。即使是在不再分裂的细胞内,线粒体为了填补已老化的线粒体造成的空缺也需要进行分裂。的线粒体以与细菌的无丝分裂类似的方式进行增殖,可细分为三种模式:

线粒体的分裂线粒体的分裂

间壁分离(见于部分动物和植物线粒体):线粒体内部首先由内膜形成隔,随后外膜的一部分内陷,插入到隔的双层膜之间,将线粒体一分为二。

收缩分离(见于蕨类植物和酵母菌线粒体):线粒体中部先缢缩同时向两端不断拉长然后一分为二。

出芽分离(见于藓类植物和酵母菌线粒体):线粒体上先出现小芽,小芽脱落后成长、发育为成熟线粒体。

线粒体的融合也是细胞中的基本事件,对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细胞需要通过线粒体融合的互补作用来抵抗衰老;酵母细胞线粒体融合发生障碍会引起呼吸链缺陷。线粒体间的融合需在一种分子量约为800kDA的蛋白质复合物——“融合装置”(fusion machinery)的介导下进行,该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步骤:锚定、外膜融合、内膜融合以及基质内含物融合。

群体遗传学

因为mtDNA几乎不发生基因重组,所以遗传学家长期将其作为研究群体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的信息来源。所有mtDNA是以单一单元(单体型)进行遗传的(而不像细胞核中的DNA储存在多个染色体中),它们在亲本子代之间的传递关系并不复杂,因此不同个体间mtDNA的联系便可以利用系统发生树来表现。而从这些系统发生树的形态中人们可以得知种群的进化史。人类进化遗传学中运用分子钟技术推算出了线粒体夏娃最晚出现的时间(这个成果被认为是人类由非洲单地起源的有力依据)是利用mtDNA研究群体遗传学的典型例子。另外一个例子是对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中mtDNA测序。该测序的结果显示,尼安德特人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mtDNA序列上有较大差异,说明两者间缺乏基因交流。虽然mtDNA在遗传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mtDNA序列中的信息只能反映所考察的群体中的雌性成员的演化进程,而不能代表整个种群。这一缺陷需要由对父系遗传序列(如Y染色体上的非重组区)的测序弥补。广义上来说,只有既考虑了mtDNA又考虑了核DNA的遗传学研究才能为种群的进化史提供全面的线索。

病理

编辑

线粒体是对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在细胞损伤时最常见的病理改变可概括为线粒体数量、大小和结构的改变:

数量的改变

线粒体的平均寿命约为10天。衰亡的线粒体可通过保留的线粒体直接分裂为二予以补充。在病理状态下,线粒体的增生实际上是对慢性非特异性细胞损伤的适应性反应或细胞功能升高的表现。例如心瓣膜病时的心肌线粒体、周围血液循环障碍间歇性跛行时的骨骼肌线粒体的呈增生现象。

线粒体数量减少则见于急性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崩解或自溶的情况下,持续约15分钟。慢性损伤时由于线粒体逐渐增生,故一般不见线粒体减少(甚至反而增多)。此外,线粒体的减少也是细胞未成熟和(或)去分化的表现。

大小改变

细胞损伤时最常见的改变为线粒体肿大。根据线粒体的受累部位可分为基质型肿胀和型肿胀二种类型,而以前者为常见。基质型肿胀时线粒体变大变圆,基质变浅、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图1-9)。在极度肿胀时,线粒体可转化为小空泡状结构。此型肿胀为细胞水肿的部分改变。光学显微镜下所谓的浊肿细胞中所见的细颗粒即肿大的线粒体。嵴型肿较少见,此时的肿胀局限于嵴内隙,使扁平的嵴变成烧瓶状乃至空泡状,而基质则更显得致密。嵴型肿胀一般为可复性,但当膜的损伤加重时,可经过混合型而过渡为基质型。

线粒体为对损伤极为敏感的细胞器,其肿胀可由多种损伤因子引起,其中最常见的为缺氧;此外,微生物毒素、各种毒物射线以及渗透压改变等亦可引起。但轻度肿大有时可能为其功能升高的表现,较明显的肿胀则恒为细胞受损的表现。但只要损伤不过重、损伤因子的作用不过长,肿胀仍可恢复。

线粒体的增大有时是器官功能负荷增加引起的适应性肥大,此时线粒体的数量也常增多,例如见于器官肥大时。反之,器官萎缩时,线粒体则缩小、变少。

结构的改变

线粒体嵴是能量代谢的明显指征,但嵴的增多未必均伴有呼吸链酶的增加。嵴的膜和酶平行增多反映细胞的功能负荷加重,为一种适应状态的表现;反之,如嵴的膜和酶的增多不相平行,则是胞浆适应功能障碍的表现,此时细胞功能并不升高。

在急性细胞损伤时(大多为中毒或缺氧),线粒体的嵴被破坏;慢性亚致死性细胞损伤或营养缺乏时,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受障,以致线粒体几乎不再能形成新的嵴。

根据细胞损伤的种类和性质,可在线粒体基质或嵴内形成病理性包含物。这些包含物有的呈晶形或副晶形(可能由蛋白构成),如在线粒体性肌病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时所见,有的呈无定形的电子致密物,常见于细胞趋于坏死时,乃线粒体成分崩解的产物(脂质和蛋白质),被视为线粒体不可复性损伤的表现。线粒体损伤的另一种常见改变为髓鞘层状结构的形成,这是线粒体膜损伤的结果。

衰亡或受损的线粒体,最终由细胞的自噬过程加以处理并最后被溶酶体酶所降解消化。

线粒体与衰老

编辑

线粒体是直接利用氧气制造能量的部位,90%以上吸入体内的氧气被线粒体消耗掉。但是,氧是个“双刃剑”,一方面生物体利用氧分子制造能量,另一方面氧分子在被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极活泼的中间体活性氧自由基)伤害生物体造成氧毒性。生物体就是在不断地与氧毒性进行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氧毒性的存在是生物体衰老的最原初的原因。线粒体利用氧分子的同时也不断受到氧毒性的伤害,线粒体损伤超过一定限度,细胞就会衰老死亡。生物体总是不断有新的细胞取代衰老的细胞以维持生命的延续,这就是细胞的新陈代谢。

线粒体与疾病

编辑

人类线粒体出现问题会导致线粒体病,线粒体病是一大类遗传代谢病,线粒体病主要包括:母系遗传Leigh综合征、线粒体肌病、多系统疾病、心肌病、进行性眼外肌麻痹、Leber遗传性神经病、线粒体肌病,肌病,糖尿病耳聋、共济失调舞蹈病、细胞外基质慢性游走性红斑、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肌红蛋白尿电机神经元疾病,铁粒幼细胞贫血、MERRF-线粒体肌病、肌阵挛癫痫)、线粒体脑肌病、MERRF、线粒体肌病、共济失调并发色素性视网膜炎、家族性双侧纹状体坏死、共济失调并发色素性视网膜炎、家族性双侧纹状体坏死、骨骼肌溶解症、婴儿猝死综合征等等疾病。

线粒体病遗传方式复杂,导致疾病的原因主要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造成,临床表现复杂,确切病因的诊断十分困难,往往通过大分子酶学活性检测分析并结合遗传学基因分析的双重手段确定病因。

线粒体基因组属于母系遗传,为了避免新生儿缺陷,产前妈妈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十分必要。

2014年7月,科学家发现促进癌症转移的线粒体开关,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当肿瘤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发生改变时就会促进细胞的迁移,最终导致肿瘤成功转移。研究人员测定了肿瘤细胞中线粒体促进肿瘤转移过程中涉及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在特定的条件下,线粒体可以产生过多的超氧离子自由基,超氧离子的过量产生就会引发肿瘤转移灶的形成,最终肿瘤转移组织就会在新的组织中形成肿瘤。

线粒体实验

编辑

染色观察

线粒体——示教:3号片

小狗胰脏,Regaud氏液固定,石蜡切片苏木素染色。

线粒体用铁苏木素染色呈黑色,分布于核周围的细胞质中,线粒体在高倍镜下呈粒状、线状或短棒状,或直或曲,轮廓鲜明。

胰脏的分泌细胞呈锥形,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细胞游离端聚集有许多大而圆的黑色颗粒为分泌颗粒。

提取观察

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存在于绝大多数生活细胞中,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细胞内各种物质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正由于这样,对线粒体膜,呼吸链酶及线粒体DNA等成分的结构,功能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所以提取线粒体的技术已经成为线粒体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线粒体大量存在于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如动物的肌、等器官和组织的细胞中,大量置备线粒体就是从这些器官组织中提取,当所用样品较少时(如电镜和光镜的观察)可采用从组织培养细胞中提取,本实验就是介绍两种材料制备用于光镜观察的线粒体。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提取线粒体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了解体外分离的线粒体的一般形态。

二、基本原理

线粒体具有完整的结构,一定的大小和质量,低温条件下在等渗液中破碎细胞,差速离心后,获得线粒体。经活性染料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色,线粒体呈浅蓝色。

三、实验内容

1.线粒体的分离提取 2. 鼠肝的匀浆制备 3. 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四、实验步骤

(一)动物组织线粒体的分离,提取与观察

显微镜检查:将1%Janus green B溶液按1:1比例加入线粒体悬液中,在室温或水浴中染15~20分钟,用吸管吸取一滴线粒体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放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线粒体为蓝绿色圆形颗粒。

2.组织培养细胞的线粒体的提取与观察

注意问题

1.整个操作过程为保证线粒体的完整,应尽量使操作时的环境如温度(0~4℃),pH(7.0左右)保持恒定,同时尽可能短操作时间。

2.组培细胞消化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损失或反复。(损失指细胞脱落到消化液中)。

3.匀浆时,所用的介质一定是等渗缓冲液,常用的有0.25mol/L溶液或生理盐水代替Hank’s液。

4.匀浆次数依照匀浆器的松紧而定,次数过少,细胞破损不完全,就会影响线粒体产量。

5.所以取2/3上清夜用来制备线粒体是为防止细胞碎片过多影响观察。

6.整个分离过程,一般最好在30~60分钟内完成,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