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 编辑
中文名:奥地利共和国
外文名:德语:RepublikÖsterreich英语:TheRepublicofAustria
简称:奥地利、奥国
所属洲:欧洲
首都:维也纳
主要城市:格拉茨,林茨,萨尔茨堡,茵斯布鲁克,克拉根福,圣帕尔滕等
国庆日:1955年10月26日
国歌:《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家代码:AUT
官方语言:德语
货币:欧元
时区:UTC+1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亚历山大·范德贝伦(总统)、卡尔·内哈默(总理)
人口数量:910.6万(截至2023年1月1日)
人口密度:107.54人/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4月1日)
主要民族:奥地利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83879km²
水域率:1.7%
GDP总计:4469亿欧元(2022年)
人均GDP:49160欧元(2022年)
国际电话区号:43
国际域名缩写:.at
道路通行:靠右行驶
国石:欧泊
国鸟:家燕
国花:火绒草,白雪花
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
最大城市:维也纳
誉称:音乐王国
主要学府:维也纳大学、格拉茨大学等
主要景点: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美泉宫
主词条:奥地利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奥地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
约公元前750~前450年间,此地已属早期铁器时代,伊利里亚人在这里创造出有较高水平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公元前400年左右,有多个凯尔特人的部落在此地区活动。公元前15年罗马帝国占领了凯尔特王国诺里库姆并设立为行省。
罗马帝国衰落后奥地利曾先后被匈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阿瓦尔人、巴伐利亚人和法兰克人占据。一支斯拉夫人部落向阿尔卑斯地区迁移,占据了现今奥地利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建立了卡拉塔尼亚王国。
公元788年查理曼征服了该地区,鼓励拓殖,并引进了基督教。后来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包括奥地利地区在内的东法兰克由巴本堡王朝继承。该地区被称为“marchia Orientalis”(“东方边疆领”之意),976年被赠予巴本堡的利奥波德。奥地利这个名字最早见诸记录是在996年,当时写作Ostarrîchi,用以表示巴本堡王朝的边疆领地区。1156年的小特权将奥地利升格为公国;1192年巴本堡王朝又获得了施蒂利亚公国。1246年奥地利的腓特烈二世死后,巴本堡王朝绝嗣,奥地利遂落入波希米亚的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手。但1278年在边疆领之战中奥托卡二世败于德意志的鲁道夫一世,从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止,奥地利一直受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哈布斯堡家族在14、15世纪积极扩张领土。1526年奥地利取得了波希米亚和奥斯曼帝国未有占领的匈牙利,两大帝国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1683年9月12日的维也纳战役中奥地利联合来自波兰的援军将围困维也纳两个月之久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击败。这场战役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向欧洲中西部扩张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随后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导致1699年卡尔洛夫奇条约的签订,奥地利获取匈牙利全境。从此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圣罗马帝国。
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奥地利开始了与普鲁士之间长期的争夺德意志地区霸权的斗争。同时奥地利也先后伙同普鲁士及俄罗斯两次参与瓜分波兰(第一次和第三次)。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而在此两年前,弗兰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皇帝)宣布自己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统治范围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袭领地。
1867年,为了化解奥地利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的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哈布斯堡王朝被迫对帝国内强大的匈牙利贵族做出妥协,宣布将奥地利帝国更改为所谓共主邦联—奥匈帝国,匈牙利地区在理论上升级为奥匈帝国内部的一个王国,并拥有自己的国王(在奥匈帝国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匈牙利国王始终由奥匈帝国皇帝兼任),议会和海关系统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发了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
在一战中战败的奥匈帝国被分割为多个小国家,其中原先内莱塔尼亚的一部分成为了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在1918年10月21日至1919年9月21日间的11个月称为“德意志奥地利”),并被禁止与德国(即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合并。1938年,纳粹德国实现了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到二战结束前的7年都受其统治。
纳粹德国于1945年战败后,奥地利被同盟国和苏军分别占领,直到1955年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为止。在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之后,占领奥地利的各国军队陆续撤离,奥地利最终获得独立并成为今天的奥地利第二共和国。
1989年,东欧共产主义政权解体后,奥地利逐渐参与更多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又于1999年加入欧元区。
区域位置
奥地利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国土面积8387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奥地利西部和南部是山区(阿尔卑斯山脉),北部和东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带,47%的面积为森林所覆盖。气候特征
奥地利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东部和西部的气候不尽相同,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呈现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温差小且多雨;东部为大陆性气候,温差相对较大,雨量也少很多。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夏天7月气温多是在14~19摄氏度,最高气温也不过32摄氏度。冬天比较冷,温度一般都达到零摄氏度以下。
矿产主要有石墨、镁、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3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4.7%。木材蓄积量11.35亿立方米。
区划
全国划为9个州,它们是:布尔根兰州、克恩滕州、上奥地利州、下奥地利州、萨尔茨堡州、施泰尔马克州、蒂罗尔州、福拉尔贝格州和维也纳。州以下设市、区、镇(乡)。首都
维也纳(Vienna)是除纽约和日内瓦外,第三个联合国城市。也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更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也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所在地。人口198.2万(2023年1月1日)。
国旗
奥地利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从上到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地利大公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约瑟夫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国徽
奥地利国徽的中心图案是一只姿态高贵的黑色奥地利雄鹰,以雄鹰作为奥地利国徽已有900年历史。在14世纪奥地利采用的是拜占庭式的双头鹰图案,雄鹰舒伸的双翅象征着要将国家的安全置于其羽翼之下。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后,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新政府决定采用德国腓特烈二世的独头雄鹰图案作为国徽。雄鹰头顶的三垛璧形金冠与双爪上的镰刀、锤子分别代表国民中的中产阶级、农民和工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象征主权的雄鹰图案被取消。1945年,随着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奥地利解放,独头鹰再次出现在国徽中,鹰爪上增添的挣断的锁链,是纪念奥地利摆脱德国统治,重获自由,同时在鹰的胸部还增添了奥地利国旗的盾形图案。国歌
《让我们拉起手来》
群山巍峨,江河浩荡,尖塔高耸,禾苗满望,铁锤挥舞,前程无量。
你是伟大子孙的祖国,你是善良人民的故乡,奥地利声名远扬。
顽强战斗,踊跃争先,你是一颗坚强的心,跳跃在大陆中间。
你诞生在古老的年代,有崇高的使命在肩,奥地利久经考验。
阔步向前,自由无碍,勇敢地跨进新时代,愉快地劳动,相信未来。
人口
截至2023年1月1日,奥地利人口910.6万。
民族
全国人口中,奥地利民族占88.8%,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总人口的0.5%。官方语言德语。61.4%的人口信奉天主教。
中国对奥地利移民潮始于上世纪70年代,奥地利约有3万华人。奥地利华侨侨领估计在奥华人90%从事餐饮业。据2012年5月奥地利《新闻报》报道,奥地利的第一家中餐馆诞生于1940年,已发展到约1200家。
政府
2020年1月7日人民党和绿党组成联合政府,设14个部,成员如下:总理卡尔·内哈默(Karl Nehammer,人民党),副总理兼艺术、文化、公务员和体育部长维尔纳·科格勒(Werner Kogler,绿党),财政部长马格努斯·布鲁纳(Magnus Brunner,人民党),总理府欧盟和宪法部长卡罗琳娜·埃特施塔德勒(Karoline Edtstadler,女,人民党),气候保护、环境、能源、交通、创新和技术部长莱奥诺蕾·格韦斯勒(LeoNOre Gewessler,女,绿党),内政部长格哈德·卡纳(Gerhard Karner,人民党),劳动和经济部长马丁·科赫(Martin Kocher,人民党),教育和科研部长马丁·波拉舍克(Martin Polaschek,人民党),总理府妇女、家庭、移民融入和媒体部长苏珊娜·拉布(Susanne Raab,女,人民党),社会福利、卫生、护理和消费者保护部长约翰纳斯·劳赫(Johannes Rauch,绿党),欧洲和国际事务部长亚历山大·沙伦贝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人民党),国防部长克劳迪娅·坦纳(Klaudia Tanner,女,人民党),农业、地区和水利部长诺伯特·托奇尼克(NobERT Totschnig,人民党),司法部长阿尔玛·扎迪奇(Alma Zadić,女,绿党),此外,劳动和经济部,艺术、文化、公务员和体育部,总理府和财政部各设1名国务秘书。
政体
实行联邦制和议会民主制下的总理负责制。
宪法
现行宪法1920年11月10日生效。1925年和1929年通过两项附则。1934年宪法被废除。1945年奥重建后宣布1920年宪法和两个附则继续有效。宪法规定,奥为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总理为政府首脑,任期5年。
议会
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国民议会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职仪式,可通过不信任表决罢免联邦政府及其成员。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有权将国民议会通过的法律提案驳回,但如国民议会坚持原案,联邦议会不得再提异议。国民议会共183席,按比例代表制产生,任期5年。2019年9月29日,奥国民议会提前举行选举,各党所占席位:人民党71席,社民党40席,自由党30席,绿党26席,新奥地利党15席,无党派人士1席。议长任期5年,现任议长沃尔夫冈·索博特卡(WolfgAng Sobotka,人民党)。联邦议会共61席,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派,议长由各州轮任,任期半年。2023年下半年联邦议会议长为克劳蒂亚·阿尔帕(Claudia Arpa,社民党)。
政要
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1944年1月18日生于维也纳市。1994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1997年起先后任绿党主席、议会党团主席。2016年12月4日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当选联邦总统,2017年1月26日就任。2022年10月,范连任联邦总统。
总理:卡尔·内哈默。1972年生于维也纳,毕业于克雷姆斯多瑙大学,政治传播学硕士。曾在奥联邦军服役,担任步兵军官与信息官。退役后一度从事沟通培训工作,后长期活跃于人民党联邦及地方机构。2018年至2020年任人民党秘书长。2020年1月起任奥内政部长。2021年12月6日就任奥总理。
政党
(1)奥地利人民党(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执政党。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基督教社会党,1945年改为现名。主席卡尔·内哈默(Karl Nehammer)。
(2)绿党(Die Grünen):执政党。前身是“绿色和平组织”。1986年成立。主席维尔纳·科格勒(Werner Kogler)。
(3)奥地利自由党(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在野党。1955年成立,前身是“独立者联盟”,曾于1983—1986年和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2000年2月与人民党联合执政,2005年党内发生分裂后失去执政地位。2017年12月同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2019年5月因时任党主席“通俄门”视频丑闻导致执政联盟破裂。主席赫伯特·基克尔(Herbert Kickl)。
(4)奥地利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在野党。1889年成立。1919—1920年执政,1934年被取缔。1945年改名为社会党,1991年改为现名。主席安德里亚斯·巴布勒(Andreas Babler)。
(5)新奥地利党(NEOS,DAs Neue Österreich):在野党。由奥地利企业家马蒂亚斯·施特洛尔茨于2012年10月27日创建。主席贝亚特·迈因—赖辛格(Beate Meinl-Reisinger,女)。
司法
全国有三个法院系统:宪法法院,审理涉及宪法,特别是地方与联邦政府纠纷的案件,院长克里斯托弗·格拉本瓦特尔(Christoph Grabenwarter);行政法院,负责涉及官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纠纷案件,院长鲁道夫·蒂内尔(Rudolf Thienel);最高法院,负责刑事和民事案件,院长伊丽莎白·洛夫雷克(Elisabeth Lovrek,女)。
综述
2022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469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160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6%。
货币名称:欧元(Euro)。
通货膨胀率:8.6%。
失业率:4.8%。(资料来源:奥地利统计局网站)
工业
2022年工业产值1168亿欧元,同比增长10.2%。主要门类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和汽车制造、建筑等。(资料来源:奥地利统计局网站)工业从业人员38万。
机械工业包括金属加工、机械和设备制造等,是奥地利最大的产业,约有企业1900家,产值约占奥地利工业产值的1/4。奥地利机械工业每年研发投入高达约4.8亿欧元。特种机械、定制机械和锅炉建造是奥地利机械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化工业是奥地利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根据奥地利国家投资促进局(ABA)介绍,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约1/10。2010年,奥地利约有280家化工企业,员工41700人,年营业额约142亿欧元,其产品70%出口。有包括巴斯夫(BASF)、Beiersdorf和Henkel在内的近1000家跨国公司在奥地利设立东欧地区总部。
奥地利汽车行业约有700家企业,员工15-20万人,年营业额约215亿欧元。如加上关联产业及服务,汽车业的总就业人数可达37万人,相当于每8个工作岗位中有1个是在汽车业。
农业
2022年农、林、渔业产值为58.7亿欧元,同比增长19.3%。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资料来源:奥地利统计局网站)
旅游业
旅游业发达。2022年接待游客过夜1.36亿人次,其中外国游客3979万人次。外国游客主要来自德国、荷兰、瑞士、捷克、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资料来源:奥地利旅游局网站)
服务业
服务业在奥地利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2013年,奥地利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含税和补贴)的比重为69.8%,工业占比约28.7%,农业仅占1.5%。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奥地利工业占比相对较高,服务业占比比较适中,这种经济结构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抵御危机的能力。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过程中,奥地利经济表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表现也强于其它大部分欧盟成员国。
金融
2022年,公共负债3508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8.4%。(资料来源:奥地利统计局网站)
外贸
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进出口产品是机械与汽车、加工品、化工品、其他制成品。(资料来源:奥地利统计局网站)
货币:欧元,1欧元=100分(截至2014年7月12日,1欧元=8.4395人民币元,1欧元=1.3774美元)。
对外投资
2022年奥在国外直接投资为2384亿欧元,主要投资对象国是德国、美国、荷兰、捷克、波兰等。(资料来源:奥地利央行网站)
外国资本
2022年外国在奥直接投资为1912亿欧元。主要投资来源国是德国、俄罗斯、瑞士、美国等。(资料来源:奥地利央行网站)
语言
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口语使用上德意志语的多种方言(下阿勒曼尼方言、中巴伐利亚方言、下巴伐利亚方言),与书面语差别较大。奥地利的德语标准与德国使用的德语标准也有一些区别。
音乐
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节日
水仙花节
巴特奥塞水仙节是奥地利规模最大的以鲜花为主题的民间节日,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水仙公主”,并举行花车、花船游行。2009年的巴特奥塞水仙节已是第50届
维也纳铜管乐节
2009年6月6日,奥地利在维也纳市中心举行的第30届维也纳铜管乐节上表演。来自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列支敦士登等国的40支铜管乐队,共约2000名乐手参加了当天的演奏及列队行进表演
中世纪节
在奥地利南部克恩顿州一座名叫弗里萨赫的阿尔卑斯山区小镇,弗里萨赫始建于中世纪,是克恩顿州的第一座小镇,也是奥地利当年南北商业通道上的必经之地。从1996年开始,镇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一个传统:在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3天的“中世纪节”,以纪念这座古镇的建立。节日期间,镇上一切现代化的痕迹都用麦草、麻袋等物遮挡,全镇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中世纪的服装,全方位模拟那个时代的生活。
丰收节
丰收节原是当地农民略带宗教感恩色彩的庆祝丰收活动,如今成为一个农民展示自己产品、促进本国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舞台。
土豆节
格拉斯的土豆节始于1997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秋季商品交易和美食节日。每年10月第一个周末的土豆节都能为这座仅有1400位居民的小镇吸引至少1.3万游客。
1955年9月,奥地利颁布《国防法》,创建联邦军。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安全委员会为联邦政府在外交、安全和国防事务上的总咨询机构,由联邦总理、副总理、外交、国防、内政、司法部长及议会各议会党团代表等多名有表决权的正式成员组成,联邦总理任主席,联邦军总参谋长列席。国防部为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平时由联邦政府授权国防部长对联邦军行使指挥权。总参谋长是国防部长的最高军事顾问,代表国防部长对奥军境内外行动实施指挥。联合作战司令部是战略级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地面和空中部队。奥军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个月。奥长期奉行中立政策。自1995年加入欧盟后,积极参与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自1996年起,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17年1月,奥地利宣布在不影响中立的基础上参加欧盟“永久结构性防务合作”。2022年国防支出25.96亿欧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
公路
全国各类公路总长约1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2144公里。2019年公路货运量4.02亿吨。奥地利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快速公路和联邦公路为免费公路,但高速公路和某些多车道公路属于收费道路。
铁路
全国铁路总长5568公里。2019年客运量3.15亿人次,货运量约1.03亿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奥地利成为贯穿东西南北欧洲的轨道交通枢纽。维也纳中心火车站于2014年底正式建成使用,旅客无需费很大周折,即可实现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直接通行,铁路运输也将更加快捷。于2009年初开通的欧亚大路桥新线,只需2周多的时间即可由中国北方到达奥地利中部,为贸易提供了新的便利。维也纳、萨尔茨堡、格拉茨、因斯布鲁克等枢纽火车站有多列火车通往全国各地以及邻国的主要城市。奥地利铁路主要路线如下:
东西向:维也纳—林茨—萨尔茨堡(进入德国),萨尔茨堡—因斯布鲁克—费尔德基希(Feldkirch)—布雷根茨(进入瑞士),萨尔茨堡—比绍夫斯霍芬(Bischofshofen)—赛尔茨谷(Selzthal)—格拉茨(进入斯洛文尼亚)。
南北向:林茨—格拉茨(进入斯洛文尼亚),维也纳-布鲁克安德莫尔(Bruck an der Mur)—克拉根福—菲拉赫(进入意大利),布鲁克安德莫尔—格拉茨(进入斯洛文尼亚),因斯布鲁克—博莱纳(Brenner)(进入意大利)。
空运
奥地利的航空客运和货运在欧洲中部的实力相对较强,是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机场之一,从这里飞行3小时可到达任何欧洲国家的主要城市,同时也是中东欧地区有直达中国航线的两个国际机场之一。奥地利航空公司曾是世界最佳航空公司之一,由于经营不善,2009年被汉莎航空公司收购。2020年,受疫情影响,奥地利全国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邮政运输量均大幅下滑。
维也纳到周边国家主要城市均有直航航班。维也纳、格拉茨、因斯布鲁克、克拉根福特、林茨和萨尔茨堡六个城市有国际机场,从世界各地都有国际航班飞往奥地利。奥地利航空公司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通了维也纳至北京、上海、中国香港的直航。中国海南航空公司于2018年秋开通深圳至维也纳的直飞航线。
水运
发源于德国的多瑙河有350公里流经奥地利境内,奥地利因此也成为这条国际河流的主要经营者之一,客货运都占一定比例。特别是夏季,多瑙河之游已成为奥地利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2020年奥地利水运货运量824.7万吨。
媒体
广播
奥地利广播电台(ORF)是奥地利最大的电视台和广播台。
电视
奥地利大的电视台是奥地利电视1台(0RF1)和奥地利电视2台(0RF2)。私人电视台有ATV等。
网络媒体
股票门户网(Aktien Portal)、今日奥地利(Austria Today)、奥地利时代(Austrian Times)等。
报刊
有各类报纸约259种,其中日报27种,周报229种。主要报刊有《皇冠报》、《小报》、《信使报》、《新闻报》、《标准报》、《新闻周刊》、《侧面》、《趋势》。
通讯社
奥地利的新闻通讯社有奥地利新闻社(Austria Presse Agentur)和奥地利文传社(Pressetext Austria)。
奥地利通讯社:1946年建立,以向奥报纸和电台提供世界各大通讯社的消息为主,有时也发布奥官方消息。
教育
学龄儿童享受9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可免试上大学。2021年有各类中小学、职业学校5926所,在校学生114万人。2021年有大学生39.1万人。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国家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资料来源:奥地利统计局网站)
1774年,奥地利当时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女大公爵玛莉亚·德蕾莎(Maria Theresia)开先河为当时的奥地利订定教育制度的基础。奥地利的教育体制由联邦政府控制,对6~15岁的儿童实行9年义务教育,其教育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部分,亦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
大部分满3岁的儿童会进入幼稚园学习,但非强迫性。
初等教育
迄儿童满6岁时(每年9月1日为界定日)即须进入国民小学(Volksschule)接受为期4年的教育。期间,学龄儿童的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用由国家负担。可就读的学校除了一般国家设立的学校之外,在特定条件下尚可前往当地的私立学校就读,甚至在家中学习。
中等教育
继国民小学后,学童约10岁,可以选择进入普通中学抑或是主干中学,为期4年。普通中学设有入学考试,须通过考试才可以就读;主干中学则无此限制。若学童有特殊问题可择特别学校为其学习的机构。迄顺利完成8年级(9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后,学童将面临从4种教育机构中,即普通高中,高阶职训学校,中级职训学校,多元技术学校附设进阶职校,择一就读,每一种皆为新的阶段,而其中只有高阶职训学校需考试且有分数门槛。由高阶职业学校及普通高中跃升至高等教育时,须通过毕业考试。
高等教育
奥地利大学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其中基础学习阶段为2年,专业学习阶段为2~3年。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要完成必修课、选修课的学习,通过考试取得必要的学分,学习的最后阶段写篇毕业论文,在通过之后即可毕业。奥地利只在大学里设一个高级学位──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自然延续。博士生年龄不限,博士生教育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安排,主要形式由导师指导。传统学制无学士学位,称为Diplomstudium,分为2~3大阶段(Abschnitt)。修学分通过各个阶段毕业考试及论文(DiplomARBeit)答辩后授予硕士学位(Magister;工科为Diplom-Ingenieur)。修得硕士学位后得进入博士班(Doktoratstudium),撰写博士论文(Dissertation)通过答辩后依学术分类授予不同的博士学位(DoCTor)。
奥地利学制严谨,原则上,攻读博士领域须与先前所修硕士同一类别。奥地利改革高等教育,引进学士学位,但至目前为止,仅有极少数系所提供学士课程,大部分系所仍以传统Diplomstudium修业规定授课。奥地利公立大学采分工制,各校水平平均,学生是以希望修习科目及交通便利与否作为选校依据。与私立院校相形,公立大学文凭极受重视。
科研
奥地利高度重视科研和创新。2020年奥地利研发投入为121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在欧盟成员国中排名第2位。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奥地利位居第19位。奥地利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为此提供一些优惠措施,包括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奥地利企业在冶金、汽车、机械、可再生能源及环保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奥地利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10.3%,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5879.1美元;2018年,平均预期寿命为82岁。
奥地利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享受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占全国人口98%以上,只有少数高收入的艺术家、企业家等不在社会医疗保险之列。奥地利每年医疗保健开支约占GDP的10%,其中医疗保险公司承担50%,个人承担30%,各级政府承担20%。全国1/3的人除参加强制性社会医疗保险外,还自愿参加私营的补充医疗保险,以便在生病时能享受单间病房、领取病假补贴等额外服务。奥地利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欧盟国家的评比中位居前列。
民生
实行全国社会保险和救济制度,主要有医疗、失业、养老和事故四大类保险。2009年人均国民收入33061欧元,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910欧元,每千人拥有小汽车522辆;全国共有专业医生38313,医院267家,病床65544张。
体育
奥地利的萨尔巴赫获得2025年高山滑雪世锦赛举办权,第48届高山滑雪世锦赛将于2025年2月4日至23日举行。
外交政策
奥地利外交政策的基点是以和平中立为基础,以欧盟为依托,积极推动欧盟深化和扩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欧盟协调一致。重视加强同周边邻国特别是中东欧国家关系,保持和深化同大国关系,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
2004年,奥对外关系发展平稳。奥坚持以欧盟为外交依托,积极推动欧盟深化和东扩,大力巩固和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5月欧盟东扩后,奥从昔日冷战前沿和欧盟东部边界转而成为欧洲的中心地带。如今奥外交已更多地与欧盟整体外交联系在一起,在国际事务中,尤其在事关奥和欧盟整体利益问题上,须与欧盟协调一致。奥积极寻求加强与中东欧邻国的关系,推动开展与东欧邻国的区域合作,维护该地区的稳定,为本国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此外。奥还积极拓展与美、俄、中等大国关系。奥主张欧盟与美消除分歧,建立新型的平等伙伴关系。同时,奥还积极推动欧盟与俄发展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国际立场
关于欧盟一体化问题。认为欧盟应加强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建设,尽快建立欧盟独立安全防务体系,加强欧洲在面临局部冲突时的干预能力。欧盟应提高决策和行动能力,制定统一宪法,并最终成为高度一体化的联邦。强调大小成员国应一律平等,中小国家只有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更有效地维护各自在联盟内的利益。主张欧盟各机构间权力平衡,维持欧盟轮值主席制,各新老成员国在欧盟委员会拥有一个表决席位。
关于欧盟东扩问题。认为欧盟东扩将长久确保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对维护和促进欧盟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扩将进一步增强欧盟综合实力,扩大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欧盟还应向东欧、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扩大。东扩将使奥安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也将给奥带来经济利益。
关于中东问题。认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关系到地区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只要中东问题存在,恐怖主义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中东问题应以谈判方式解决,以巴分别建国、和平相处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途径,“土地换和平”原则应予以坚持。支持美、俄、欧盟和联合国四方为解决中东问题所做的努力,认为应推动实现中东“路线图”计划。
关于反恐问题。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认为世界各国应共同努力加强反恐,联合国应在国际反恐斗争中承担领导责任。但同时认为,应防止以反恐为名侵犯民主权利。主张将反恐防恐与维护人权相结合,积极培养共同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中奥关系
中国同奥地利于1971年5月28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50多年来,两国关系总体平稳发展。
2014年10月,奥副总理兼科学、研究和经济部长米特雷纳、外长库尔茨,农林、环境和水利部长鲁普雷希特、联邦商会主席莱特同期访华并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会见。
2015年3月,奥地利总统菲舍尔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菲舍尔总统举行了会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分别会见了菲舍尔总统。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访奥。11月,奥农林、环境和水利部长鲁普雷希特访华。
2016年5月28日是中奥建交45周年,王毅外长和奥地利外长库尔茨互致贺电。3月22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举办庆祝中奥建交45周年招待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吉炳轩以及率奥中友协高级人士代表团在北京访问的奥地利联邦议会常务副议长温克勒一行参加了招待会。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应邀访奥。
2017年9月,奥联邦议会议长、奥中友协监事会成员迈耶尔访华。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应邀访奥。
2018年4月,奥总统范德贝伦偕总理库尔茨和4位联邦部长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双方在此访期间建立中奥友好战略伙伴关系。5月,奥国民议会第二议长布雷斯率奥中友协高级代表团访华。7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问奥地利。8月,奥总理库尔茨率经济、教育和交通部长访问中国香港。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率团访问奥地利。同月,奥财政部长勒格尔访华。11月,奥经济部长施拉姆伯克率团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9年1月,王岐山副主席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期间同奥总理库尔茨会见。4月,奥总理库尔茨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进行正式访问。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对奥地利进行正式友好访问。6月,奥联邦议会议长阿佩率奥中友协高级代表团访华。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率团访奥。
2020年2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会见奥总理库尔茨。3月、4月,李克强总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同奥总理库尔茨、外长沙伦贝格就中奥抗疫合作通电话。
2021年是中奥建交50周年。5月28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同奥总统范德贝伦、总理库尔茨、外长沙伦贝格互致贺电。3月,王毅国务委员同沙伦贝格外长通电话。11月,栗战书委员长同奥国民议会议长索博特卡举行视频会晤。
2022年4月,李克强总理应约同奥总理内哈默通电话。
1964年9月,中奥签订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的换文。1972年10月,两国签订《贸易和支付协定》。1996年9月,两国政府签订新的《经济、工业、技术和工艺合作协定》。自1974年以来,中奥经贸联委会已召开了26次会议。
双边贸易:2022年,中奥双边贸易额133.6亿美元,同比下降3.0%,其中中国出口51.2亿美元,下降4.3%,进口82.4亿美元,下降2.2%。2023年1至5月,中奥双边贸易额48.8亿美元,同比下降11.4%,其中中国出口20.4亿美元,同比下降2.6%,进口28.4亿美元,同比下降16.8%。
技术合作:截至2023年4月,中奥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775项,累计合同金额71.1亿美元;1至4月新增38项,金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194.7%。
对华投资:截至2023年4月,中国共批准奥在华投资项目1535个,实际利用奥资29亿美元;1至4月新增批准12项,同比下降29.4%,实际利用奥资0.2亿美元,同比增长68.4%。
对奥投资:截至2023年3月,中国对奥全行业直接投资累计8.1亿美元。
截至2022年4月,双方已结成20对友好省州或城市(区)关系。
水晶
位于茵斯布鲁克附近的瓦滕斯水晶世界,除了迷人的水晶展览馆外还设有水晶商店,参观者可以在参观完毕后尽情地享受购物乐趣。
莫扎特巧克力产于萨尔茨堡,是一种巧克力加杏仁糖制成的巧克力球,在专卖店和各种商店均有售,有些大的超级市场也可以买到。
葡萄酒
葡萄酒的主要产地为下奥地利州、布尔根兰州、施泰尔马克州和维也纳。白葡萄酒有绿维特利纳、丽斯林、维尔施丽斯林、白布贡德、和香多奈酒。红葡萄酒有:蓝茨维格尔特和蓝法兰基胥。特别珍贵的葡萄酒是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过自然干燥或自然干燥之后受过冰霜冻过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如晚秋佳酿、干浆果佳酿和冰酒。它们的含糖量比较高,香味浓郁,特别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水力、森林、矿产丰富,经济发达。石墨、菱镁矿储蓄量居世界前列。奥地利(The Republic of Austria)旅游业发达,壮美的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爱好者和冬季运动爱好者的理想去处;数百个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闲和水上运动的好地方;超过四成的森林覆盖率和大面积草地牧场提亮了国家的绿色主色调;尊尚历史的人们,可以在首都维也纳缅怀奥匈帝国的盛世;热爱音乐的游客,则可探访音乐家的故居,聆听一场难以忘怀的音乐会。奥地利西部和南部是山区,著名的阿尔卑斯山由西向南,一直延伸到维也纳盆地;北部和东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带;萨尔茨卡默古特与克恩滕境内湖泊众多,点缀着粗犷豪迈的山峦,蔚为壮观。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17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年迁到市区的环行街旁。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称国家歌剧院。歌剧院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彻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6层,可容有座观众1600多人。
维也纳音乐厅
维也纳舍恩布龙宫
维也纳舍恩布龙宫(Schoenblunn Kastle in Vienna)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亦称“美泉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离宫。1694年由玛利亚·特蕾莎女王下令修建。整座宫殿占地2.6万平方米,稍逊于法国的凡尔赛宫。宫内共有1400个房间,其中44间是以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修装的,纤巧华美、优雅别致。房间内部的饰品和陈设也与建筑风格相一致,在琳琅满目的陶瓷摆设中,尤以明朝万历年间的彩瓷大盘和描花古瓶最为珍贵。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设宴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奥地利政府仍在那里举行舞会或款待各国外交使节。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他一生中共创作了75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舒柏特
弗朗兹·舒柏特(Flanz Schubert,1797~1828):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生于1797年1月31日。1811年创作第一首歌曲《哈加尔的悲哀》。18岁那年,一天午后,他拿起歌德的叙事诗《魔王》来读,忽然心情激荡,一小时后,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魔王》诞生了。这首名曲,立即轰动了维也纳,使他从此走上音乐创作之路。舒柏特只活了33岁,但他一生却写了634首艺术歌曲。此外,他还写了8部交响曲、一些重奏、奏鸣曲、即兴曲和其他音乐作品,《小夜曲》以其深情、优美为世人所赞赏。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一犹太商人之家。他4岁时随家人迁居维也纳。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终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在探寻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抛弃了当时占主流的生理病因说,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说,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
主要著作有:《梦的解释》(1900年)、《性学三论》(1905年)、《心理分析导论》(1910年)、《文明及其缺陷》(1929年)。
卡夫卡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地洞》(1923年)、《变形记》(1912年)、《城堡》、《审判》等。
车尔尼
卡尔·车尔尼(K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奥地利人。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车尔尼师从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贝多芬。他是贝多芬最得意的学生,贝多芬曾在1801年--1803年的三年间免费教他弹奏钢琴。他对于贝多芬的作品积极宣传,并在他的作品500号《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的第四册的第二、三章中论述如何正确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能够背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车尔尼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家,培养了弗兰兹·李斯特这样的学生。
海顿
海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
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头号战犯。著名的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心理学家、建筑学家、画家。
孟德尔
格里戈·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自幼就爱好园艺。从1851年到1853年,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了4个学期,系统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和化学等课程。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
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
由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撰写的《巴西:未来之国》出版于1941年。该书从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介绍了巴西,在对自然风光的描述和历史事件的回顾中,穿插议论。作者于贫苦中看见美好,于哀伤中看到富饶,在苦痛中望见快乐,使这本书被誉为“一位可敬学者的感性观察”。即使在今天,读来依然饶有兴味。
沃尔夫冈·泡利
沃尔夫冈·泡利,物理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父亲是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教父是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兼哲学家马赫。1945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泡利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之前发现的不相容原理。
至2008年止,奥地利共有8处世界遗产,如下:
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
---|---|---|---|
1 | 萨尔茨堡历史中心 | 文化遗产 | 萨尔茨堡州 |
2 | 哈尔施塔特-达特施泰因萨尔茨卡默古特文化景观 | 文化遗产 | 萨尔茨堡州 |
3 | 申布伦宫殿和花园 | 文化遗产 | 维也纳 |
4 | 维也纳历史中心 | 文化遗产 | 维也纳 |
5 | 瓦豪文化景观 | 文化遗产 | 下奥地利州 |
6 | 新锡德尔湖文化景观 | 文化遗产 | 布尔根兰州 |
7 | 塞默灵铁路 | 文化遗产 | 下奥地利州、维也纳 |
8 | 格拉茨历史中心 | 文化遗产 | 施泰尔马克州 |
瑞士联邦委员会2023年7月7日发表声明说,瑞士、奥地利和德国三国国防部长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同意瑞士、奥地利两国加入“欧洲天空之盾倡议”防空系统项目。