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 编辑

血液细胞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可以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粒细胞一样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能,也是免疫反应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引起组织损伤,促进炎症进展。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嗜酸性粒细胞

外文名:eosiNOphilicgranulocyte,eosinophil

简介

编辑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化物和酸性磷酸酶 。

形态

编辑

细胞直径10-15μm ,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大小胞,不,分布不均,染成橘红色,不可将核掩盖。

嗜酸性粒细胞可移行至有病原体发生过敏反应部位。该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的多种溶酶体酶有杀菌作用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在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其释放的组胺酶能分解组胺,芳基酸酶酯能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

临床意义

编辑

1.增多

(1)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过敏性紫癜等。

(2)寄生虫感染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

(3)某些皮肤病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

(5)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上皮系肿瘤如癌等。

(6)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等。

(7)其他风湿性疾病腺垂体功能减低症、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2.减少

伤寒和副伤寒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大手术烧伤应激状态等。

正常值参考范围

编辑

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0.5%~5%。

上一篇 临床诊断

下一篇 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